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因位於東瀛台灣的西側,古稱「西瀛」,由六十四個大小不等的火山島嶼和許多岩礁所組成。從航機上俯瞰,點點的島群,像一串散珠,星羅棋布在台灣海峽中,熠燿發光。被譽為「台灣的馬爾地夫」,「台灣的夏威夷」。自古以來,即為台灣的屏障,東海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線,亞東和太平洋的航海要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群島中有人居住的,不足半數,最大的是澎湖本島,原名「大山嶼」,與「中屯」、「白沙」、「西嶼」(亦名「漁翁島」)三島共同圍成一內海,東、西長八公里,南、北寬十二公里的深水港;港外波濤澎湃,港內平靜如湖,乃形容為澎湃之湖,簡稱「澎湖」,以迄於今。
根據馬關條約,台、澎乃割讓給日本;直到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光復台、澎,澎湖開始設縣,轄一市五鄉,即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及七美鄉等,人口十萬餘人。由於澎湖地當衝要,文化早開,開發的歷史,較台灣還提前三、四百年,所以人文古蹟多得出乎意外,自然景觀也特別豐富;至於散布四處的離島,雖不及本島繁榮,卻比本島還多一分原始,多一分自然,多一分神秘,更多一分浪漫,為一絕佳的遊憩、休閒、渡假的勝地。
馬公市
馬公市是澎湖縣治的所在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大廈林立,名勝古蹟,遍地皆是。
一、媽宮古城(順承門)
媽宮古城,原稱「澎湖城」,座落在馬公市金龍路,創建於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十二月,由當時的澎湖總兵吳宏洛,督同全體駐軍協同營造,至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十月竣工。全城周圍長七百八十九丈二尺,高一丈八尺,厚二丈四尺,雉堞五百七十個,城基入地三尺五寸,設東、西、南、北、小南、小西六門;東門名「朝陽」,西門名「大西」;南門名「敘門」,北門名「拱辰」,小南門名「迎曦」,小西門名「順承」;除大西門外,均築譙樓(俗稱敵樓),建築宏偉,氣勢雄渾。日據以後,藉辭拓寬街道,建築碼頭,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便將城牆、城門、城樓盡行拆毀,僅留下小西的順承門,及北門一小段城牆,點綴在煙波飄渺中,成為媽宮城的遺跡。民國六十一年,澎湖縣政府特予整修,並立碑以記其事。紅椽碧瓦,古色古香,經內政部審定為國家二級古蹟,供遊人憑弔。
順承門四周,植有高大的古榕,濃陰覆地,每當夜幕低垂,當地青年男女,都喜在此約會,於是通往城門前的道路,被稱「情人路」,十分浪漫。憑弔後感賦一絕句:
江樓環繞媽宮城 碧瓦紅椽海宇清 閱盡滄桑驚世變 順承門在五門傾
二、天后宮
天后宮原名「娘媽宮」,位於馬公市長安里,始建於明代初葉。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名將俞大猷擊退倭寇時,曾予擴建;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明軍剿倭大勝,又加重修;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明軍驅逐荷蘭,再予改建;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清水師提督施琅,擊敗明鄭守將劉國軒,自稱全仗媽祖庇祐,奏請清廷敕封為天上聖母獲准,並賜「神昭海表」御匾一方,自此乃改稱「天后宮」;從始建迄今,已逾四百年,為全台最古老的媽祖廟,是澎湖居民的信仰中心。
天后宮坐北朝南,為少見的三進重簷廟宇,前三開間,後五開間,最後一進為兩層樓閣式建築,巍峨壯麗。廟的牆椽、廊柱、斗拱、木屏、窗櫺、壁飾、木結構的雕刻和彩繪,均精緻古雅,整座廟宇的支架,都是木榫,通體未用一根鐵釘,是雕刻藝術的極致,充分表現古典建築的藝術美。
