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海峽兩岸氣溶膠技術研討會暨環境保護雙門論壇
駱尚廉 |
|
「第九屆海峽兩岸氣溶膠技術研討會暨第二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雙門論壇」係
由中國顆粒學會氣溶膠專業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廈門大學和臺灣
氣溶膠研究學會、環境工程學會、中山大學 (臺灣) 共同主辦,于2012年3月28-30
日在廈門市召開。會議重點旨在探討海峽「第九屆海峽兩岸氣溶膠技術研討會暨第二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雙門論壇」係
由中國顆粒學會氣溶膠專業委員會、中國
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廈門大學和臺灣氣溶膠研究學會、環境工程學會、中山大學 (臺灣) 共同主辦,于2012年3月28-30
日在廈門市召開。會議重點旨在探討海峽兩岸氣溶膠與空氣污染研究領域的前沿成
果、海峽兩岸海洋及區域水環境污染問題及對策,並為從事環境質量研究及教學工
作者和環境管理與規劃工作的專業人員,
提供技術交流平台,促進兩岸環境科技共
同發展進步。
由於 3月28日上午我還有三個小時的
課,因此搭乘晚上 9點25分的廈門班機,經一個多小時就抵達廈門高崎機場,會議
組委會派有人員在機場接機,送我們至希爾福酒店,因安排住宿的時間拖得比較長
,進房間休息已是晚上12點半了。
29日上午八點準時在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主樓 208會議室舉行開幕式,由中科院杜可教授擔任司儀,主席陳少華副所
長致開幕詞,中山大學袁中新教授及環保署莊訓城簡任技正亦分別致詞及介紹貴賓
,所有與會人士合影後,於 8點30分開始兩場特邀報告,分別由清華大學賀克斌教授報告「中國 PM2.5污染特徵與控制對策
」,香港理工大學李順誠教授報告「室內
二次有機氣溶膠形成與增長」。
分組論文發表分成三個場地同時進行
,29日的研討共計有:「氣溶膠物理化學
特性及源解析」、「大氣氣溶膠的氣候與環境效應」、「空氣質量管理及策略」、
「污染氣體及氣溶膠測量方法及技術」、
「雙門論壇—空氣污染特徵與健康」等五個議題,共60篇論文發表與研討。我被大會安排在下午第三會場(201室)主持10場論文發表與研討,亦發表一篇論文「微波誘發裂解稻稈與狼尾草之研究」,由於討論熱烈,比大會原訂時間延後30分鐘才結束此段研討。
30日上午仍是 8點準時開始三場特邀報告,由中山大學楊磊教授報告「建立海洋環境中的藍碳減碳概念」,西安交通大學顧兆林教授講「風沙運動的電場—流場偶合模型及數值模擬」,廈門大學洪華生教授講「九龍江—廈門灣水環境質量狀況與對策」。30日上午亦安排27篇論文發表與研討,分成「空氣污染的特徵及控制技術」、「氣溶膠物理化學特徵與源解析」
、及「雙門論壇—區域水環境污染問題」三個主題,進行研討。
午餐後,從會場出發前往海上花園鼓浪嶼參觀。鼓浪嶼素有「鋼琴之島」或「音樂之島」之稱,也因保留許多外國領事館之各國型式建築,也有「萬國建築博覽館」的雅稱,屬5A級風景區。沿途領略優美的海上橋樑「演武大橋」,搭乘渡輪約經10分鐘即抵達鼓浪嶼鋼琴碼頭。島上鳥語花香,自然景色配合古典西式建築,因此吸引不少在此拍婚紗的情侶。導遊帶領我們穿越坡度較陡的小道,一方面可沿途領略鼓浪嶼的民居風情,一方面可多參觀各國建築,途經英國領事館、日本領事館、天主教堂、林巧稚(中國著名醫學名師)紀念園(毓園)、台商林爾嘉花園(菽之花園)。當然,四十四橋、鋼琴博物館更是需導遊詳細介紹的重點區。殷承宗音樂大師、林語堂與廖翠鳳、陳錦端的愛情故事,經導遊述說,彷彿歷史場景再現。最後品嚐鼓浪嶼獨特的風味特產,結束愉快的鼓浪嶼參觀。
31日為參觀福建永定洪坑土樓群,土樓大多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土樓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築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竹片、木條等,經過反覆揉、樁、壓建造而成,樓頂覆以火燒瓦蓋,經久不損,最高可達五、六層,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樓聚居。福建土樓因共禦野獸、盜匪等需要,多依山就勢佈局,並吸收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水規劃理念,故能冬暖夏涼(現代綠建築的理想要求)、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要求,自成一獨特體系又富美感的建築類型。
由於車程來回約六個小時,早上八點就必須出發,抵達洪坑後,即開始遊覽民俗文化村(洪坑村),此為世界文化遺產地,屬4A級福建鄉村風景區。土樓群共有二十多個保留完整的土樓,限於時間因素,我們總共參觀了振成樓、福裕樓、如升樓與奎聚樓四座。振成樓建於1912年,為懸山頂台樑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外圈四層,每層48間,曾在1986年 4月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世界建築模型展覽會上與雍和宮、長城並列展出,可見振成樓在建築界上的重要地位。福裕樓為宮殿府策式傑作,屬西洋式建築風格,前低後高,主次分明。如升樓因猶如古時量米的米升而得名,在土樓群中顯得袖珍玲瓏。奎聚樓依山就勢建造,前高後低,遠觀猶如猛虎下山。回程有18位與會者繼續前往武夷山參觀,大陸各地前來的與會者也紛紛搭飛機與火車返回。
大會特邀報告人之一洪華生教授(廈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在演講前經同院王新紅教授介紹,大力邀請我與蔡春進教授(交大環工所,現國科會環工學門召集人)及蔡俊鴻教授(成大環工系所),安排在4月1日上午到位於南普陀寺旁(福建著名佛教勝地)的廈門大學,與該院老師進行學術交流。
廈門大學的海洋科學研究起步於1920年代,在1946年成立中國第一個海洋學系
,1995年設立「海洋生態環境開放研究實驗室」,並於1999年12月更名為「海洋環境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5年 3月獲科技部批准改制為「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MEL 」,研究方向分成海洋地球化學過程與通量、海洋生態過程與機制、海洋生態與毒理效應、及典型海洋生態系統觀測與整合研究等四項,2011年研究總經費為3855萬元(人民幣),共發表SCI期刊論文191篇,目前共有46位專任教員,故平均每人每年發表 SCI期刊論文4.2篇,表現相當優良。
廈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成立於1996年,下設有海洋學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海洋技術與工程系三個系及上述之MEL,專任教師共110名,博士生130名,碩士生344名,大學生561名。2011年科研總經費為 1.1 億元人民幣,在海洋藻類和細菌固碳(儲碳)能力和潛力評估技術、海洋生態功能肰類和海藻多醣降解酶的製備開發、及氣候變遷與海洋碳循環觀測、遙感與數值模擬等方面有傑出的表現,並與美國德拉瓦大學(Delaware University)設立海洋學雙博士學位合作(台大工學院與德拉瓦的雙學位計畫,最近因執行不力被對方取消了)。2011年3月廈門大學將學院改制為海洋與環境—地球學部(地學部),
下轄海洋與地球學院、環境與生態學院。因此,黃邦欽副院長、袁東星教授、羅津晶教授、吳水平教授、歐陽通教授、白敏冬教授等人,除各自說明單位及個人研究興趣與專長外,大家都希望與台大、交大、成大的環境工程與科學的學術交流能更加緊密與增加合作的機會。
(駱尚廉/國立台灣大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