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陳其美鐵腕查禁滬上假鈔

王一冰

  民國肇元之年的夏初—— 6月11日那天,《申報》、《時報》、《新聞報》、《民立報》等上海知名大報,都在當天顯著版面,刊佈了一則由滬軍都督陳其美(即陳英士)簽署的軍政府公告。該公告稱:軍政府業已飭令(上海)中華銀行,自即日起,全數收回其先前發行之所有“中華民國軍用鈔票”(紙幣,簡稱“軍鈔”);凡軍民人等持有“軍鈔”者,“皆可在中華銀行辦公時間,前赴兌換現洋,該行當依照各國銀行兌現辦法,決無留難之理”。

  公告一出,原先流言紛飛、人心疑惶的上海金融市面,很快風波平息,工商百業的經營交易也日趨穩定。事實上,申城坊間有關“軍鈔”的種種“馬路傳聞”,原本就不盡是空穴來風——軍政府的那則公告,確乎事出有因,其背後牽涉到一宗非同小可的“假軍鈔”案,當時人們鮮有知悉內情的;而這宗假鈔大案的破獲,居然又與陳其美的故里浙江湖州,有著直接聯繫。

  事情須從上年(1911)11月 3日的上海“辛亥光復”說起,隨著黃浦江畔那一聲聲驚心動魄的槍吼彈鳴逐漸停歇,上海這座被孫中山稱作神州“東南鎖鑰”的大都會,“全境扯棄清朝龍旗,宣告獨立”,開啟了它“呼應武昌首義、共奠民國之基”的嶄新一頁。起義的革命黨人公推陳其美為滬軍都督,主掌上海軍政府。

  新生的共和政權甫成立,即面臨極度沉重的財政壓力:一方面,要大力擴充民軍,支援長江沿線諸省的“光復”並籌備北伐;另一方面,又要維持本埠的經濟、民生,確保社會秩序安定——名目浩繁的經費需求,財政壓力潮水般地壓向軍政府,僅軍餉一項,就得“每日三萬元現洋”。可是,由於外國敵對勢力(駐滬領事團)的蓄意阻梗,上海海關(舊稱“江海關”)的日常關稅、以及大清銀行滯留在滬的巨額資本銀,均被強行截扣於英美租界,軍政府一時難以追繳徵用,致使財政來源幾近匱竭,開支卻與日俱增,資金窘迫愈形嚴峻可知。

  所幸申城(編註:上海古名春申)各界熱切擁戴共和,市民自發的捐款助餉,源源不絕;眾多工商士紳如即將於本年冬來台展其遺作的大實家、慈善家、書畫家、也是革命黨人的王震(一亭),更慷慨解囊,不遺餘力,一定程度紓緩了軍政府的財政危機。資深金融家沈縵雲(時任軍政府財政總長)向陳其美建議:應當在積極“振興實業、廣拓財源”的同時,再設法聚合民間資金,創辦一家“由軍政府擔保並委派監理”的股份制華商銀行,以發行短期“軍用鈔票”的方式,來“流通泉貨,周轉頭寸,酌濟盈虛,應對當前之急需”。陳其美批准了沈的建議,這家銀行就定名為“中華銀行”。隨即,軍政府在報端披露了“籌立中華銀行”的計畫,全文公佈該銀行的《招募股本簡章》。

  同年11月21日,“中華銀行”在上海南市開業。當天,冠名為“中華民國軍用鈔票”的紙幣也正式面世,進入金融流通,可以在申城的所有華商銀行間自由兌付。此種軍鈔,共有伍角(海藍色)、壹元(赤褐色)、伍元(澄黃色)及拾元(石青色)四種面額,以資區別。軍鈔的正面,除了印有“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九月吉日發行”和“上海通用,只認票不認人”的字樣,還蓋著“滬軍都督”與“財政總長”兩方鮮紅大印。(編按:此等軍鈔,現為湖州〈陳英士故居〉典藏,成為重要歷史文物。)

