2012年 7月27日,第30屆夏季奧運會 將在英國倫敦舉行,全球的目光又一次聚 焦在奧運會上。且今年又恰逢“中國奧運 之父”王正廷先生誕辰130 周年。為紀念 他對中國乃至亞洲和世界奧林匹克運動做 出的傑出貢獻,不久前由寧波市體育局、 奉化市人民政府主辦,奉化市體育局、《 寧波幫》雜誌社等承辦的“王正廷與中國 奧林匹克運動研討會”,在王正廷先生的 故里奉化隆重舉行。原國家体委副主任、 中國奧會副主席張彩珍,中國奧會原副主 席屠銘德,國家新聞局長郭長建,寧波市 副市長成嶽沖,寧波市體育局局長李浙閩 ,著名導演翟俊傑,長期從事王正廷史料 收集和研究的《寧波幫》雜誌社總經理劉 建夏等嘉賓出席研討會或在會上致辭,他 們熱情盛讚王正廷先生為中國和亞洲奧林 匹克運動做出的傑出貢獻。令人關注的是 在這次研討會上,特地從美國趕回來的王 正廷後人徐芝韻女士還將王正廷自傳《顧 往觀來》英文手稿捐贈給國家體育博物館 收藏。同時研討會主辦方還舉行了王正廷 自傳《顧往觀來》中文版首發式、王正廷 個性化郵票發行儀式及“寧波幫”——王 正廷與中國奧林匹克運動暨珍貴奧運文物 展,首次展示了王正廷的家譜和他早年參 加奧運會活動的證件和佩章等展品,以此 來表達對王正廷先生的懷念。與會代表還 前往王正廷先生的出生地參觀與他有關的 遺址,尋覓王正廷體育人生的蹤跡。
出生在浙江奉化的名門望族之家
1882年9月8日,王正廷出生於浙江省 奉化縣金溪鄉(今為奉化市西塢街道)稅 務場村。王正廷的祖先最早從山東遷往山 西太原,在宋末元初又逃難到浙江奉化的 一個村子裏。當時這個村前的官道屬浙東 的交通要道,南通溫州,北達明州(寧波) ,商賈雲集,車貨連綿。在元代時王家人 不敢去參加科舉考試,都以種地為生,到
明代王家便出了幾個經科舉考試在朝廷做 官的人,皇帝在看過王家的宗譜後,發現 王家在宋代是個名門望族,做官和做學問 的人很多,最高的官至宰相,所以就下旨 所有從村前官道通過的貨物都要交一小筆 稅給王家,作為明皇對王家忠誠宋朝的褒 獎,因此這個村子便得名稅務場。隨後王 家便興旺起來,只不過到王正廷祖父王世 官這一代,就帶著王正廷等家人離開稅務 場到寧波生活了。
王正廷的父親王際堂是聖公會的牧師 ,母親施幼嫻也是一位基督徒,他們一共 生下11個孩子,王正廷位列第五。1888年 七歲的正廷被父親送入由英國聖公會所辦 的寧波“三一學院”,在擔任該院老師的 大哥教授下讀了四年小學。父親為了讓他 接受西方教育,他11歲那年便被二哥帶到 上海聖約翰學院,跟二哥學了一年的英語 初步知識後,便進入英國傳教士辦的上海 中英中學讀書。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 慘遭失敗的清政府決定開展現代教育,因 父親收入不高無法負擔他去出國留學,王 正廷便於1896年考進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 ——天津北洋西學堂(現天津大學之前身 )預科部二年級讀書,在校學習不僅不要 學費,每月至少能領到1個半銀元的零花 錢,進入大學後則更多。
1901年春天,王正廷畢業後經競爭考 試被分配到膠州海關報關處工作。1905年 赴日本籌設中華基督教青年協會分會擔任 總幹事,與孫中山接觸幾次後就追隨孫先 生,並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07 年在巴樂滿等三位外國友人的幫助下,他 實現了多年就想赴美留學的心願。他先在 密歇根大學就讀一年,1908年轉入著名的 耶魯大學法學院讀法律,1910獲得耶魯大 學法學博士學位。1911年回國後參加了辛 亥革命,協助成立臨時政府,分別擔任了 黎元洪都督府外交司司長,南京臨時政府 參議院副議長,北洋政府工商部次長和代 總長、外交總長、內閣代總理,中華基督 教青年協會總幹事,廣東軍政府和南京政 府外交部長、駐美大使等職。1919年他作 為中國出席巴黎和會的全權代表之一,拒 簽西方列強的不平等條約,受到國人稱讚 。同時在這前後,他又在大力推動中國和 亞洲奧林匹克運動方面作出了特殊貢獻, 被譽為“中國奧運之父”。
光榮當選中國第一位國際奧會委員
