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1882—1916)将军,字松波,湖南宝庆(今邵阳市)人。他是辛亥革命时期反对“洪武帝制”,组织国军,发动昆明“重九起义”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1916年11月8日,因患喉结核在日本福冈病逝,享年34岁。他以反封建王朝复辟而名垂青史,被人称“挑破历史黑暗的剑光”。
据有关历史资料显示,蔡锷将军辞世后,当时京都的壹家《盛京时报》曾记载了他的爱姬小凤仙去参加葬礼时的一些情况:“……蔡君噩耗至,某君电告凤仙,凤仙惊惧之余却疑不确。翌日报纸宣传,凤仙始信真。既感蔡君之情,复感蔡君之恩,身容憔悴,万念俱灰,痛苦不可抑者竟日。近日服必素衣,食必素餐,发系白丝一缕,以报蔡君。并另制素服,拟于中央公园追悼会时膜拜遗像,一哭恩人。”据说在追悼会那天,小凤仙果然身披黑纱去奔丧,并赠送了两副挽联。其一自撰联,曰:“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她以三国时的周瑜与唐代的名将李靖来比喻蔡锷,表达了对蔡锷英年早逝的悲痛与叹惜,也表明自己早识英雄知己的深厚情意。其二则是由浙江黄岩朱文劭代撰,温岭陈洪道代书的那副挽联:“君是南天鹏翮,直上扶摇,可怜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我原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面亦千秋。”经查考,此挽联的代撰者朱文劭(1880—1956)字劼成,黄岩城关人。清光绪三十年进士,曾授翰林庶吉士,与沈钧儒等赴日留学回国后,任刑部贵州司主事,广西提法司等职。民国初任浙江民政厅长、提法司长,全国参议院议员等职,北伐后归里。解放后全国政协特邀代表,黄岩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陈洪道(1876—1930)名范,字演九,号九佛,温岭太平人。清末举人,民国初期曾任国民政府大理院院长,总统府政治讨论会副主任。朱、陈二人生前与蔡锷过往甚密,此联他们虽是代人捉笔,但对英雄、美人萍水相逢结知己之风流韵事,作了高度的概括,不失一副名联,若非知情者焉能写得?!
小凤仙祖籍何处?易宗夔《新世说》称其原籍湖北,后流落至湖南。但据张相文《南园丛稿》“小凤仙传”与陈旭麓《小凤仙其人》推论,其祖籍在河南。莫衷一是。至于小凤仙本人生于清末民初,大都已确认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小凤仙传”里这样载道:“小凤仙,钱塘人。其父清季武官,落职后贫不能自活,携家卖饼上海,久之益困,遂质凤仙于妓寮……”。小凤仙之姓氏,前有几种不同说法:她原名朱筱凤,后改张凤云,《新世说》称她“筱凤仙”,应是艺名“小凤仙”之娱。《南园丛稿》与1951年小凤仙在沈阳拜会京剧大师梅兰芳时所作的自我介绍云:“我的父亲姓朱,母亲是偏房,大老婆瞧我们不顺眼,母亲带我离开朱家。母亲死了,姓张的奶奶抚养了我,所以我姓张………”此语足可说明她的家庭背景情况。不过,解放以后,她又更名“张洗非”。
小凤仙前半生之经历梗概,在易宗夔的《新世说》与刘东黎的《北京的红尘旧梦》所载的大致相同:她先被卖奴婢,然后一卖再卖,最后沦落风尘,在上海入乐籍。当时因北京城里的南方清吟小班----“云吉班”受到追捧,于是她也被送进了八大胡同。又因蔡锷将军当时在北京受困于袁世凯,有缘结织了年仅十六、七岁,娇小玲珑、蛾眉凤目的风尘女子小凤仙,两人一见如故。蔡锷故意以好色形象示人,他毅然出了两副引人注目的赠小凤仙的对联:一曰“不信美人终薄命;从来侠女出风尘。”二曰“其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名珠。”蔡锷幼年即享有“神童”之美称,况又秀才出身,诗联工稳,出句不凡,一举笔就使小凤仙名色倍增!这二联的出庐,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流传和关注。在小凤仙的掩护下,他终于摆脱了袁世凯密探的跟踪,京津脱险,返回云南举行起义。曾业英所撰的《蔡锷与小凤仙——兼谈史料辨和史事考证问题》认:小凤仙不是“名妓”,更非“侠妓”,但蔡锷死后,对其祭奠的行理应受到尊重,此论颇有独见之处。
至于小凤仙后半生的经历究竟如何,前人很少考证。有报道称1949年她隐居沈阳,嫁人时就已成四个孩子的继母。近见2011年第壹期《徐州楹联》署名“独道生”先生的壹篇短文,已将其生平的归宿作了这样的延续补充:“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小凤仙嫁给当年在沈阳大帅府烧锅炉的师傅李振海,更名张洗非,是年49岁。她一直保存着与蔡锷将军的一张合影,直到1954年病故。1951年梅兰芳率团去朝鲜慰问志愿军将士,访问演出结束后,回国途中经沈阳时,小凤仙曾写给梅先生一封求见信,梅大师会见了小凤仙。在梅大师的帮助下,她在东北人民政府幼儿园谋到了一份工作,负责保管发放幼儿园儿童的衣物,她们一家也搬到人民政府分给她的一套两居房子居住。……1954年风尘侠女香消玉陨后,她的丈夫李振海埋葬了妻子张洗非和她当宝贝一样保存了多年的与蔡锷将军的那张合影。”至此,小凤仙的生平才有了较完善的记录。此外,还可以推断:解放以后,小凤仙之所以要改名“张洗非”,充分表明她那种革心洗面、去旧求新的强烈决心与美好愿望!而“独道生”者,也许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独能逃生的一位知情者了!
(张岳(搜集整理)/温岭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