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多少鎮?也許就像繁天裏的星星,難以數清;江南有多少古鎮,就像拂曉前的啟明星,一眼就明瞭。
常常就是這樣,物以稀為貴,現代化建築的群起,使那幾個歷史悠久的古鎮,迅速成為傳統文化的話標本。
西塘,一個毗鄰國際大都市上海的江南古鎮!
西塘,一個位於浙江省嘉善縣的千年古鎮!
在那新鎮區背後,是一個家家臨水入影的古鎮區;一條條翡翠長帶似的小河,縱橫交錯;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石拱橋,氣宇軒昂;一幢幢樑柱粗壯風火牆高砌的明清古宅,斑斑駁駁;還有那一個個古老的故事,代代流傳……
2000多年前的吳國大將伍子胥,經過鎮南的文水漾來到西塘,他率領軍士,開鑿原本狹小淤塞的市河。善良的人們紀念伍子胥,就把市河叫胥塘,西塘也因此別名叫胥塘!
明代崇禎十年九月二十六日,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晨光微熹中,從鎮北寬闊的北祥符蕩泛舟到西塘。
清代皇帝乾隆,沿京杭大運河六下江南時,曾從嘉興駕一葉小舟、微服來到西塘,來到位於燒香港的關帝廟——聖恩浩蕩,後來此廟就以聖堂命名。
搖一條船,蕩漾在西塘鎮的小河裏,看那河的一側,連綿近千米的北柵街,朝南埭廊棚,那是屋簷舒心的伸展,那是街道長長的遮掩。
過街的廊棚,從街面延伸到河邊,圓木柱支撐著一層斜斜的屋面,有一個俗中見雅的名字:落水。磚木結構的廊棚,遮陽、避雨。有幾處還沿河設凳供行人小憩。傳說,很久以前,西塘的一位老人,看到在河岸邊停泊的農船上的農民,遭到日曬雨淋,就運來木料、瓦片,延伸臨街的屋簷,搭建了廊棚,供人避風雨。這一義舉被古樸的西塘人競相仿效。於是,全鎮的街道都搭建了廊棚。
千年古鎮啊,彷彿就是一條船,一代又一代,不知多少人在這寧靜、祥和的古鎮裏成長。這條船把你帶到一座座橋,而慈祥的外婆,彷彿就在橋邊,說那一個個遙遠而動聽的傳說。
西塘,最高的橋是建於清代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臥龍橋。西塘,最古老的橋是建於宋代的望仙橋。
西塘最讓人留戀的是送子來鳳橋,建於明崇禎廿年(1637),原為三孔石板橋,現改為晴雨廊橋。當年造橋時有吉祥鳳飛來,故名來鳳橋。來鳳橋上盼來鳳,熱戀中的情人,在結婚時走一圈來鳳橋,生鳳生凰樂逍遙!27座橋27個故事,一代代的外婆乘涼時說,飯後茶餘說,在橋邊說,在深宅古弄的家裏說,說了一年又一年。
深藏在種福堂內的暗弄和緊挨這座古宅的石皮弄裏,曾演繹了多少故事?傳說一戶姓王的人家在宋代末年由安徽遷居西塘,經商為業,在環秀橋堍建了一幢住宅。那天,王家老相公在廳堂上打瞌睡,誤聽了帳房先生的話,進了一批胡椒。誰知下一年北方發大水,胡椒成了俏貨,老相公大賺一筆,在老宅東側購地造屋。新老兩幢住宅中間留條狹弄,最窄處僅 0.8米,鋪以 168塊石塊,此弄就是現在成為天下一絕的石皮弄。新宅的正廳名為“種福堂”,寓意為先人種下的福,由明代御史大夫,海甯書法家陳邦彥題寫匾額。
走進西塘的一條條或明或暗的古弄,推開一扇扇厚重的板門,跨過一道道高高的門檻,便會體驗一種意境,感悟一段歷史。那石皮的天井,落地的長窗,彷彿鎖住了人間喧囂,長長的弄內,往往住著二三十戶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普通通的小鎮居民,勞作歸來,品一壺茶,悠悠地品嘗歲月的艱辛,種幾盆杜鵑花,種下對生活的渴望!
每條長短不一的古弄,就像一支支古色古香的洞簫,一支支纖細索雅的長笛,吹奏著塵世的炎涼,時代的滄桑。狹窄的古弄裏,也是藏龍臥虎的地方。元代,長弄裏走出了一個叫張成、一個叫楊茂的漆工,他們的漆器,名滿神州,傳到日本;
從明代萬曆以後,西塘的古弄走出了19名進士、31個舉士;西塘的古弄,走出了當代戲劇家、書法家、教育家、科學家、政治家;走出了一位名人,西塘清澈的水又把他們送到五湖四海。
江南的小鎮星羅棋佈,江南的古鎮卻寥若晨星。水鄉的風韻營造了古鎮的輝煌。七老爺廟,那是西塘人為紀念明代一個名叫金七的運糧小官,為救西塘饑餓的災民壯烈獻身而修築,年年香火不斷。
西園,那是1927年,西塘南社社員與著名愛國詩人柳亞子雅集之處。柳亞子在西塘樂國飯店,開懷暢飲,放聲吟詠,留下《樂國吟》一卷,成為文壇佳話。
薛宅,乃是當代西塘平川書畫社同仁切磋書道技藝揮毫潑墨之處……
郵電部在1987年發行了《今日農村》一套郵票,其中一枚“江南小鎮”,就是以西塘為背景創作的。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西塘的水,西塘的古橋、古弄、古廊棚、古街、古園和古廟……每天都在敘說著千年滄桑,漫長幽思和古老傳說,縫合了傳統與現代,過去和未來。
(金天麟/嘉興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