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咏楼景致 |
深秋,我应朋友之邀又一次来到金华,再次登上八咏楼。
八咏楼,是南朝诗人沈约在任东阳太守(南朝时的东阳郡,治所就在金华)时建造的,原名玄畅楼,坐落于金华市城区,南临婺江,为典型的江南亭台楼阁建筑。西元494年的一天,楼刚建成沈约就兴致勃勃登上顶层,面对涛涛东去的婺江,心潮澎湃,欣然吟咏《登玄畅楼》诗一首:
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 中有淩风榭,回望川之阴。 岩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 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 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 落晖映长浦,焕景烛早浔。 云生岭作黑,日下溪半阴。 信美非吾士,何事不抽簪。
以后,沈约多次登楼,将该八句短诗中的每句作为开首,分别赋成八首长歌,这八首诗,诗无定句,句无定字,合计1803个字,是当时文坛上的长篇杰作,号称《八咏》,名噪一时,被传为绝唱,玄畅楼也被“八咏”推举到楼诗的高峰。从唐代起,楼以诗名,诗以楼传,遂以诗名,“玄畅楼”顺理成章地改成了“八咏楼”。旧诗中亦有“沈楼”之称。
历史上八咏楼曾屡毁屡建,明时焚毁于兵火之中,此后,经历代官绅士庶鼎力捐资数次重修得以存世。八咏楼是一座三进的高楼,第一进亭亭立于八九米高的石砌台基上。我信步穿过楼前石砌的陡壁,沿着右边一行呈“之”字形蜿蜒而上的石径登上宽大的台基,台基周围是一圈围栏。凭栏眺望,“危临带北阜,高顶出南岑。中有陵风榭,回望川之阴。”楼的前方是新建的八咏公园,远处的金华山在高楼之间若隐若现。而双溪的流波则已躲藏在群楼之后,不见了踪迹。楼附近清一色的古董字画商店,店内顾客不多,整个老街笼罩在宁静、闲适的空气中。我立城楼中间,抬头便见楼顶悬挂着现代诗人艾青手书的“八咏楼”三个大字匾额,字体遒劲,有股气吞山河的气势。整座楼分前后两部分,前为重檐歇山顶亭楼,即八咏楼正楼,后为一组硬山顶木结构建筑,整体结构严谨、典雅古朴。楼与秀美的三江风光互为借景,建筑群体优美的天际轮廓线与周边白墙黑瓦的小巷、明清风格建筑和谐共存,融为一体,形成金华古城的风貌特色。楼内雕梁画栋,飞檐朱窗,瑰丽精美。前厅和后厅看起来像是两组不同风格的建筑群落,前半部分为传统的大屋顶建筑,紧挨着的后半部分则是徽派民居院落的建筑。这种风格不尽相宜的建筑组合,在古建筑里很少见,真可谓不拘一格。走进楼内正厅,前堂的碑墙里,有数块字迹斑驳的石碑,上面刻记着八咏楼的历史变迁。这里非常开阔,一道高大的屏风将通往后堂的通道遮住,四周的墙上挂着历代文人登临咏唱八咏楼的书法作品,临窗处还摆放了一套八仙桌椅。推开重重的木格子窗户,外面就是八咏公园宽阔的草坪,那里有新塑的高大沈约石像。大概这里就是沈约他们当年吟诗咏唱之地了,那时候的窗外该是滔滔的双溪之水吧。我细心地研读大厅四周的历代文人诗文,好像一扇视窗向我打开,不禁感叹:沈约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文化的力量会如此强韧,诗的璀璨远比楼的巍峨来得坚挺,八咏楼在世纪风雨中日见衰微,“八咏”诗却在口口相传中诗光愈亮。“八咏”诗照亮了八咏楼,八咏楼成为古人观物取象,把握“天地之道、万物之情”的理想场所,成为历代文人骚客会文吟诗之处。登临八咏楼放目,水光山色共一,历代文人名流纷纷前来登楼赋诗,唐代的李白、崔颢、李欣、许浑、严维、刘禹锡,宋代的吕祖谦、李清照、叶适、唐仲友、王柏,元代的赵孟俯、鲜于枢等怀着不同的心情,上楼远眺,借楼抒情,于是八咏楼不再是地理上的八咏楼,而成了心理上的一个吐纳口,人生中的一个望远台。多少世事,登楼一望,便豁然开朗;多少愁绪,登楼一望,便随水而去。
绕过屏风,来到后堂,迎面有座一袭白衣的雕塑,手握书卷,神情端庄,清丽照人,雕塑的上方挂着“一代词人”的匾额。这塑像正是李清照。周围,还有她清丽的画像、婉约的词作和后人对她的研究硕果。多少文人墨客登临八咏楼、吟诵八咏楼,只有李清照能独享楼内这一整座清雅的后堂。1994年,这里已经改为李清照纪念堂。这是李清照之幸,也是八咏楼之幸。
李清照与金华有缘,与八咏楼有缘。绍兴四年(1134年)十月,金兵渡淮,江、浙驿动,五十多岁的李清照在杭州整理完成《金石录》,并写成了《金石录后续》,就动身由水路沿富春江溯江而上到金华避难。在金华,她就住在八咏楼附近的一座民居内,并在这里创作出《打马图》、《打马赋》、《晓梦》、《题八咏楼》、《武陵春》等一批不朽之作。李清照在当年11月所作的《打马赋》中写道:“…今年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江、浙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由林者谋人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知所之。