王正廷小的時候,身體狀況不太好, 按他自傳中的說法是“從生下來一直就是 病怏怏的”,所以他在14歲那年去天津北 洋西學堂讀書時,祖母和外祖母都因他的 身體狀況不佳、又無人照顧表示反對。在 去天津的途中,他“因暈船哭得像嬰兒一 樣,人彷彿像要死掉一樣”。當時天津北 洋西學堂的丁家立校長來自美國,他發現 當時的中國的青年學生在體育方面有個誤解:學生們一般都不願意參加射箭等體育 鍛煉,甚至會因為身強體健而感到羞恥, 在他們的封建的觀念中,身體強壯是文雅 的,就像“小腳女人”是最美的,“大腳 女人”很難看,所以男人娶老婆就要娶“ 小腳女人”。
就在1896年,第一屆國際現代奧運會 舉辦前夕,時任國際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的發起人、國際奧會第一任秘書長皮埃爾 ·德·顧拜旦致函清政府,邀請中國派代 表參加在希臘雅典舉行的第一屆現代奧運 會。清朝慈禧太后及李鴻章、李連英等幕 僚竟不知“田徑”一詞為何意,隨手將邀 請信扔在一邊,讓中國錯失了參加第一屆 奧運會的機會。
為了消除這種愚昧落後的觀念和現象 ,丁家立校長就引進了一些像足球、籃球 等在西方流行的體育運動,學校每年還舉 行了運動會。但是還有一些學生不願參加 體育鍛煉,丁家立校長大膽將軍事操練列 為正式課程,所有的男同學都要在美國海 軍的指導下嚴格進行操練,有佇列、射擊 、投手榴彈多種操練項目,學生們落後的 觀念終於開始轉變。學校開展這項寓意為 “健壯身體中承載偉大思想”的教育改革 ,使年輕學生的生活方式和身體狀況發生 了巨大的變化。 在同學當中,王正廷是屬於體育鍛煉 骨幹的,他積極參加跑步、跳高和鉛球、 鐵餅、標槍等田徑項目的比賽,在同學們 中體育成績相當優秀。他後來在自傳中寫 道:“在去天津之前,我的身體一直不好 ,是一個虛弱的男孩,身材矮小,還經常 生病。但我第二次回家探望的時候,也是 來這座‘新學校’兩年之後,我母親十分 吃驚地發現我長高長壯了那麼多,她不得 不又給我做新衣服,這衣服不僅要更長, 還要更寬。當回首一生,我覺得有健康的 身體是一個人最大的福氣。” 1911年初在美國耶魯大學留校研究時 ,因工作繁忙、體力透支等原因,王正廷 不幸得了肺結核,學校讓他到瑞士達沃斯 療養了近三個月病就好了,他便回國參加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同時也為剛去世 的父親盡孝。
由於有了前面這些親身經歷,王正廷
此後便對中國奧林匹克運動十分重視。儘 管他身兼政府多項要職,社會活動頻繁, 日常公務也很繁重,但對奧林匹克運動的 宣導與支持,都是從不懈怠。他不僅自己 酷愛運動(尤擅長游泳、騎術),而且更 重視奧林匹克運動在中國的推廣,力圖以 發展體育運動,提高國民素質,改變國人 在世界的“東亞病夫”的形象與地位,經 常為此奔走呼號,竭盡心力,傾注了自己 最大的熱情、心血和物力。
也就是在1911年,時為國際奧會菲律 賓籍委員瓦加斯來中國考察體育工作,王 正廷有幸與之結識並向他介紹了中國體育 的基本情況,這是王正廷第一次與國際奧 會官員接觸,從中也瞭解到國際奧會的許 多情況和動態。1912年王正廷就和天津南 開學校校長張伯苓等人,與日本、菲律賓 的體育界人士協商成立遠東體育協會,發 起每兩年輪流舉辦一屆遠東運動會。由於 遠東運動會的比賽專案和規則與奧運會一 樣,因而被稱為遠東奧運會,也被國際奧 會承認為區域性的國際體育賽事。
1913年第1屆遠東運動會(原名“遠 東奧林匹克運動會”)在菲律賓首都馬尼 拉舉行。在王正廷的直接組織下,中國運 動員參賽並取得了總錦標第二的較好成績 ,並在賽場上表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據 當時的日本報紙報導:“中國排球隊和籃 球隊的運動精神表現很好……這種志在參 加的精神值得尊敬。”1915年第二屆遠東 運動會在上海召開。這是中國首次舉辦的 大型國際運動會,社會各界為之注目。但 當時正忙於做皇帝夢的袁世凱及其政府無 暇顧及,籌備運動會的重任只有落在會長 王正廷身上。儘管如此,王正廷並沒有退 縮。他四出籌資,對運動會召開的各項事 務都作了認真安排和佈置。在王正廷等人 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本屆運
