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錢塘江畔拌拾珍〈四〉

何有基

  紹興是黃酒的故鄉,而本地人稱黃酒為“老酒"。何謂“老酒"?原因有二:其一,凡老酒者,是越陳越香,“陳"就是“老"的意思,一般以十年陳為最佳。其二,資格老,黃酒長於白酒,是先有釀造的黃酒,而後才有蒸餾的白酒。晉人江統《酒誥》云:“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云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鬱結成味,久蓄氣芬。本出於此,不由奇方。"此段簡短的文字,把酒之來歷說一清二楚。《酒誥》告知人們,酒應出現在江南上古農耕時代,那時人們才會有吃不完的飯,丟棄在桑人中,鬱結一起,時間一長便會產生一種帶有芳香氣味的液體,這是我國最早的米酒。據考古發現,約在七千年前,地處今甯紹平原的余姚河姆渡人就有了大量的人工栽培稻穀的積存,這為酒的釀造提供了條件和可能。由此推論,紹興酒祇少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其釀造發明者該是以“飯稻羹魚"為生的古代越人。老酒是糯米與水的完美結合,因此,酒亦有水性,它“既能載舟,亦能覆舟",關鍵在於人們如何正確地掌控它,揚其所長,而避其之短。下面就把發生在浙地或浙人中的有關酒典故事輯錄一二,供鄉友鑒賞:

壺酒興邦

  古人云:酒猶水,可濟可覆。桀紂酒池肉林,酒覆亡其社稷;越王勾踐政治修明,臣民一心,酒揚帆鼓風,助其興國滅吳,留下了壺酒興邦的佳話。

  西元前494年,勾踐敗北,與夫人和大夫范蠡等入質於吳,群臣送至浙水之上,悲壯地唱出《越群臣祝》歌。大夫文種上前代表諸臣向勾踐獻酒道:“皇天佑助,前沉後揚,禍為德根,憂為福堂。威人者滅,服從者昌。王雖牽致,其後無殃。……我王厚之,社佑在側。德銷百殃,利受其福。去彼吳庭,來歸越國。觴酒既升,請稱萬歲。"勾踐痛飲惜別酒後,心情無比激動,情緒為之振奮,於是向群臣深深自責,由於自己的錯誤,今遭此恥辱。同時,又請眾人提出興亡繼絕的方略和建議。於是大夫扶同、苦成、文種、范蠡、計倪、皋如、曳庸等,各述其志,同心扶國,以待勾踐返國。群臣共飲,互相激勵,變痛苦為感奮,變哀切為堅強,構成一幅壯烈的餞行圖。

  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於西元前473年,勾踐一舉滅吳,進而稱霸中原。在還兵吳地時,置酒於文台,群臣舉酒慶賀。文種又上前向勾踐敬酒云:“皇天佑助,我王受福。良臣集謀,我王之德。宗廟輔政,鬼神承翼。君不忘臣,臣盡其力。……滅仇破吳,不忘返國。君臣同和,福佑千億。觴酒二升,萬歲難極。"勾踐受酒之後,群臣高呼萬歲。想當年浙水之上舉酒悽慘慘惜別之情景,對此今日文台之上歡呼雀躍的慶功祝賀之場面,不禁使人感慨萬端。從浙水的送別酒、生育的獎勵酒、宮中的韜晦酒、投醪河的出師酒和文台的慶功酒,構成了一曲越國發奮圖強的慷慨樂章,酒成了這一歷史的見證。

曲水流觴

  晉永和九年(西元343年)上巳日(農曆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支遁等四十二人聚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行修禊之禮。他們列坐在清溪兩邊,讓盛酒的羽觴順流蜿蜒而下,若觴在誰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得即席賦詩並飲酒,作不出詩的就要罰酒三杯。置身此“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環境裡,這“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文人雅士各抒懷抱,其中有二十六人成詩三十七首,王羲之將這些詩篇匯為一集,並乘著微微酒的酒興,揮毫而書,一氣呵成,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文采燦然,字字珠璣,全文借景抒情,評史述志,雋妙秀逸。其字筆法遒勁,字字玲瓏,富於變化。文是美文,字更是空前絕後的好字,被後人譽之為“天下第一行書"。

