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賀高壽的江山籍旅台鄉親

戴明桂

   江山與臺灣,有著悠遠的千絲萬縷關係。自乾隆年間,江山人王澤浩調補臺灣水師右營守備、柴大紀出任臺灣總兵後,不斷有江山人渡海赴臺,或從軍,或經商,或務農,或打工,或行醫,或講學。尤其是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回歸中國,以及1949年國民黨政府轉進臺灣後,登陸臺灣的江山人達1500多戶,4900多人,在臺灣全島23個縣市中都有江山人,均能聽到厚重、短促、親切的江山話。
   令人驚歎的是,這批江山籍去臺人員大多豁達大度,修身養性,身體康健,壽命較高。具體數位雖難以統計,但從檔案資料和回鄉探親臺胞的口述中獲悉,有相當一批活到80歲以上,90歲以上甚至100歲以上的老人也比比皆是,請看如下人物。
   1893年四月,出生於江山石門清漾的毛子水,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西南聯大教授、臺灣大學教授、臺灣考試院委員等職。1988年五月,在臺北市逝世,享年96歲。
   1897年九月,出生於江山廿八都的姜紹謨,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十軍政治部主任、軍統局渝特區少將區長、雨農中學校長、國民黨立法委員等職。1981年五月,在臺北市病逝,享年85歲。
   1897年十一月,出生於江山吳村青塘尾的周念行,曾任湖北省黃陂縣縣長、浙江省遂安縣縣長、安徽省貴池縣縣長、保密局局長辦公室少將秘書等職,曾奉命陪同張學良將軍研讀《明史》。1981年五月,在臺北病逝,享年85歲。
   1898年十月,出生於江山禮賢的姜超岳,曾任黃埔軍校書記、軍事委員會少將組長、南京國民政府參事、國民黨總統府副局長、總統府參事等職。1988年九月,在臺北市逝世,享年97歲。
   1898年十一月,出生於江山城關的毛彥文,曾任上海暨南大學教授、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北平香山慈幼院董事會駐滬事務所主任、香山慈幼院院長、國大代表等職。1999年十月,在臺北市逝世,享年102歲。
   1899年十一月,出生於江山保安的張冠夫,曾任軍統局五處處長、軍統局預算室主任,國民黨中央銀行總稽核等職。
2000年十月逝世,享年102歲
   1900年十二月出生於江山城關的何芝園,曾任軍統局情報處少將處長、國大代表、臺灣憲政委員會委員等職。1988年,在臺北市病逝,享年89歲。
   1902年七月,出生於江山城關的王蒲臣,曾任江山縣教育局局長、武義縣教育局局長、慶元縣教育局局長、國民黨軍隊第十一戰區司令部少將參議、軍統局平津總督察兼肅奸委員會督察組組長等職。
2005年七月,在臺北市逝世,享年104歲
   1904年九月,出生於江山大陳早田阪的徐達,曾任國民黨 178旅少將旅長、陝南清剿區副司令、國民黨第35軍中將副軍長、軍長等職。1998年三月逝世,享年95歲。
   1908年八月,出生於江山石門和仁的毛森,曾任軍統局杭州站站長、東南區少將特派員、上海市員警總局局長、廈門警備司令部中將司令等職。1992年十月病逝,享年86歲。
   1908年九月,出生於江山新塘邊的姜毅英,曾任軍統局電臺台長、機要組少將組長、臺北市雨聲小學校長等職。2006年十一月,在臺北市逝世,享年99歲。
   1921年六月,出生於江山長台的朱春鑫,曾與兒子朱鐘宏,籌措10億多台幣,在臺灣桃源縣建造遊樂園“小人國”。
2010年四月,在臺北市病逝,享年90歲
   至於在臺灣年邁健在的江山籍人士仍很多。他們分佈在軍界、政界和教育、文化、新聞、宗教、經濟等部門,儘管他們大多數已退休,但仍各盡所能,發揮餘熱,為臺灣各項事業和兩岸的聯誼活動作出積極的貢獻。