動會如期舉辦。比賽結果,中國運動員取 得錦標第一的好成績,使國民為之振奮。 此後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八屆遠東運動會 中,王正廷也擔任了組委會會長。1916年 他回鄉省親時即出資創辦奉化務本小學, 並在務本小學開設體育操練一課,這在當 時的小學教育中實為罕見。1921年,王正 廷擔任中國大學校長期間,始終把推進體
育事業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學 校開設體育課,並不定期舉行運動會,還 培養出許多體育人才。為此該校不僅以體 育聞名當時教育界,他還於1931年組織籃 球隊去歐洲參加比賽。從1932年起,他還 應邀擔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體育委員會委員 ,致力於學校體育的推廣工作。
由於王正廷為推動中國和亞洲的奧林 匹克事業作出了特殊貢獻,1922年在法國 巴黎舉行的國際奧會第20屆年會上,國際 奧會決定增選一名中國的委員,經當時的 國際奧會主席顧拜旦推薦和全體委員選舉 ,王正廷光榮地當選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 、亞洲第二位國際奧會委員。國際奧會同 時承認,“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為其成 員組織,即中華奧會,並由王正廷擔任主 席兼會長,從此中國便與國際奧會正式建 立起關係。1924年八月在上海成立中華全 國體育協進會,公推王正廷為主席董事, 張伯苓為名譽會長。1931年,中華全國體 育協進會被國際奧會承認為中國的奧會組 織,王正廷以國際奧會“大使”的身份, 出任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中華全國奧會) 的會長和主席董事。在這前後,中華全國 體育協進會先後加入了遠東體育協會和國 際田徑、游泳、體操、網球、舉重、足球 、籃球等八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成為 世界體育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堅定支援劉長春代表中國出征奧運會
在王正廷擔任國際奧會委員後,做過 一件有意義和有影響的事情就是和“少帥 ”張學良等一道,堅定支持我國早期“短
跑怪傑”劉長春赴美國洛杉磯參加第10屆 奧運會比賽,挫敗了日本軍國主義分裂中 國的陰謀,為祖國贏得了尊嚴。
劉長春是當時中國著名的短跑運動健 將,在1930年四月一日在杭州舉行的第四 屆全國運動會400米賽跑中,以 52.6秒的 成績奪得冠軍。這一成績與1928年在荷蘭 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九屆奧運會冠軍成績 比較接近,因而得到許多姑娘的愛慕,在 杭州期間他收到了上百封求愛信,有些杭 州姑娘公開表示:“嫁人就要嫁劉長春這 樣的人。”
于希渭與劉長春一樣都是遼寧人,他 以中長跑為主,1930年在大連中華青年會
舉辦的田徑運動大會上,以2分的成績創 造了800米新紀錄。之後,他多次參加國 際運動大會奪取中、長跑冠、亞軍。當時 被人們譽為“飛毛腿”或“遠東之雄”。
當時中國抗日情緒高漲,劉長春也早 已在五月時東北淪陷不久,就逃離東北到 北平。他在曾在《大公報》上發表聲明說 :“我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是中國人, 絕不代表日偽滿州國參加第十屆奧運會”。
看到這些消息,王正廷心急如焚。時 勢所逼,為了維護我國的國際地位,他與 張伯苓所領導中華奧會認為除非我國選派 選手參加奧運會,才能粉碎日本人扶持偽 滿州國取代我國地位的陰謀,因此就決定 將計就計派選手報名參加奧運會。當時奧 運會報名已經在6月18日結束,王正廷立 即發急電給洛杉磯奧運會籌備會進行交涉 ,揭露了日本的陰謀,強烈要求讓中國運 動員報名參賽。6月26日,中華奧會便接 到洛杉磯奧運會籌備會的複電,同意中國 的劉長春、於希渭兩位選手報名參賽。
