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海寧縣和新昌縣交界的高山上,海拔731米。晴好之日登高極目可見東海檣桅點點隱隱綽綽,海天相連,風光無限,這就是堅持集橋工分制而有48年的望海崗村。天天出勤勞動,天天記工分,山高茶葉質量高,重點發展茶業生產,村小,採茶人手大大不足,外地有200多名婦女來採茶按斤付工資,本村婦女採茶論斤定分,過去1分工分得0.2元,現在1分工分得10元,一個壯勞力一天將100元,一年收入3.6萬元每月付給50%,過年時發放50%年終獎。他們不搞一大二公,村民自己有菜地和茶園,稱為自留地。
1963年,該村全住茅屋,只因每天每月只能領50%工資,村里集金多起來,1993年集體建兩層的磚瓦房,家戶都住進“新洋房”,隨著村裏集體企業發展,村民收入提高,集體積累也多,2008年村裏搞集體建屋,家戶都住進三層“洋房”,房內裝飾憑各戶經濟條件而定,但電燈、電話、有線電視、煤氣灶、電飯煲家戶均有。家戶門前都有拖鞋,學城裏人的樣。
1979年,寧海縣統一貫徹聯產承包責任制,而望海崗村遲遲不分,縣人大、縣政協派人進駐村領導人認為茶山難分,我們堅決不分,茶園分下,質量難保證,經五天討論,不是堅持是集富裕道路,要是一戶有難,集勞力,集體幫得了,所以能一直堅持到現在。
如今,望海崗村年產名茶500多公斤,高檔綠茶4000多公斤,村集體收入超過200萬元,望海崗村的集體經濟進入全盛的黃金時期。
(王祿鑫/黃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