   1909年十一月,出生於江山賀村墨家塢的張傳黻,曾任江山鳳林小學校長、福建省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江山縣教育科科長、臺灣省教育廳督學等職。2002年十月,94歲的張傳黻將一生經歷,尤其是將一生從事教育事業的經過,寫出《萍蹤尋繹》一書,在海峽兩岸引起較大反響。如今,他已104歲,仍思路敏捷,身體康健。
   1913年四月,出生於江山賀村八裏阪的毛振翔,先後任臺灣文化學院天主教學術研究所所長、臺灣天主教文化協進會理事長、基隆聖心工商高級學校董事長、板橋若望天主教主任司鐸等職。今年,他剛好100歲,仍熱心於宗教事業。
   1921年八月,出生於江山淤頭的毛文昌,1946年赴台後,先後任臺北長官公署秘書處科員、臺灣《新生報》記者、臺灣《中央日報》記者、臺灣文藝工作者協會雲林縣分會理事長等職。他先後出版了《海底愛》、《墓地琴聲》、《藜薇》、《再春天》、《沉沒》、《阿娥》等六部小說和散文集,以及《又是落葉時分》、《牽手情》等電視劇本。如今,他已93歲,仍筆耕不輟,常有妙文見報。
   1925年一月,出生在江山上余的祝大成,酷愛書畫。在臺灣國畫宗師黃君璧先生指導下,祝大成的畫技突飛猛進。1983年,臺北軍人文藝活動中心舉行了盛大的祝大成畫展,其琳琅滿目、風格清奇的畫作,轟動臺灣藝壇。時年84歲的陳立夫先生,為祝大成畫展作品“文以載道,藝以弘德,兩者均足以助文化之復興也。”的題詞。1987年四月,祝大成又將10多年80幅國畫彙編成冊出版發行,國民黨將軍何志浩為祝大成畫集題簽。如今,他已89歲,仍堅持揮毫潑墨,描繪山水花木。
   1925年,出生於江山淤頭永興塢的毛嶽千赴台後,辦起了陶瓷廠,其陶瓷生活用品和工藝品質量好、式樣多、造型美,不但在臺灣受到青睞,還出口美國、加拿大和東南亞各國,在生意做大、經濟實力增強的同時,對家鄉感情也與日俱增。他曾五次回鄉探親,為家鄉建設捐資30多萬元。如今,他雖已88歲,仍念念不忘家鄉建設。
   1926年六月,出生在江山鳳林的周宗盛,於1947年十月去台,曾任軍法處主任書記官。1969年退役後,擔任臺灣水牛出版社總編輯,先後主編和編著《大林國語詞典》、《中國才女》、《最新標準國語詞典》、《實用國語詞典》、《應用文新引》、《名聯巧對》、《淺斟低唱——宋詞名篇評釋》等專著,轟動臺灣文壇。如今,周宗盛已87歲,仍堅持寫作。
   1926年九月,出生在江山城關的王宗業,從小酷愛塗鴉。赴台後,在名畫家閔羅章先生的薰陶和指導下,書畫技藝日益精進,其畫作多次在日本、韓國和大陸展出。2000年六月,結集出版 100多幅作品,賦名《醉漁戲墨集》。如今,王宗業已87歲,仍活躍在臺灣畫壇,洗練精神世界。
   1928年六月,出生於江山廿八都的薑翰雲,做過裁縫,開過推土機、挖土機和大卡車,還進入臺灣公務員隊伍。退休後,多次奔赴法院和公證部門,熱心為江山去台老兵的親屬追回 200多萬美元的遺產。如今,他已85歲,仍熱心於做好事、做善事。
   1929年八月,出生於江山城關的姜必寧,赴臺灣後,擔任臺灣榮民醫院心臟科主任、副院長,聘為英國皇家內科學院院士、美國心臟學院院士,並先後擔任蔣介石、嚴家淦、蔣經國等人的醫療小組組長。如今,84歲的他,仍發揮餘熱,篤志不倦地服務在臺灣的醫療衛生事業上。
   1931年三月,出生在江山淤頭的姜文奎,酷愛文史,去台後,筆耕不輟,先後出版《中國人事制度史》、《中國歷代政制考》、《中國民國史公職志》、《國史要覽》、《西周年代考》、《中國法制史要》等著作。其中,《中國法制史要》共20萬字,客觀系統地闡述歷朝歷代法制沿革、法典內容、獄訟制度和歷代有關法制業績等,得到臺灣和大陸史學界人士的高度讚賞。陳立夫先生還為《中國法制史要》題簽,臺灣“國史館”前館長朱江森作序。如今,姜文奎已82歲,仍常挑燈夜戰,整理文史資料。
