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天,還您千年”,這是建於錢塘江畔“宋城”風景旅遊區一句著名的廣告語。今年春節期間,當許多中外遊客在杭州中山中路南宋御街走過後,在現場的筆者感到這句廣告語放在這條“宋街”上同樣適用。如果您逛街的腳步稍微快一點,從時間上還可以改成“給我半天,還您千年”。
中山路南起萬松嶺,北至新朝暉路,分為中山南路、中山中路、中山北路,共穿越了杭州江幹、上城、下城三區,全長6490米。在歷史上,這條街道曾分別被稱為禦街、天街、大街(其中從皇宮到武林門建有天街,天街中間有十里御道,供皇帝宋高宗乘轎專用,所以也稱御街);後來,曾被稱為江墅路,在1945年才正式被改名為中山路,一直是杭州的主要商業街道,車水馬龍,繁華興旺。直到1959年解放路(街)和1966年延安(齡)路延伸擴建成後,其商業中心地位才完全被取代,但就其歷史文化價值而言,是杭州其他街道不可比擬的。
開街那天上午,記者從南宋御街南端的吳山東側的鼓樓,沿中山南路走到了河坊街,再往北走穿過大平巷坊進入中山中路,只見腳下的水泥路全變成了石板路,石板並不光滑,上面有一條條粗糙的細痕,其中一處還有活字印刷的字模,顯得很原始;街邊有引入的小小水渠,沿街設有13個水景池,池中魚兒遊動,耳聽水聲潺潺,讓人一下回到大自然中;街旁的石質、木質花盤也別具一格,連讓人小坐的凳子,也是石條、石鼓之類,顯得很古樸;兩邊的房屋有原汁原味的古建築,也有是惟妙惟肖的仿古屋,店面房上插著商號的旗子或飯莊的酒旗,還掛著一些老字型大小的金字招牌;再看宋徽宗畫院、世界書局、邵芝岩筆莊、問經堂書局、勻碧齋紙號、石愛文筆墨莊、宏宇布莊、萬源綢緞莊、張小泉剪刀店、享達利鐘錶店等商店出售的東西,有文房四寶、各種書畫、珠寶玉器、陶瓷紫砂,還有杭州絲綢、王星記紙扇、張小泉剪刀、織錦刺繡等工藝美術品,文化氣味很濃郁;樓外樓醋魚、奎元館片兒川、西樂園羊湯、嚴德泰年糕、九芝齋松子糖、翁隆盛龍井茶、萬隆火腿、張允升百貨、黃洽昌桂元,還有樓外樓醋魚、陸遊餅、東坡肉等老飯店、商號及杭州特產名吃,都可在這裏找到歷史遺跡或現貨……這一切的一切,很快把人帶進800多年前的南宋都市文化氛圍中。
在中山中路112號和114號,記者走進了南宋御街的陳列館。在玻璃罩下,記者看清了南宋御街的部分古老面目。1929年中山路被鋪設成瀝青路前,在平整路面時將南宋御街的遺跡深埋在地下二米左右,只見前些年被杭州文物部門保護性發掘出來御街是用小小的鵝卵石砌成的,石頭與石頭之間用石灰粘合,路面上還鋪設了一些精美的圖案,讓人聞到了800 多年前的南宋歷史文化氣息……走進陳列館,便見中間有一個中山路整體修復規劃的模型,四周的玻璃櫥窗裏,張貼著南宋御街的介紹和一些修復的方案,讓人對南宋御街的形成、變遷、文化知識有一個全面的瞭解。身在其中,仿佛是勾起了800 多年的歷史記憶,對南宋御街及文化一下拉近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變得觸手可及且是那樣的親切和熟悉。
在中山路、河坊街一帶的胡慶餘堂、朱養心藥室、葉種德堂、方回春堂國藥號、張同泰國藥號及同春堂等19家診所或藥店,大多是以給人看病、賣藥為主。長期均以前院開店(所),後院製藥為主,共製作出各種中醫的丸丹散膏達300 多種,是中醫的著名老字號。這些店(所)的建築有的歷史久遠、有的聞名天下、有的富麗堂皇,是中國醫藥行業和文化的寶貴遺產,為中山路增色不少。
清真鳳凰寺,地處中山中路的羊壩頭。相傳在唐武德年間(618~26),由埃及富商歐曼本。阿法尼為滿足在杭的穆斯林開展宗教活動而建造,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鳳凰寺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70米,其中禮拜堂570 米。大殿分為前殿、中殿、後殿,三殿相連,形似鳳身。殿內充滿著阿拉伯風情,其後殿是僅存的元代古建築,非常珍貴。
浙江興業銀行,位於中山中路261 號,它是浙江人創辦的中國第一家商業銀行,也是浙江境內的最早銀行。銀行主體建築是一座五開間的三層歐式樓房,於1907年10月5 日開業。開辦這家銀行是上世紀初浙江民間集資準備籌建蘇杭甬鐵路,募集到的資金多達2300多萬銀元。對這樣一筆鉅資,當時的一般錢莊已不便存取了。後來,他們便創辦了浙江興業銀行,使這筆鉅資有了很好的歸宿,同時打開了浙江金融行業的新局面。現在,這家銀行的舊址已成為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杭州府郵政總局大樓,地處中山中路304 號。這是一所僅有兩層的小樓,它卻是中國近代最早開辦的官辦郵政局。1896年3 月20日,光緒皇帝下詔成立“大清國郵政”,以改變3000多年來官辦郵驛系統只送官文不理民信的狀況。而在1896年,杭州府為了減少人力浪費,增加郵政收益,就在中山中路先行開辦了杭州府送信官局,既為官方傳遞公文,也為民間代送信件,從中收取一筆郵費。這個做法得到了朝廷的肯定,1910年間,大清杭州郵政總局投資14900 塊銀元,在中山路官巷口買地蓋起了今天我們仍可看到的杭州郵政總局大樓。
