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一介新聞人看百年民國

楚崧秋

  時間過得真是很快,轉眼就是民國百歲之齡;對今日每一位流著中華民族(當然不僅漢族)血液的人而言,這固然是一個與己身默默相連的重要年代。而對一般世人來說,不管他瞭不瞭解、知不知道這個國家的一切,個人以為:只要他(她)生存於此百年之間,都直接間接及有形無形地會受到若干影響!

  這是民國存在的人際關係,也是它昭昭在目的歷史事實,且看它未來如何自強發展,貢獻多少已受肯定的普世價值。

時代劇變的特徵

  我以較民國小九歲之人,基於家庭、就學、服公、專研以及很想「地球走透透」的興趣……等因素,自然目睹並身經這近百年來的種種變遷。因此我想先就這個時代的劇變,試作一點簡淺的剖析,以就教於讀者和國人。

  個人認為二十世紀到來以後,人類面對最顯著而普遍的變化,應該是新的思潮洶湧,強權爭霸空前激烈,如視之為最大的時代劇變,應不為過。

  造成此種巨變最基本的原因,稍有知識和視界的人都會認出:主要由於歷史發展與時代演進。人們只須略一回顧十八、九兩世紀及其前後的世界史實,就能體會到:歷史是人創造的,潮流也是人掀起的,而人類本身的命運,更是自己與相互關係所決定的,關鍵所在就是權力的掌握和利害的拚鬥!此所以時代哲人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於其名著《雙城記》中,十分感嘆的說:「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也一無所有。」中國古聖孔子更於兩千五百年前於所述《論語》中昭示:「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個人以為:中外古今多少聖哲都有類似的感時傷逝之詞,他們並非悲觀,而在警惕世人應朝互利共生、光明良善的一方力求進取!至於能真正做到多少,就決定了人類的命數。

血淚凝成的民國

  現在就以我們自己的家園--中華民國為例證,一則反映時代潮流的衝擊,幾乎所有大小國家都難以閃避;二則舉證國家遭際的險惡,自身弱點和外來強權的互為因果;三則如何面對以上種種無情的事實,讓百年來無限血淚凝成這個國家,尚能繼續生存求進。

  稍涉歷史的人都了解:人類自新石器時代進展至今,大約有七千年上下的紀錄。中國由於地理環境、人文拓展、國民勤奮……等立國最基本的因素相當強勁,因而自三皇五帝開始建國,已有四千五百年斑斑可考的史實,蔚為舉世公認的三、五個文明古國之一。

  遠者存而不論。以本文所涉最近兩百五十年以來,時代巨輪所予中國的推展,特別是百年民國所遭逢的挑戰,真是十分殘酷而嚴峻。

  史家每視十七世紀晚期至十九世紀末葉以後,為世界強權政治最為肆行,殖民主義無遠弗屆的年代。此已是滿清王朝入主整個中國的時期,初始尚能憑其強勢撐持大局;迄於十八世紀,列強視其羸弱自閉,紛紛叩關施壓,攫取特殊利益,其間自以1841年英中鴉片戰爭,中國因戰敗而原形畢露為關鍵。

  次年,八月二十九日清廷任英宰割,在十分屈辱下訂立的所謂《南京條約》,乃是爾後百年間,列強單獨或聯合以不平等條約劫掠中國的典型。其中最為突出的,則莫如1895年中日因甲午戰爭所訂「和約」,以及1900年因山東省民以「扶清越洋」起義,造成英、法、德、俄、日等「八國聯軍」合力平亂後所訂協議!

  這些史實,既說明了滿清政府腐敗無能達於極點,其滅亡指日可待,同時更予國民省覺機會,只有將未來命運寄託南方革命黨人了。

坎坷百年的命數

  令無數讀者每每十分沉痛想起:當年所謂南方革命黨,只不過是口耳相傳,有一位學醫的孫先生,在港、澳、廣州等地與少數友好結納,冒險上書當道(指李鴻章)要求改革不成,因無立足之地,更少行動資源,只好奔走海外華僑較多的美西各地,尋求一點支援,這便是1912年民國誕生於武漢起義前,大約十五年左右的歷史背景。