赴洛杉磯參加奧運會的旅費需要不少 錢,可當時的國民政府沒有經費支援。幸 好當時兼任東北大學校長的張學良將軍對王正廷等中華奧會的行動給予大力支持,對劉長春、於希渭兩位遼寧運動員參賽十 分關愛,便慷慨資助經費8000塊銀圓,折 合美金1500元,解決了經費缺乏的難題。
接著,王正廷就安排劉長春從北平轉 往上海進行賽前訓練,但於希渭當時已被 日本人派專人看守,沒法離開東北,所以 我國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就只有唯一一個 選手劉長春。
1932年7月8日上午,上海黃埔江畔新 關碼頭彩旗招展,人聲喧鬧。中國赴美奧 運代表團歡送儀式暨授旗典禮在此舉行, 國際奧會委員王正廷攜夫人施美利等到各 界人士出席並致歡送辭。
在一片熱烈的歡呼聲中,劉長春健步 跨上停泊在碼頭邊的“威爾遜總統號”郵 船出征奧運會了。經過21天海上行程,“ 威爾遜總統號”郵輪在 7月29日抵達洛杉 磯,受到奧運會籌備會人員及僑胞熱烈歡 迎。籌備會人員以警車開道,將兩人送到 選手村,第二天下午舉行開幕典禮時,由 劉長春手擎國旗,繞場的人有隨行的中國
領隊沈嗣良、教練員宋君複,還有從洛杉 磯臨時找來的華僑及青年會幹事劉雪松、 申國權、托平等人上場湊數,免得代表團 人員過少。
在比賽時,因經過三個星期在風急浪 高的大海上漂浮,劉長春一路上嘔吐得很 厲害,加上時差關係,體力已大受影響。 因此原來報名的3個專案,他只參加了100 米和200米預賽,其中百米預賽居第5名, 成績為11秒;200米預賽居第6名,成績是 21秒9;400米則因體力不支,沒有出場比 賽。雖然他未能參加決賽並奪得獎牌,但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正式比賽 ,也屬“零的突破”,因而被載入了中國 的奧運史冊。
兩次組織中國體育代表團出席奧運會
王正廷作為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的會 長和國際奧會委員,繼支援劉長春赴美參 加洛杉磯奧運會比賽後,曾兩次組織較大 規模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出席奧運會。
第一次組團出席的是1936年8月1日至 1936年8月16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11屆 奧運會。早在1935年11月1日,王正廷就 以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的名義,向國民府 行政院正式提交了《關於參加第11屆柏林 奧林匹克運動會計畫及經費預算報告》, 並獲得蔣介石的批准。然而,在整個準備 過程中,由於當時的國民政府內憂外患, 特別是在落實經費上困難重重。依照王正 廷原先的計畫,中國體育代表團由80名運 動員和20名領隊、教練員和相關工作人員 組成,共計往返車船費、食宿費、制裝及 訓練等費用,約需17.2萬元。這筆錢因王 正廷系蔣介石的奉化老鄉和部下,還算較 快獲批了,時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的孔祥 熙也如數撥付了。
沒想到當時主管體育工作的國民政府 教育部,長期以來都是不重視體育和奧運 工作的,甚至此前有幾屆奧運會都不同意 出錢派員參加。而這次卻要從中插上一杠 ,並提出要派出一支卅六人的考察團隨中 國體育代表團赴柏林取經。王正廷此前已 辭去國民政府外交總等職,手上沒有權力 ,就是靠國際奧會委員和中華全國體育協 進會會長的身份和以前的一些老面子行事 ,既然主管部門要派員去,即便他們有借
機出洋的腐敗行為他也無法反對。這樣
一來不僅使原定出國的參賽運動員、教練員 人數被迫減縮(最後運動員由80名減為69 名),而且預算經費也出現不足,還得追 加五萬元才夠。在王正廷向有關人士的呼 籲下,共籌得3萬元經費。剩下的2萬元缺 口,只得派足球隊先期到南洋各國開展踢 球表演賽,在兩個月時間內舉行了27場表 演賽,總算湊足了所需經費。 6月26日, 歷經種種折騰的共計 140人中國代表團、 考察團從上海坐船出發赴義大利,再轉火 車,至7月22日方抵達柏林。