余亦自临安溯流,过严滩,抵金华,卜居陈氏北,乍释舟楫而见窗轩,意颇适然。”历经战乱之苦而得安身之所,诗人对金华老百姓的热情和周到实在颇为感慨。这种感受在同年所写的《晓梦》一诗中更表露无遗:“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因缘安期生,遍逅萼绿华。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翩翩垂发女,貌妍语亦佳;嘲辞斗诡辩,活火烹新茶。虽乏上元术,游乐亦莫涯;人生以如此,何必归故家? 起来敛衣坐,掩身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金华的人文风物是很感亲切和喜爱的。她很快便熟悉了金华,并且交往甚广。她多次游历了金华山赤松宫,对道家的处世态度不无欣赏。李清照对金华富庶丰饶颇为欣赏,对肥嫩如船的白藕和硕大如瓜的枣子十分惊喜。她与金华的市井百姓来往甚密,把长发飘飘,面容姣好,轻声侬语的少女看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来欣赏,甚至与金华乡绅学究一道,拥炉煮茶,高谈阔论。李清照十分热爱金华优美的山水和古老的文化,然而却又往往钩起她内心无限愁思。她在金华第三年春天(1135年)写下那首词情凄哀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双溪自古为金华十景之一,暮春的双溪景色美得令人屏息,然而李清照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光,却一下钩起亡国之恨,飘零之苦,寡居之悲。只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率直的比喻,李清照历经人生沧桑的暮年情愁便跃然纸上。
就在这年春天,李清照登临八咏楼,凭栏而立,面对滔滔西去的婺江水,望着残存的南国半壁江山,诗人联想起年轻时吟哦过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不禁感慨万千。她挥笔写下《题八咏楼》的千古绝唱:“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真是荡气回肠,意韵隽永,倜傥有丈夫气。国破家亡的沉痛遭遇,给这位早年以婉约著称的女词人的文风带来了怎样深沉雄健的巨变!诗中所题的南国,正是金华所在的浙赣一带,金华为这一带的中心,是通往衢州、连通浙江和江西的水陆要冲。至于江城十四州,那自然是南宋时金华府下属的各州了。
站在八咏楼上,面对这座历经一千五百多年沧桑的古建筑不禁生发兴亡之浩叹。金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八咏楼所处位置正是古金华子城的至高点,“台高乃四临”,这里自然成为金华重镇的军事要塞,所以八咏楼不但诗因楼成,楼借诗传,而且还因英雄人物的史迹声名远播。元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将领胡大海曾来此楼观察元军路向,检阅士兵操练;而之后的戚继光曾登八咏楼眺望侦察敌人,解除了东南倭患;明末兵部尚书朱大典以八咏楼为总督指挥部,与清兵展开过激烈的战斗,为固守八咏门关口,率部壮烈牺牲在八咏楼,前楼地下室即为朱大典的火药库及殉难处,八咏楼也因此成为金华遭清军屠城,“三日人头如雨落”(清李渔诗)的历史见证;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也曾登上八咏楼检阅他们的军队……,真可谓“鏖战当年八咏楼,硝烟弥漫夜悠悠”。抗战时期,金华又曾是浙江省国民政府的所在地,一时各方人物辐辏,周恩来总理1939年视察金华时,曾在八咏楼下的八咏滩头召开近千人的群众大会,并发表过著名的抗战演讲,慷慨激昂地宣传团结抗战的方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时期,金华曾有一支由台湾同胞组成的台湾义勇队,其成立地点就在八咏楼后面百米之遥的酒坊巷里,现在,这里已被辟为念纪馆,不大的院落,却见证着这支抗战时期由台湾同胞组成的,直接参加祖国抗战的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队伍的史迹,证明着两岸同胞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光荣历史和传统。
我恋恋不舍走下楼来,抚摸那阶梯旁布满青苔的栏杆,周边优美的景色,文人墨客不朽的诗篇,金戈铁马的英雄史迹,一幕幕仍在我脑际中盘旋。我突然回首,再次注目这高峻挺拔,历经千年风霜的八咏楼,夕阳下,它依然在雄视婺江、雄视金华、雄视南国三千里江城十四州,就像滔滔婺江江水,向世人述说着千古风流人物的韵事业绩,把中华民族的一页页历史清清楚楚地展示给天下!
(王维友/杭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