後殿柱壁間,有一塊古碑,長一九八公分,寬二九公分,陽刻「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字體蒼勁有力。事緣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荷蘭提督韋麻郎(Wrbr and Van Woerwyk),率部入侵澎湖,伐木築營,意圖久佔;明都司沈有容,將兵來澎,往見荷督,先禮後兵,終於收到嚇阻效果,荷兵撒離澎湖。後人為紀念沈氏諭退,立碑於大山嶼,後移置媽祖廟。天后宮集上述建築藝術與歷史於一體,乃經內政部審定為國家一級古蹟。於此也即興賦一絕句:
湄州聖母到澎湖 護國護漁興不孤 廟貌莊嚴雕刻美 全台首建樹宏模
三、觀音亭
觀音亭,不是亭,是一座規模宏大的佛寺,座落在馬公市西北部的瀕海處,主祀觀音菩薩。建於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當時任右營遊擊的薛奎,為祈求轄內居民平安,而集資興建。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通判陳銓發起重建;嘉慶十年(公元1805),副將王德祿捐資大修;光緒十年(公元1884),法軍侵澎,廟被拆毀,觀音佛像及鐘鼓法器,皆被掠一空;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總兵國宏洛募款重建;光復後民國四十八年,復斥資擴修,以迄於今,歷時三百餘年,業經內政部審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整建後的觀音亭,造型古樸典雅,廟前蹲伏一對石獅,正殿門楣高懸金色「觀音亭」三字匾額,左右拱門分別刻「慈雲」、「法雨」四個金字。殿前長方形石柱上,也刻「音果能觀身上別生法眼」,「祖來成佛胸中本具婆心」金字對聯。正殿分三開間,居中供奉觀音佛像,左右塑十八羅漢,兩側則為僧尼住房。
廟前乾涸的放生池中,聳立一座精巧的兩層亭台,頂部豎塊長方形牌坊,橫刻「望潮」兩字。面對大海,登台瞭望,四面煙波浩淼,八方風雨飄搖。尤當夕陽西下,面對西嶼落霞,景色萬千,令人俗慮全消。附近尚有「介壽」、「海豚」、「懷恩」三亭,共同構成「西瀛勝景」,終日人來客往,使觀音亭盛況空前。即景口占一絕句:
是廟非亭莫費疑 觀音大士坐須彌 望潮台望崦嵫日 勝景西瀛色相宜
四、春暉園
春暉園位於馬公市郊的四維路旁,佔地七百多坪。是當時澎湖防衛司令部司令官宋川強,為了感念天下母親的辛勞,弘揚孝道,淨化人心,獻出閒置的營區,督同所屬官兵整理後,開闢成以「孝」為主題的公園,另請工匠製作三座象徵母愛的雕像,再懇請藝術大師趙二呆書寫〈孝經〉全文,刻石立碑,於民國八十二年九月三十日落成,同時開放參觀。
第一座是唐詩人孟郊所作的〈遊子吟〉製圖,圖中一位慈祥的母親,正聚精會神地為子女縫製衣服,身邊蹲著一隻老狗。含意是〈遊子吟〉樂府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也是春暉園構思的由來。
中間一座是位母親,背上負著幼兒,躬身辛勤工作,身邊還有一個小孩拉著衣角哭泣。意含單親媽媽,既要賺錢養家,又須照顧稚齡子女;下方則雕刻〈詩經〉:「蓼蓼者莪,匪莪伊篙,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讀來令人動容。另一位有心人,瀏覽後由衷感賦一絕:
春暉無償照人間 遊子天涯尚未還 多少親恩縈夢寐 當年何故別慈顏
五、孔子廟(文石書院)
孔子廟,原為「文石書院」,位於馬公市東郊文澳灣,坐北朝南,面臨海濱,環境幽雅清靜,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由時任澎湖通判的胡建偉,俯順貢生許應元請求,以培養地方優秀人才為主旨,全部建材,均以當地特產文石所砌成,玲瓏美觀,落成後充為官立書院,為當地唯一學府,並成澎湖文化發祥地。院中珍藏書史冊極多,堂內奉祀文昌帝君神像,及宋儒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張栻等五位理學大師神位。
六、第一賓館(總統行館)
第一賓館,即先總統 蔣公行館,前身是日據時期的迎賓館,作為昔天皇裕仁接待皇親和高級將領之用,位於和尚山高丘上,始建於民國三十一年(昭和十七年,公元1942),為一棟白牆黑瓦的日式建築。外觀典雅、氣氛肅穆,為澎湖人眼中的神秘處所。民國三十八年,大陸即將全面撤守。先總統 蔣公率同文武百官抵達澎湖,即曾在此策定轉進計畫;民國四十七年金門發生「八二三」砲戰, 蔣公與經國先生,也更是常駐此地,親自指揮前線作戰。現雖已對外開放,仍有駐軍守衛。