  在此理應約略一述的,當是這位建造中華民國的孫中山博士,如何赤手空拳,冒死犯難地奔走呼號,結合同道同志,終於初步達到了目的。

  最簡切的回顧,當為1894年組建了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於夏威夷的檀香山。接後十年,這位革命使者,常常匹馬單槍,節衣縮食地四處奔走結緣,而於1905年七月杪,與志同道合,兩年成立〈華興會〉的黃興(克強)先哲聯名,推誠合作,集結其他僑學多個政團,合組〈中國同盟會〉,這一步無疑大有助於建立民國的綜合力量。

  至此,且讓我們冷靜省悟一下百年以還,自己國家的坎坷命運。先是民國元年至十五年前後,尋求全國統一的道路及其成功的可能性。稍一回溯這段期間,初有國民黨內採行總統或內閣制之爭,嗣因黃克強等諸先烈以大局為重,推請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不久又因孫氏行蹤不定,且為內外情勢設想,乃讓位予野心勃勃的滿清餘孽袁世凱。民五(1916)年一月,袁氏公然廢民國共和稱帝,自然造成復舊與創新的強烈對立,這便是這十餘年一團大亂局的根源。基因還是擁兵者搶佔地域和爭權。

  繼之則為民十五(1926)至二十五年,史家每視此為民國轉型趨於穩健的時期。蔣介石自孫先生於十四年逝世後,因黃埔建軍有成,繼為國民黨領導人。他本著既定政策,決志北伐,追求國家統一,因這是久亂中的民願,從而兩年初成。

  當此國運頗見轉機,內外兩股反對力量乘時而起。內部當然是毛澤東、朱德等自湖南暴動起家,得蘇俄暗助的中共崛起為敵,外則主要是日本帝國野心,不惜以戰爭為手段,繼民四年「二十一要求」之後,劫奪中國各種資源。處此雙重壓力之下,民國尚能力求自保,殊屬不易!

  接著就是民國史上最為艱困、 最受挑戰,亦最屬關鍵的自二十五(1936)至三十八(1949)約十四個年頭。大家都了解:日本軍閥於二十六年對我發動全面侵略戰,執政國民黨的死敵中共,卻利用當局困於抗日機會,使出軟硬攻守雙重策略,大事擴張。三十四年日帝戰敗投降,北極熊蘇俄為自肥先發制人,竟在東三省要區力助共黨。不幸執政的國民黨又自甘墮落,幾乎全面貪腐,乃釀成節節敗退,最後於三十八年徐州、上海兩大戰役慘敗後,由老蔣先生帶領殘部,勉力退來台灣。

  這一幕悲痛的史實,不論身歷其境或閱悉其事者,無不感慨萬千,在此無待多述。要緊的,自然就是入台治台這一甲子,究竟如何苦度,而有今日立足自強、建設發展的機會與地位。

台灣的前景何在?

  提到今日二千三百萬台胞人人都極關注的此一話題,當然由來有自。不與別的,單以民國百歲落腳於此,已超過六十年,估其生命六成以上,如何不與近三、四代人生死相依,禍福與共?

  且聽我們就此一漫長歲月先予回顧省察,再客觀冷靜地評估當前主客觀形勢,從而確認自身應如何發奮圖強充實己力,以適應未來台海及兩岸一切可能的變局!

  先將過去一個甲子,姑劃三個時段,分別以二十年為期,概要檢視一下:

  從民國三十八(1949)年至六十年左右,可以概括為從無到有,自強圖存時期。台灣從日本佔領五十年,於1945年回歸祖國時,簡單一句話,就是一窮二白。如以當年國民政府腐敗無能,造成民不聊生,暴亂迭起,「二二八事件」即其一例。

  老蔣先生帶領逾百萬軍民,從大陸初抵孤島,外有強敵當前,內須安撫窮困,其處境之艱危,可以想像。經十年多軍民上下拚命努力,到民國五十年代中勉強站穩,美國等邦交國為自身利害,每施援手,自亦有助。

  進入六十年代以迄八十年(編按:指民國)第二個二十年期,則是從安穩中更求進步,亦是台灣全力建設,力求現代工業化的年期。頭四年仍在老蔣先生繼續專政期間,大陸則當「十年文化革命」的餘波盪漾,兩岸關係繼續對立,到六十八年(1979)年,蔣經國先生由閣揆被選為總統,雖有前一年底中美斷交的風暴,但這是朝野意料所及,因而未釀成災難。

