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中國傳統文化與漢字使用一致

陳子青

  我國傳統文化,是以中華民族先哲,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為代表。孔子誕生至今已有2561年了,在我國孔子家廟僅有二處,山東的曲阜和浙江的衢州耳,一南一北兩處孔氏家廟。所以人們也稱衢州孔廟,為“孔氏南宗家廟”。

  魯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年),即孔子去世後約第二年,後代將孔子的三間住宅,作為家廟,春秋兩季以豬羊致祭。致漢朝的漢武帝時,採納了董仲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方略後,專程祭拜孔子家廟,開放帝王祭孔之先河。後來,將每年的大祭定在農曆八月廿七日孔子誕辰日舉行,再後來,推算為公曆每年的九月廿八日。

  北宋靖康年間,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宋室風雨飄搖,至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了北宋的京城──汴京(即今河南省開封)。並掠走了宋徽宗和宋欽宗二帝。在這場歷史上稱為“靖康之變”的大難發生時,湊巧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康王趙構正在相州,因此幸免於難。不久以後趙構在揚州建立南宋政權,改年號為建炎,趙構即為宋高宗。至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宋高宗趙構皇帝,於揚州行宮舉行郊祀孔子祭,由孔子四十八代孫衍聖公孔端友,供奉孔子夫婦楷木像,奉詔侍祀,從此孔端友成了歷史孔氏家廟主要侍祀人物。

  那時在金兵的大舉入侵南下,直逼避居揚州城的宋高宗,逼使南宋趙構皇帝不得不倉皇向南奔跑。孔端友則身背孔子夫婦楷木像,追隨高宗皇帝轉輾江南,直至宋高宗在臨安(杭州)建都。歲月隨著北宋滅亡,孔氏家族流落江南,飽嘗離亂奔苦,由於孔氏後裔的忠孝之心,感動了宋高宗南宋第一代趙構皇帝的惻隱之心,於是賜孔氏家族在衢州建立家廟,奉祀孔子夫婦楷木像,而頒詔孔端友繼續行使“衍聖公”職權,從此,衢州成為孔氏後裔的江南一脈第二故鄉了。

  清代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在“衍州重修孔氏家廟碑”上,銘刻著兵部尚書署名李之芳撰寫的碑文,其中寫道:“自唐開元後,郡邑皆立孔子廟,有司歲時奉祀,至今不廢。而為孔氏之家廟者,遍行天下,惟曲阜與衛州耳”。現在碑文上刻著可見的字跡。

  衢州孔氏家廟,並開設私塾,講授四書五經,在古已有傳統先例,上世紀初,家塾已先後改為中學和小學,1936年小學改為衢州私立尼山小學,全面招收本地區兒童入學,普及儒家傳統文化。並在家廟中開辦了“讀經班”。前來報名的少年十分踴躍。近幾年來,在每星期日下午,都能聽到兒童們琅琅的讀經聲,抑揚頓挫聲聲貫耳!然後接著書寫漢字,從一筆一劃開始練習,到龍飛鳳舞的書法愛好或書法名家,衢州多的有!看著他她們天真可愛稚趣的笑臉,形成對這座家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今年九月間,海峽兩岸首次在北京共同舉辦漢字藝術節,對特色而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進行了一次全面梳理,從漢字的字象和字義等方面角度,引起人們對漢字有遠大視野。在這場漢字座談的長時間的盛典中,人們難免要提到漢字的“繁”“簡”之爭議。但是在參加漢字藝術節的人士們,都抱有這樣一個共識:繁簡漢字的使用,不應該成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個心結,更不會成為兩岸雙方文化溝通的一道障礙。在應用上兩岸應該保持一致。

  誠如台灣國家文化總會副總會長林谷芳:曾發表過題為《兩岸對繁簡字有高度的一致》的文章。他說:繁簡之間有多大的區分?其實簡化本來就是人們對生活的需要。就像出現行書,草書一樣。這是一個比較自然的現代趨勢!我覺得,今後只要海峽兩岸人們,在漢字文化應用上都能夠體會就可以了。

(陳子青/建德市)

回第二十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