  然而,軍鈔順利流通數個月後,翌年春末,上海市面上突然發現有偽造的“軍鈔”在“欺罔耳目,到處混用,。這,不免引起人們的驚疑和恐慌,各種流言開始不脛而走,軍鈔的信用動搖,通“頓陷阻遏”。陳其美接到報告。感覺茲事體大,他立刻指示軍政府財政司會同治安機構,對“假軍鈔”的來歷展開偵查。由於作案者十分狡猾,行跡詭秘,偵查線索渺茫。就在這當口,一件來自湖州軍政分府的緊急密函,送到了陳其美的案頭——原來,上海的“假軍鈔”,竟已擴散到了浙江地界。 5月21日,一個名叫陳燮三的男子,在湖州以大筆假軍鈔購貨,被商號識破,當場扭執報官。據陳某招認,他係受人指使,潛來湖州“混用”假軍鈔,已陸續流出一千多元;之前,則與同夥在上海多處作案,經手“混用”假軍鈔逾二十萬。而那幫製偽鈔的主謀,便是隱居於滬東鐵馬路(今河南北路,當時屬英租界區)錢業會館對門2007號的陳少春。

  這件6月2日清早送達的密函,對於陳其美,實在是來得太及時了!他當即命令軍政府的偵緝科,將案情火速通知“匯司捕房”(英租界所設的滬東警務點),要求對方派員(俗稱“西探”),一同前往鐵馬路捉拿陳少春。湊巧的是,中西偵探一行,半道上恰好與陳少春迎面相遇,逮了個正著。眾人來到陳宅,正欲實施搜查,狡詐陰森的陳少春卻掏出一本英國護照,表示自己已入籍英國,依照租界規矩,“非經英領事簽字認可,華探不能搜問”。幾個西探見情,立馬改變態度,主張推延搜查並帶走陳少春。軍政府的偵緝科員也只得暫且退出陳宅,先去交涉“領事簽字”——當天,又湊巧是星期日,駐滬領事團無人辦公。轉天,待偵緝科員們拿到“簽字”、再度進入陳少春住處,哪里還搜得到一星半點“假軍鈔”的贓跡?

  陳其美對此的反應相當果決。他一邊以滬軍都督的名義,嚴正照會“會審公廨”(租界審判機關):強烈要求會審官“迅將陳少春傳案訊明,追懲罪責”,如需陳燮三到堂對質,軍政府將隨時派員去湖州押共犯來滬;一邊,又指令財政司督促各華商銀行“整頓軍鈔使用”,凡有零散假鈔流回銀行,一律加蓋“偽票”的印戳給予銷廢,以防再次流入市面。幾天後,鑒於市內“人心擾動,紛紛兌現,而偽票仍未絕跡”,陳其美當機立斷:乾脆將中華銀行已經發行入市的所有“軍鈔”,全數收兌,停止流通,以“徹底斷絕假鈔之貽害”。於是,便有了本文開頭說到的那則6月11日的上海軍政府公告……

  民國元年,陳其美在申城禁治“假軍鈔”,整個事件從風起青萍到基本平息,前後大約一個多月時間。由於陳其美的機敏果敢、雷厲風行,一場極可能引發金融動盪、進而禍殃民眾、危及社會穩定、毀損新生共和政權公信力的“假鈔”風波,得以及時、快速、有效地消弭。

  此起事件從一個側面,顯示了這位辛亥元勳的非凡識見與才幹,誠無愧於孫中山先生對他的評譽:“任事勇銳”,“乃吾黨(國民黨)健者”!此事件不久,神州風雲變幻,竊國大盜袁世凱上臺。當年 8月,陳其美被迫辭去滬軍都督職務,軍政府也遭袁氏裁撤;先前那兩個被抓獲的假鈔案犯,最終如何處置了,自亦不得而知。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當初,那些假軍鈔絕不會無緣無故出現在剛剛“光復”的上海——綜合諸種因素,這個惡性大案應該多少有著外國別有用心者勢力的背景。而陳其美在滬軍都督任上的此一明快處理“禁假”案之史實,之後似乎鮮有人提及,本文就算是在辛亥百年時,對這位黨國元勛的致敬和追思。

(王一冰/湖州自由撰稿人)

回第二十一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