王正廷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的總領隊 ,在抵達柏林奧運村之後,除了做好運動 員、教練員慰問、鼓勵工作外,還積極開 展了一系列體育外交和參觀活動。柏林奧 運會共設有 19個大項的129個小項比賽, 首次列入了籃球、皮划艇和隊式手球項目 。參加比賽的有來自49個國家的4066名運 動員,其中女選手 328人,男選手3738人 。德國人數最多,共 406名運動員;美國 次之,330人;中國派出了69名運動員(其 中男運動員67人、女運動員2人)參賽,參 加了田徑、游泳、舉重、拳擊、自行車、 籃球和足球六個大項的比賽。由於去時在 海上許多運動員暈船,足足吐了20多天, 到柏林後只休息數天就上場比賽,體力明 顯不支。所以,除了撐杆跳高運動員符保 盧一人以3.85米的成績通過及格賽外,其 餘參賽選手在預賽中均被淘汰。不過,中 國的武術表演卻極為出彩,大揚中華精神 ,讓希特勒和全場觀眾看得目瞪口呆。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中國代表團中還 有一位浙江大學體育部主任舒鴻擔任籃球 教練兼保健醫生。在本屆奧運會上,籃球 被首次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經過幾輪比 賽後,1936年 8月14日下午,美國隊和加 拿大隊進入男子籃球冠亞軍決賽。在讓誰 來擔任這場國際重要比賽的主裁判問題上 犯難了,美國隊是參賽隊,為避嫌美國的 裁判顯然不能用;如果讓歐洲的裁判上場 ,因籃球進入歐洲的時間不長,其裁判水 準也難服眾。最後經王正廷向“世界籃球 之父”奈·史密斯教授推薦,由舒鴻擔任 了這場比賽的主裁判。起初,無論是美國 球員還是加拿大球員,對這個黑頭髮、黃
皮膚的中國裁判都不信任。但比賽開始後 ,舒鴻眼明腿快,公正執法,讓雙方的球 員心服口服,最後美國隊以19比8獲得這 場決賽冠軍。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奧運會 這樣的世界大賽上擔任主裁判,舒鴻因此 被稱為“奧運籃球中國第一哨”。上海的 《申報》在號外上用整版的篇幅,刊出了 “舒鴻為國爭光!”6個特大號字,並詳 細報導了舒鴻為這次比賽當主裁判的消息。
八年抗戰打敗了日本鬼子,中國人民 獲得勝利。體育界出現了恢復現象。1945 年9月7日,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在重慶召 開理監聯席會議。會上王正廷提出了爭取 1952年第15屆運會在中國舉行案,曾引起 了國人關注和振奮。此後,王正廷請全國 體協總幹事董守義徵求孔祥熙的意見。孔 祥熙表示原則支持,但要求體協與政府商 定申辦具體地點後再說。結果國民政府並 不熱衷此事,由王正廷提出申辦奧運之事 沒有實現。儘管如此,王正廷仍在1946年 初,就開始為參加倫敦舉行的第十四屆奧 運會組團而奔波。
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第14屆奧 運會在英國倫敦溫布利體育館舉行。這屆 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共有成員53名,王 正廷為總領隊,董守義任總幹事,郝更生 為總教練。運動員和教練員只有36人,分 別參加足球、籃球、田徑、游泳、自行車 專案的比賽。比賽結果,成績比往屆要好 ,但運動員仍然沒有拿到獎牌。
在奧運會結束前,掌管中國體育代表 團財務的王正廷已面臨代表團回程旅費不 夠的嚴重問題,他多次致電向國內求援, 但教育部複電卻說:“政府不能追加預算 ,請代表團自行解決。”這可把王正廷逼 到了窘境,他不僅自掏腰包,還向朋友借 了許多錢,甚至把沒有吃完的米賣給華僑 飯館作路費,總算使代表團得以回國。
1948年冬天在度過聖誕夜之後,他就 從上海移居香港,多次出席過國際奧會會 議,還擔任過太平洋保險公司總董事長。 1957年,76歲的王正廷在保加利亞舉行的 國際奧會第53屆年會上辭去了國際奧會委 員職務,被國際奧會聘為名譽委員。1961 年 5月21日王正廷因病在香港九龍聖德勒 撒醫院去世,享年80歲
。
(徐忠友/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