   金朝詩人劉著《鷓鴣天》一詞雲:“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白。”1950年以前的去台人員,大多進入兩鬢斑白的老年時代,然而為啥這些離開故里、漂泊海外的遊子壽命這麼高?筆者認為,除臺灣寶島四面環海、氣候溫和、生態優美、空氣品質好以及常吃綠色食品和優質水果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其一,學識淵博,注意養生之道。這批江山籍去台人員,大多學業長進,知識面廣,文化教育程度高,注重鍛煉身體,講究修身養性之道。如姜紹謨、周念行、姜超岳、徐達等人在民國時期,均是江山縣文溪高等小學的高材生,而且大多進入浙江省立衢州第八中學就讀,還有一部分考進國內外名牌大學深造。如姜紹謨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何芝園畢業于南京東南大學數學系,張傳黻畢業于廈門大學。毛子水於北京大學畢業後,又留學于德國柏林大學理科研究所。毛彥文先後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南京金陵女子大學就讀,後又留學美國密歇根大學。毛振翔也進修於義大利羅馬天主教傳信大學,周念行則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政治系。如知識淵博的王蒲臣曾先後擔任過三個縣的教育局長,退休後,仍堅持寫作。平時他溫和儒雅、瀟灑隨和,日常生活淡泊安靜,不沾煙酒辛辣,常以白開水代茶,且每晨必練八段錦,除有點耳背,仍健步如常,思維清晰,一直活到104 歲。又如何芝園晚年著力研究長壽之道。他曾致書姜超嶽雲:“觀夫日升月恒,動也;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動也;異生深得其中奧秘,故能壽而康,亦動也。異生好動,外出經常步行,健步如飛,從無倦怠,胸懷開朗,豁達樂觀,處事泰然,不愁窮困,不懼權勢,一切盡其在我,但求無愧於心,亦其所以能長壽而堅實也。”
   其二,好學不倦,充實晚年生活。這批江山籍去台人員,退休後生活仍很豐富、多彩、充實。他們或撰寫自傳,或記錄旅遊,或構思小說,或切磋詩文,或臨景寫生,出版發行了許多小說、散文、遊記、詩詞和書法、美術作品。一代儒將姜超岳,一直堅持記日記,寫文章,集資料,先後編纂出版《我生一抹》、《大陸陳跡》、《林下生涯》、《累廬聲氣集》、《行素集》、《福祿集》、《吾往摭要》、《吾往再輯》、《吾往三輯》等十多冊書籍,100多萬字。內容涉及立身、處世、養生、為學、治事等各方面,有平生經歷,有性情感受,有警語箴言,也有書信專輯、書法交流等。毛子水、毛彥文、王蒲臣、張傳黻、毛文昌、周宗盛、祝大成、姜文奎等老人,也孜孜不倦,勤奮耕耘,出版發行了許多著作。
   其三,身體力行,主事同鄉聯誼。在臺灣居住的江山人,有相當一部分層次較高,影響面較廣。他們飽經風霜,深謀遠慮,積極籌建同鄉聯誼會。上世紀80年代以來,姜史隆、姜文奎擔任臺北市衢州同鄉會常務理事,周金書、楊民權、王宗業、王宗宣、徐特孝、徐君業等擔任臺北市衢州同鄉會理事,毛希奎、祝大成擔任臺北市衢州同鄉會監事。臺北市江山同鄉會 成立後,徐振昌、姜文奎先後擔任會長,徐觀知、楊民權、姜水雅等擔任副會長,周浩陽、吳佶達、金益民、毛希奎、王宗業、姜孝岳、薑翰雲、姜史隆、楊雨耕等擔任委員,王蒲臣、徐之佳、王道、張傳黻、薑獻祥、姜毅英、王縉達、何誠信等老先生則聘為名譽會長。他們每年相聚一二次,交流鄉情,懷念故園,情系祖國,並籌措資金,資助江山籍在臺灣讀書的困難子女。近幾年,江山市多次組團赴臺灣交流考察,同鄉聯誼會成員一聽到消息,便奔相走告,安排住宿、會見和參觀地點,並派代表赴機場迎接。如2003年九月,已96歲高齡的江山同鄉會名譽會長姜毅英,不顧年邁,高興地會見家鄉的親人。姜文奎、楊民權、姜必寧等也多次會見赴台考察的江山鄉親。
