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新越劇的創始人及踐行者袁雪芬,於二月十九日二時在上海與世長辭,享年89歲。浙江失去了一位鄉賢,中國少了一位藝術家。俗話說:“小草戀山,野人懷士。”她曾如此眷戀故鄉,以故鄉為豪,為故鄉帶來諸多榮耀,更給觀眾帶來了無數的歡樂。斯人已逝,音容宛在,業績永存。真乃是“雪聲悠悠氣韻端正千古絕唱,芬芳朵朵心血凝成一代豐碑。”袁雪芬去世之後,故鄉的社會各界,尤其是越劇界的同仁紛紛舉行各種形式的追思活動,以悼念這位越劇藝術大師。現將紹興四位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她們對大師袁雪芬的追憶片斷記述於下:
袁雪芬開闢了越劇的新天地
作為家鄉戲曲界的代表、紹興小百花越劇團副團長、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吳鳳花,於二月廿五日上午,在上海龍華殯儀館參加了越劇大師袁雪芬的遺體告別儀式。就在前一天(即廿四日)晚上,吳鳳花等人還去了袁雪芬家裡弔唁。她說:“家裡設了靈堂,擺滿了鮮花,全國戲曲界很多人都去了。”這是吳鳳花第一次去袁雪芬家裡,當時給人的感覺是傷感和淒涼。
1986年,吳鳳花剛從戲校畢業去上海演出時,第一次見到了袁雪芬。當袁雪芬看完她們的演出後高興地說:“草窩裡飛出金鳳凰。”“這句話,是袁老師對家鄉劇團和家鄉後輩最大的鞭策和鼓勵,至今我記憶猶新。”吳鳳花深情地說。作為晚輩,自己沒有資格評價袁老師的藝術實踐,但很欽佩袁老師的創新精神。就是在老一輩藝術家裡,袁老師都是一個創新者,一位代表人物。正是有了以她為首的大膽革新越劇才從一個民間小調成長為雅俗共賞的大眾戲曲,從原先沒有劇本沒有舞臺的路頭戲,上升為全國第二大劇種。可以說,袁老師開闢了越劇的新天地。”
“袁老師是嵊州人,但她從來不稱“嵊州”或“嵊縣”,每次見到我們都說“娘家人”來了,或者“娘家劇團”來了!”黃美菊回憶,從1996年起,她每次去上海演出,袁雪芬不管有多忙,也不管身體好不好,都會到場觀看,提出指導意見。“而且看得非常認真,看完之後還一定要到後臺來慰問我們。雖然袁老師在舞臺上塑造了許多光彩照人的形象,但現實生活中的袁老師卻是非常質樸,而且有著濃厚的家鄉情結。”
2005年,嵊州越劇團赴上海演出新編劇碼《蔡文姬》,這也是黃美菊爭得“梅花獎”的劇碼。那天,袁雪芬也來了,看完劇碼後她相當地興奮,邀請我們全團人員出席她舉辦的私人宴會。
“那是在第二天的中午,袁老師點了一桌菜。請我們吃了一頓非常豐盛的午餐。但她自己沒有怎麼吃,就談越劇。特別談到了《西廂記》中崔鶯鶯的人物塑造,她一邊談,還一邊做著姿勢。”黃美菊還深情地說:“那時,袁老師已經八十多歲,而且已查出患有骨髓瘤,但袁老師坦然樂觀,風采依舊。”
袁雪芬是中國越劇界的楷模
紹興小百花越劇團著名演員,梅花獎得主吳素英,最近,在她的腦海裡不時地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她第一次見到袁雪芬的情景。那是1986年,吳素英參加首屆江浙滬閩青年越劇演員大獎賽,這是吳素英第一次參加比賽。當年18歲的她,是參賽年齡最小的選手。擔任那次比賽評委組長的正是德高望重的袁雪芬。“那次比賽我得了專家評分第一名,但總分是三等獎。”吳素英說,比賽結束後,杭州越劇院的老師帶吳素英去了袁雪芬家裡,這是吳素英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不知是袁老師的邀請,還是杭州越劇院老師的安排,我不清楚。”吳素英只是記得,袁老師說了很多鼓勵的話,鼓勵自己要繼續努力。“1990年之前,因為袁老師身體還很好,我們的演出袁老師經常來看,但這之後就很少碰到。”在吳素英的印象中,袁老師對家鄉小輩要求很嚴,寄予了很大希望,“但她說話什麼的都很和藹,以鼓勵為主。”
“袁老師最初並不願意演崔鶯鶯,覺得她對張生有點出爾反爾,而這並不符合袁老師“說一不二”的性格。用嵊州話說,她是“硬氣”的人。後來是周恩來總理點名要她擔任這一角色,袁老師的脾氣是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其中的《琴心》唱段,非常經典,袁老師回憶了她怎麼設計,如何運用唱腔的過程。”
“袁老師這個經典唱段的靈感是在公園找到的,她把公園當成了後花園。因為過於投入,還被人誤當成是神經病。”黃美菊繼續說:“聽了袁老師的講述後,回頭再去聽聽那個唱段,才覺得裡面的設計是如此完美,唱腔的運用與人物是如此貼切,袁老師真不愧為越劇大師,她是把生活全部融入到了越劇之中。”
袁雪芬一直關注越劇年輕一代
“從1986年起,最早幾次到上海演出《劈山救母》時,袁老師都來看戲,跟范瑞娟、傅全香等老師坐在一起。演完後,袁老師對我們說了很多鼓勵的話,稱讚我們文武兼備。”陳飛接著說:“那時的演員要見到袁老師都很難,別說當面表揚了。袁老師的話,對這些初出茅廬的孩子來說,無疑是最大的鼓勵。”
陳飛還說,因為流派唱腔不同,加上袁老師一直在上海,她們之間的交往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袁老師一直在默默地關注我們,這是我的想像,但肯定是這樣。”
1990年,江浙滬閩青年越劇演員電視大獎賽在上海舉行。白天臺上比賽時,陳飛她們都不知道評委是誰,坐在哪裡,但晚上一看電視轉播,突然發現台下的評委席上就有袁老師。“當時心裡非常忐忑,總覺得表現不夠好。”但結果,大賽決出的十佳越劇新星中,紹興選手占了三個,陳飛就是其中之一;還有一人當選十佳越劇之星。
“因為是評委,袁老師沒有跟我們接觸。而按照她的性格,她也會自覺避嫌的。”陳飛說,袁老師始終以“清白做人”為座右銘,在主持上海白玉蘭表演藝術獎評選時,她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公開謝絕一切“走後門”行為,成為中國文藝界的一段美談。
“我雖然不是她的弟子,但得到過她的鼓勵,還是覺得很幸運的。過去,袁老師十分關心我們年輕一代;現在她走了,但她的人品、戲品及創新精神一直鼓勵著“梨園”後來人。”陳飛十分自信地說。
(何有基/紹興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