  “曲水流觴"雅集的環境和氣氛,王羲之的書法產生了獨特的作用和影響力。書法不同於做詩作畫,做詩可以通過不斷修改推敲使之完善,作畫還可以潤色。一幅書法作品常常是乘興而作,一氣呵成,韻致相依,氣息相通,筆意相連,渾然一體,寫成後無法再添一筆。據史書載,《蘭亭集序》寫成之後,王羲之自己對如此美妙的書法也驚歎不已,又重寫了多幅,卻再也達不到這個水準了。其原因為王羲之創作《蘭亭集序》時有一種特定的氣氛環境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心境。

  “曲水流觴"詠詩飲酒之雅俗,歷代流傳不衰。至今,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中外書界名流會聚蘭亭,重演當年故事,懷舊續勝,追曲水之歡。

  我國“曲水流觴"這一習俗,曾東傳日本。早在西元958年,日本福岡縣大宰府天滿宮,就仿效蘭亭“曲水流觴",舉辦了首次“曲水宴"活動。從此,“曲水宴"雅風在日本一直流傳至今。

  南宋紹興籍詩人陸游,一生愛國,但抱恨終生。陸游的抗金主張,一直未受南宋王朝的重視,反而以“不拘禮法",“恃酒頹放"等莫須有的罪名,將其罷官。陸游從此更為憤慨,索性“落魄巴江號放翁"《早秋》,以“放翁"自稱了。回山陰家鄉後,陸游的這種情緒有增未減,常常對酒當歌,以酒消愁,一直持續到他的晚年。

  愛國詩人陸游在抗金事業上遭到不幸,而在個人生活中也出現了悲情。陸游前妻唐琬,美貌多情,伉儷情篤。但陸母生怕兒女情長荒廢了陸游仕途進取,便悍然決定遣唐離異。此對陸游打擊甚大,雖作過反抗,但在封建禮教束縛下祇好屈從。數年後的一個春日,陸游回故里與唐琬在沈園不期而遇,唐氏不勝感慨,她遣人置酒餚款待陸游。陸游悲喜交集,乘著酒興隨手在沈園粉牆上題寫一道千古傳頌《釵頭鳳》:“江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頭。東風惡,歡情簿,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地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從中極言離索之痛苦。讀來動人心魄,無怪乎六十字的《釵頭鳳》,竟與一千七百餘字的《孔雀東南飛》雙峰並峙,成為千古絕唱。當年,唐琬見後和詞一首:“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時,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瞞!瞞!瞞!"唐琬經受離異的痛苦,又“病魂常似秋千索",不久,便憂鬱而死。

  陸游報國無門、婚姻悲劇的隱痛積聚得太厚太重了,直到七十五歲再遊沈園,八十一歲夢遊沈園,八十四歲《春遊》中還不能忘懷當年醉後題壁一事:“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此身行作稽山上,猶吊遺蹤一泫然。"直到陸游臨終之際,他還渴望著抗金事業的勝利,囑咐兒孫們要用酒向他報告江山一統的喜訊:“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兒》)。

  放翁以詩酒為伴,度過了他八十歲光陰,他說:“百歲光陰半歸酒,一生事業略成詩。"“平日嗜酒不為味,聊欲醉中遺萬事。"因為有了這遣愁解悶之物,所以“放翁七十飲千鐘,耳目未廢頭未童。"他是一位達觀健康的老人。

貂裘換酒

  秋瑾,是辛亥革命時期著名的革命活動家,傑出的女詩人。浙江紹興人。她從小天資聰穎,十一歲時就能作清麗可誦的詩篇。她曾向在蕭山外婆家的一位表兄弟學習棍棒劍術和騎馬馳騁的本領,有好俠尚武的性格。因此,秋瑾自稱“競雄",又號“鑒湖女俠"。

