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尋找自在

陳桂珍

  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坐落在舟山市 普陀區朱家尖白山下,一尊朝天的臥佛慈 眉善目。占地300 畝的佛學院是一片白牆 青瓦紅柱回廊氣勢恢弘的仿唐建築群。

  這片仿唐的建築群,由張錦秋院士設 計。桁梁簷頂,孔武雄壯。進得朱紅色山 門,一股清雅的檀香之氣撲面而來,整齊 而有層次的建築分佈,乾淨而寬闊的花崗 石地面,令人感覺聖潔而清淨。園中有一 銅制八角經鐘,鐘身刻有經文,鐘角下有 八個風鈴輕搖,四周鮮花盛開。穿過漢白 玉欄杆的小橋流水,看到氣勢宏偉的寺廟 有金頂閃耀,旁邊是挺拔蒼翠的羅漢松。 在婆娑綠樹映襯下,“普陀講寺”四個金 色大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院中有寺,這 是佛學院的主要特色。大殿中佛學院僧眾 清亮雄渾的誦經聲悠揚動聽,那雲水禪心 的韻律似乎能夠撫平萬千憂柔的心扉,飄 揚著黃黃經幡的大雄寶殿恍若讓人回到久 遠的從前。圍繞著大雄寶殿的是長長的紅 柱回廊,嚴整而又開朗,廊壁上的彩色繪 圖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佛教故事。依在回 廊邊,綿綿秋雨被風吹得滴滴零落,見蓮 花池中數不清的小金魚快樂地在蓮葉間遊 弋,這些小精靈似乎跟我們只隔著一川煙 雨的距離,但它們柔軟的囈語,正漣漪起 千年的風情,結成千絲萬縷的繾綣與溫柔 。相信此時的魚兒是自在的。  

  佛學院的參學會館是我們喝茶參悟的 地方,一杯淡綠清澈的佛茶讓人沉醉在流 年深處的芬芳中,文友們或一首唐詩,或 一闕宋詞,也談佛教,也談禪修,話題中 少了名利和物欲,多了人生的思考和覺悟 ,那些百轉千回的心事,都伴隨著晨鐘暮 鼓漫向天涯海角。正如我的文友沙舟在進 入佛學院時說的那樣,身處清山秀水圍繞 中的佛學院,煩躁的情緒會突然流逝而去 ,代之以平靜和自在。在我看來,我這位 小巧的文友就好像一位隔世離空的紅顏,收起塵世的歎息,穿過一路的芬芳,羅衫 揮舞,清眸流盼,用她那滿箋的墨錦,綻 放著千年的暗香,堅定地朝著心中的菩提 樹進發!我相信,此時的沙舟是自在的。

  有道是人在紅塵中,花在菩提下,人 與花一樣,都渴望自在。那自在是什麼? 自在是心離煩惱的系縛,通達無礙,身心舒 暢。自在是一種無拘無束的逍遙境界,既 是身體的不受羈絆束縛,又是心靈的自由 放逸。哲學上指不因他物的在場或不在場 而自為的存在。佛教則以心離煩惱之系縛 ,通達無礙為自在。人在紅塵中難免不染 世俗塵埃,煩煩惱惱瑣瑣碎碎的事情總是 會常常讓人心生鬱悶,內心裏也往往過多 地糾結於一些失意或者缺憾的事物。我們 一來到這個世界,就在一種強大力量的推 動下,在生活的軌道裏忙碌開了:上學、 考試、升學。就業、婚配、生兒育女,一 環接一環,沒有喘息的機會,總是要你往 前走,總是要你面對選擇,或者這樣或者 那樣,想開小差是不可能的。生活在現代 物質文明中的現代人,五蘊不空,心有掛 礙,有的人為走下舞臺而落寞;有的人為 韶華將逝而著急;有的人為找不到好工作 而憂慮;有的人為買不起房子而發愁。在 狹窄的水泥森林中,在污濁的工業廢氣中 ,在各種人際關係的緊張中累得喘不過氣 來,那是決無自在可言的。但是,這就是 人生,這就是我們每天的生活,我們無法 逃避。面對這樣的人生,很多人感到煩躁 ,覺得生活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壓力。於是 ,有人便想找一個能夠讓心靈棲息讓壓力 釋放讓內心安定的清淨之地去放鬆幾天。 哪怕就是半天,哪怕就是幾個小時,能夠 渲染如昔的心緒,能夠溫存含苞待放的夢 境,能夠做一回真實而透明的自己。

  作家麥家在他的微博裏這樣說:二十 歲有二十歲的美麗和光彩,四十歲有四十 歲的皺紋和詩意。我們的人生在不斷地更易狀態,身體的皺紋和心靈的皺紋一樣, 它無法撫平,也沒必要去撫平,因為那其 實是我們的財富。

  麥家說得太好了,找到真實的自己, 那是需要覺悟的,參學會館是一個體驗自 在的清淨之地,如果可能,你不妨去體驗 一下,當然有三兩貼心貼肺的知己最好。 也許短暫的修身可以讓我們在人世所經受 的悲苦都只為明澈透亮!

 

 

 

(陳桂珍/舟山)


回第二十三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