杭州基督教天水堂,位於中山北路耶穌堂弄二號。它是杭州最早的一所基督教堂,是1860年美國傳教士胡思登、郝理美到杭州傳教後,杭州府在天水橋劃撥10畝土地,美國長老會撥款于1874年建造的,後來又陸續進行了擴建。這所教堂的出名還與解放前美國一位曾擔任過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有關係。這位被稱為“中國通”且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影響的人物,其父親司徒爾也是一位美國傳教士,並于1875年接替任職期滿的胡思登、郝理美,主持杭州天水教堂的工作。1876年6 月24日在杭州中山北路的耶穌堂弄3 號,司徒爾的兒子司徒雷登便出生了。司徒雷登在中國整整生活了長達50年時間,其中有14年半是居住在杭州的,也就是說他在杭州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所以他能講一口地道的杭州話並愛吃“杭幫菜”。1887年,十一歲的司徒雷登隨父母回美國探親,在家鄉讀完了中學、大學並結婚。1904年,已經28歲的司徒雷登攜妻重回闊別17年的杭州,在眾安橋邊的湖山堂當牧師,同時兼任由教會創辦的弘道女子中學、馮氏女子中學教師。1908年,司徒雷登前往南京中學前往南京神學院執教,1910年任南京教會事業會主席。1919年1 月,他北上籌辦燕京大學並出任校長。1941年抗戰期間,他因不與日軍合作被日本憲法兵逮進集中營,直到抗戰勝利獲得自由後。1946年7 月11日,他經人推薦擔任美國駐華大使。1949年8月2日,因美國政府決定支持蔣介石政府,司徒雷登只好回到美國,毛澤東主席為此還寫了一篇文章《別了,司徒雷登》。司徒雷登於1962年9 月19日在華盛頓去世,他生前曾是杭州榮譽市民,有死後安葬在杭州的遺願,因此2008年11月17日,他的骨灰從美國運到杭州半山安賢園公墓安放。現在,司徒雷登的故居已成為杭州中山路中美文化交流的一個場所。
名人居家、雕像展示杭州市民生活的變遷杭州中山路一帶有皇親巷、楚妃巷、孩兒巷、山子巷、太平巷坊、百井巷坊等許多相連的巷坊,有岳飛、文天祥、李清照等名人和普通市民的雕塑,鄰近還有陸游故居、胡雪岩故居、馬寅初故居、司徒雷登等許多名人故居,這些巷坊、雕塑、名人故居與尋常百姓家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副豐富多彩的市井生活圖,展示出杭州市民生活的變遷。
2008年一月,由《錢江晚報》和中國美院公共關係學院聯合開展了“尋找(杭州)中山路上的四世同堂並為之塑像”活動。經過了一年多時間的多方尋找、推薦、選拔,有著32位家庭成員的汪家在 118個“四世同堂”的家庭中脫穎而出成為入選對象,汪家人的歷史變遷和家族延續及生活狀況,成為杭州市近百年來市民生活變化的一個“範本”,汪家人的“全家福”銅雕由中國美院象山校區的師生創作完成,並於中山路開街前夕放置在杭州西湖大道與中山路交叉口旁的綠化帶內,成為中山路乃至杭州的一道新風景。
上世紀30年代,日本軍隊入侵我國,並將戰火從東北燒到江南地區,汪家太祖母被迫關掉苦心經營起來的元泰綢布莊,帶著一家老少逃難到紹興,過了一段提心吊膽的保命日子。
新中國成立之初,元泰綢布莊於1952年實行公私合營而停業,汪家人也從商人變成杭州的普通市民,全家人的生活就靠汪家第二代當家人汪冀良上班的工資來維持。雖然最初八九口人住在一室,經濟上並不富裕,生活條件說不上好,但那時市民的生活水準都差不多,大家覺得自己是國家的主人,精神上還是比較開心的。
現在汪家的第五代孫子也已有十多歲了,汪氏家族第二代7戶人家中,有6戶住在中山路,他們與中山路間有著解不開的情結。
一條千年古街、一間百年老字號、一戶“四世同堂”的杭州人家,擁有濃厚杭州市井文化元素的汪儒珍一家五代(包括汪家已故的太祖父、太祖母在內),展示的是杭城近百年來市井生活翻天覆地的演變和今日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徐忠友/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