  秋瑾對紹興酒有特別的愛好,在她短暫而又壯烈的一生中,許多詩寫到酒和與酒結伴的佳話。

  1904年,秋瑾留學日本,第二年在日本加入同盟會,並被推為同盟會的浙江主盟人。她在日本常與孫中山先生交往,還與宋教仁、陳天華、黃興等把酒暢談,討論革命鬥爭的策略。不久,徐錫麟、陶成章等人也去了日本,他們之間常有聚會,舉杯互勉,抒發豪情。秋瑾《對酒》詩云:“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表達詩人豪放豁達和壯志凌雲的精神風貌。

  1906年,秋瑾在上海從事婦女解放鬥爭時,作《勉女權歌》的第一句話云:“吾輩愛自由,勉勵自由一杯酒。"後受徐錫麟之邀,回紹興主持大通學堂,聯絡金華、處州等地會黨,組織光復軍,與徐錫麟分頭共謀發動浙皖起義。與此同時,秋瑾百忙中還在徐錫麟辦的東浦熱誠學堂兼課,以教育提高國民之素質。有時,秋瑾雇一葉扁舟,備酒一斤,河蝦一碗,在去東埔的水路上,飲酒賦詩,藉以排愁滌恨。秋瑾在《秋風曲》一詩中,以秋菊來比喻血戰“胡狗"的將軍:“將軍大笑呼漢兒,痛飲黃龍自由酒。"表達了作者自勉和對同志的互勉之情。

  1907年七月六日,徐錫麟安慶遇難。十日秋瑾獲知消息,第二天,她致徐蘊華信(《至徐小淑絕命詞》)表達了為國獻身的決心和對未來的堅信:“好持一杯魯酒,他年共唱擺侖歌。雖死猶生,犧牲盡我責任。即此永別,風潮取彼頭顱。"安慶起義的失敗,使清政府發覺了浙皖之間的聯繫,浙江的起義力量暴露在即,秋瑾在悲憤中沉著應變。十二日晚,秋瑾與兄長秋譽章最後一次對酌。這天晚上秋瑾一反常態,往日她一杯在手,談笑風聲;今日一聲不吭,只顧自己喝悶酒。席間,只見一個身影在門口閃動,秋瑾即放下酒杯,迎上前去。此人是當年遠近聞名人稱“嵊縣強盜"的戰友王金發,告知秋瑾清政府馬上要對浙江革命力量動手的消息,並要她離紹避風頭。秋瑾囑咐王金發要妥然轉移和保存新(昌)嵊(縣)的革命力量,並對王說:“革命要流血才會成功,如果他們將我綁赴斷頭臺,革命至少可以提早五年。"兩人又低語一陣後,王即離去。秋瑾再入座喝酒,但仍一聲不響。兄長秋譽章見狀,便問是否因安徽事讓瑾妹不快?秋瑾懇切地說道:“今形勢趨緊,請兄弟們趕快離家到外面躲躲。"言訖即回房而去。這是秋瑾最後一次與兄長對酌,也是一次訣別酒。此時此刻,秋瑾所慮及的乃是革命力量的保存和家人的安全,唯獨沒有她自己。

  七月十三日,當數百清兵包圍大通學堂時,秋瑾早已從容地撤離了大通學堂的師生,武器彈藥及文件的掩埋和轉移工作業已完成,她鎮定自若地就捕。在紹興知府的衙門的大堂上,秋瑾大義凜然,堅貞不屈,而對巧言誘騙、酷刑加身,她堅不吐供,僅書“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字以對。七月十五日,秋瑾在軒亭口英勇就義,時年三十三歲。

  1911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成功,是秋瑾就義的第五個年頭,正好印證了這位女革命家就她的流血犧牲“革命可提前到來"的預言。孫中山先生親筆為秋瑾題寫了“巾幗英雄"四個大字,並書有楹聯一副:“江戶矢丹忱,感君首贊同盟會;軒亭流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

(何有基/紹興市)

回第二十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