  很明顯的,經國先生首任五年的基本方針,似可以“確保安全,加強改革,擴展建設,邁向民主"十六字概括。等到七十三年連任之後,則更放大腳步,朝「自由、開放、法治」的大道邁進。具體行動最為顯著的,則為七十五年十月宣佈依法解除三十餘年的戒嚴令,次年「黨禁」、「報禁」自然取消,同年十一月通過大陸探親辦法,兩岸交往密切下,敵對自然鬆解。尤其當時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決策,與蔣經國的恍若不謀而合。

  提及第三個二十年期,也就是大家切身體驗於民國八十年迄於今日。由國民投票先後選出的政府領導人--李登輝、陳水扁二人先生,經繼掌權直到去歲五月,由國民黨比較年輕一代接手,此亦足證明選民大多數,永遠只問國家利害之所在。

  關於老李主政前後十二年,阿扁在位八載,其是非功過,公私得失,至少十五寒暑以來,國內外各方人士與傳媒,以及一股選他、反他和中間選民,都有種種不同評論指責,乃至後悔痛心,無待詞費。

  最關重要的,當然是這關係民國應可大力充實、台灣足以全面發展的黃金年代,是否因主攻非人而受到莫大損傷。於今新一代的馬英九等能否予以補救?更與國人利害息息相扣者,則是至少未來十年台灣的前程遠景究將如何?

互利雙贏怎麼走

  回到本文的主旨,民國進入百年,六十歲時間是在台灣艱苦度過。這不是十分明確說明:兩者命脈相共,實際凝為一體嗎?雖然到目前為止,台灣與中國大陸在軍事上,繼續藉新式飛彈而強勁對立,政治上因主權形質而難成妥協;但在經濟層面,已簽合作協議(ECFA),愈來愈擴大增值,文化方面於本年九月初,對岸文化部長蔡武曾率團來台,雙向旅遊則更是每日絡繹於途,明歲八月陸客遊台將免簽證。

  處此種種情勢繼往開來,今後兩岸關係基本上還會進一步和善發展,而亦祇有彼此相容,大小互助,才能達致兩利雙贏,使中華民族在此人類共同生存的地球上揚眉吐氣,並真正受到尊重。

  回想十一年前,正是我與內子在烽煙貧困中,居台恰滿半個世紀,自然感慨深沉!當年(民國八十六)六月,曾撰著《跨世風雲》一書,由九歌出版發行。自序中我這樣寫道:

  「為時五十載,在歷史長流中,也許僅是浪花波影。但由於曾與這片美麗的土地共患難,同命運,與迭經歷史傷痕的同胞們生死相依,榮辱互共,因而自然形成了愛台情結,更期望它繼續成長壯大,永獲自由安全,進而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光耀興盛,有其地緣與時代性的貢獻……」

  時至今日,此種心情與願景,真是與時俱進、更見強烈。一方面喜見中國因日趨開放、大力建設而崛起;舉例言之,在外匯存底逾兩兆四千多億美元之高居世界首位,明(2011)年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將側重社會管理,拉平貧富懸殊問題。但其治國政策路線,可排至今還在全面避開民主選舉、法制治理、政黨輪替這條大道。

  回頭再客觀評估一下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其優缺點及其處境前程,拙文已多所涉及。最簡截了當地說:它在無限艱辛的內外環境下能有今日,良非易事,前景將如何,十九要靠自己。論其經貿科技方面的表現有目共睹,而其現行民主憲政,要想影響對岸中共,則當須多方面的自強自約,樹立範型,讓人評快。

結 語:

  一言以蔽之,這是民國進入百年各方面的共同期許,當然也是身為一分子的我等,有生之年絕對應該盡到的義務。因此切望兩岸同胞,不分地域、族裔、黨派、職業、信仰……,為了互利共贏這個為目標,主動摒棄任何恩怨情結,大家同心協力,各盡所能,悉力以赴,不達目的,決不中止。

  這是不是我們紀念民國百年艱苦,開拓台灣前景光明的大義正道,還請讀者先進賜予指正。(民國九十九年七月八日)

(楚崧秋/新聞界耆宿曾任中華日報社長、中央日報社長等職、現任中國新聞學會名譽理事長)

回第二十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