   其四,樂善好施,熱衷慈善事業。毛彥文女士繼承丈夫原國務總理熊希齡的遺志,曾擔任北平香山慈幼院院長。赴台後,仍堅持籌措資金,資助弱勢群體。每當臺灣發生颱風、地震、暴雨造成重大災害時,這些去台的江山籍人士都能慷慨地將自己的積蓄,獻給災區民眾,幫助修建家園。他們對家鄉的建設更十分牽念,盡自己的能力資助桑梓的公益事業。上世紀90年代初,當聽說江山市政協創建江山育才中學時,毛彥文和姜超嶽捐了3500美元,毛森捐了500美元。此外,薑翰雲捐資10萬元修復廿八都水星廟,朱春鑫捐資30多萬元建設長台鎮老年活動中心和長台小學
,王蒲臣捐資10萬元設立江山中學獎學金,毛嶽千捐資30多萬元建設淤頭鎮永興塢村,楊雄捐資10萬元建造長台鎮開茂大橋,周根榮捐資10萬元修築張村鄉水泥路,姜文奎捐資10萬元設立淤頭鎮中心獎學金。王蒲臣先生曾說:“救濟不是為了修行善果,助人的付出乃是一種真正的快樂。
   其五,情繫桑梓,樂於文化交流。大陸改革開放前,儘管江山籍一部分去台人員,對大陸的政治有所偏見和懷疑,但他們畢竟是從小沐浴仙霞陽光、長飲江郎泉水長大的遊子,有一股江山人特有的豪爽、耿直、勤勞、善良的品格,他們的根在江山,他們的源在家鄉,遙望大陸,心思祖國,魂縈江郎,夢牽須水,對祖國對家鄉有一股刻骨銘心的的思念和眷戀。隨著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和臺灣當局開放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他們逐漸加深對“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理解和認可,對家鄉的思念更加迫切了。許多國民黨人士和其他各界人士紛紛攜帶兒孫回江山掃墓、尋根、旅遊、講學和經商。如原國民黨陸軍中將毛森、原國民政府參議姜超岳、原國民黨少將王蒲臣、教育專家張傳黻、畫家祝大成、作者周宗盛、臺北江山同鄉會會長姜文奎、臺灣“小人國”創建者朱春鑫、陶瓷經營者毛岳千等等已多次攜子女、孫子回鄉。毛森先生曾寄賀卡給江山市僑辦拜年,賀詞中稱“中國現在是賢明者當政。”擔任臺灣水牛出版社總編輯的周宗盛先生是江山市鳳林鎮人。1989年 九月,周宗盛回故里省親後將他兩個孫子,分別取名于周悅江、周悅山,表示身在臺灣,不忘江山。同時,他還撰寫了一幅楹聯:“江上清風吹鳳律,山間明月映林泉。”將“江山”和“鳳林”嵌入聯中,思鄉之情,用心良苦,愛家之心,躍然紙上。1997年,江山市文聯組織出版一本《明月照我還》的文學、書畫、攝影作品集,在臺灣的江山文化老人驚喜交集,他們不顧年邁,創作了一件件得意之作,寄到江山。如王宗業先生的“八仙獻壽”、“永遠富貴”、“牡丹鯉魚”的國畫,楊雨耕先生的行書對聯和“葡萄”國畫,周宗盛、姜文奎、姜超岳、毛文昌等先生的文學作品等共96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畫家王宗業先生常以自己是江山人而自豪,他在臺灣舉辦作品展覽中自述:“余姓王,名宗業,別號醉漁居士,亦自稱江郎山樵,蓋余浙江省江山人也。

”2008年10月16日,江山旅台同鄉會會長姜文奎還率領臺灣清漾毛氏後裔一行10人,專赴江山清漾村尋根問祖,探討清漾毛氏文化。
唐代詩人高適一詩雲:“故鄉今秋思千里,秋鬢明朝又一年。”正因為這些去台人員富有學識淵博、好學不倦、身體力行、樂善好施、情系桑梓的品質,儘管他們中有的已80多歲、90多歲,甚至 100多歲,他們仍有健康的體魄、敏捷的思維、儒雅的人品、樂觀的心態。高壽的江山籍去臺人員!衷心祝願這些臺灣鄉親代代健康。 


  

(戴明桂/江山市)

回第二十五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