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思考「我能做什麼」,而不是「我沒辦法做什麼」,讓自己堅強起來。 
                學習多想「還有什麼」,從「只剩什麼」的懊悔中逃出,讓自己學習樂觀。 
                不要再冒「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風險,避免一毛不剩。 
                
                做事要用經濟而有效的方法去進行,更要不斷地檢視過程中的疏失,並即時改進,提升效率。 
                人要不斷地,自我要求、自我悟道、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自我鞭策,才會成長,若一味地固步自封,不求改善,終究如同原地踏步,毫無進步。 
                
                社會上每天皆有不平、不良、不滿、不雅觀的糾紛出現,如何力求自保及避開一些無謂的紛紛擾擾,才是當下該認知的,多少的糾紛?多少的是非?多少的恩怨?又有誰願意去理會呢?拋開那些不是,才是良策。 
                
                做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 
                
                理性使我們臨事能冷靜地妥善處理,但感性使我們敏於人們的情緒,表達真感
                覺。 
                
                命運給人的只是一張空白支票,其中的價值則由自己去填寫。 
                
                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 
                
                生活的品味,在於重視個人形象及氣質的提升,而非重視流行的步調及奢華的表現。 
                
                管理是門學問,也是門藝術,更是門技術,其內涵是事前的考量、規畫、分配、預防,過程中的檢視、分析、處理,過程結束後的檢討、改善、求真。 
                
                領導的方式,要循序漸進,坦然面對,帶人帶心,講究責任與效率、事事的以公正、公平、客觀的心態去處理。 
                
                處理自我情緒,先淡化自我,看淡自己後,做任何事,就不會瞻前顧後、思前思後、難捨難取,一切的優先順序,就變得很清楚、明朗、自然。 
                
                幸福是每一個人心裡小小的滿足及感受,當失意時有朋友安慰及紓解,快樂時與大家一起分享那種氛圍。 
               
                                
              
               (龍家梅/高雄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