入內首先見到的是成排老樹所覆蓋的一段綠色隧道,兩旁是大片萬紫千紅的花園。內部有十六個房間,除總統起居室、寢室及辦公室外,還有經國先生辦公室、會客室、餐廳、侍衛室、管理員室,其餘則是侍衛和官邸人員的房間,公共衛浴室等。引人矚目的,是 蔣公的寢室,只有一張雙人床,夫人梳妝間和盥洗設備,簡樸一如平民,大出遊人意外。
賓館的後方,是景色幽雅的花園,遍植樹木,花卉、中有一蜿蜒幽暗的地下隧道,長逾百公尺,寬僅容一人側身通行,旁另挖築幾間戰備小室。屋旁有一「介壽亭」,是當地居民感念 蔣公恩德,自發募款添建。於此也感賦一絕句:
白牆黑瓦建扶桑 接待王親國戚房 收復台澎光日月 中華元首換天皇
七、蔡廷蘭進士第
蔡廷蘭進士第,位於馬公市興仁里雙頭掛的古老村落中,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為蔡廷蘭高中「開澎進士」返鄉祭祖時,當地縣政府有感於其帶動澎湖文風,特別出面發起建「進士第」,所使用的大部分建材,均由大陸轉運過來,惟有圍牆採用當地砧石堆砌,兩側嵌鑲鏤空的石雕白鶴,門楣鏤刻「進士第」三個大字,紅牆綠瓦,飛簷翹角,很有氣派。歲月推移,迄今已歷一百六十餘載,當年富麗堂皇的建築,雖面臨傾圯的命運,但亦愈顯古色古香,經內政部審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進士第的巷頭,尚有一座「濟陽堂」,為蔡氏的家廟,雖未列為國家古蹟,亦應連同進士第,由政府一併管理,以免荒廢。為賦七絕一章:
開澎進士世無雙 帶動文風振海邦 綠瓦紅牆深院落 百年古蹟歷星霜
八、四眼井與萬軍井
四眼井又名「四穴井」或「四孔井」,就是一口大井上覆四孔花崗石板,可供多人同時汲用,設想周到,構思奇特。位於天后宮前的左側,中央街的北端,深三公尺,直徑二公尺,開挖年代可上溯明季,為馬公最古老的水井,水量充沛,當年街上居民的生活用水,全賴此一古井。近年水庫建成,自來水直達宅內,供應無虞,井泉僅供洗滌之用,功能大不如前;但歷史意義重大,值得珍惜,業經內政部審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萬軍井又稱「師泉井」或「媽宮大井」,位於天后宮後。相傳施琅攻克澎湖後,士兵缺水解渴,宮後雖有一口大井,卻鹽味過重,無法取用。施琅無奈,乃親向媽祖禱告,盼賜甘泉;不料次晨,井中清泉盛湧,足供萬軍飲用。欣喜之餘,遂改此井名為「萬軍井」,也經內政部審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於此曾就四眼井賦一絕句:
一井寒泉四穴開 構思奇特不凡才 多人汲用皆稱便 造福民生亦快哉
九、風櫃濤聲
風櫃二層樓高的觀景台 |
「風櫃」是一個很奇特的地名,位於風櫃半島外側北海岸,由於沿海盡是發達的板狀和柱狀的節理玄武岩,氣勢雄渾,在海浪長期的浸蝕下,自然形成觸目可見的錯落海蝕洞和海多蝕溝等景觀。當海潮雪陣銀山般的湧入岩層下的海蝕溝時,就傳出低沉的吼聲,激盪迴旋,猶如風箱鼓風,故名「風櫃」。如果風力加大,水花就自地面岩石縫隙噴射而出,蔚為奇觀。「風櫃濤聲」,遂成澎湖八景之一。即興也賦一絕句:
前浪如山後浪推 銀山湧向翠屏隈 海風呼嘯濤翻雪 怒吼狂號動八垓
十、林投公園
林投公園,位於湖西鄉林投村海濱,是一處人工造林區。高大的木麻黃,廣逾一公頃,多達數萬棵,樹齡約五十年,沿海挺立,環繞成屏,株株蒼翠,一片蔥蘢。公園創建於四十六年二月間,花木扶疏,是澎湖少見的綠地。正面豎有胡宗南將軍紀念碑,碑上立胡將軍銅像。入內有涼亭、花圃、鳥園、噴水池、野餐場、露營區,以及兒童樂園等,噴泉下飼養盈尺魚群,金鱗閃耀,炫人雙目。
西側是軍人公墓,建有「存碑塔」、「安靈祠」,以奉祀歷年來國軍陣亡將士。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金門砲戰,為國捐軀的吉星文、章傑、趙家驤等三位將軍,也埋骨於此。憑弔英靈,緬懷忠烈,不勝敬仰。為賦一絕:
綠地難尋賸此園 森森喬木夏陰繁 安靈祠與存碑塔 埋骨林投百世尊
十一、跨海大橋
跨海大橋,位於白沙、西嶼兩島之間,凌空橫跨怒濤澎湃的「吼門水道」上,於民國五十四年四月開工,經五年九個月的趕建,至民國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全部完成,六十年三月二十六日正式通車。橋頭是半圓形的白色拱門和紅色磚牆,橋身長二、一六○公尺,海上路堤長三二○公尺,陸上引道長三、○六一公尺,總長五、五四一公尺,橋墩七四座,橋孔六八個,橋面寬四、六公尺,每隔三百公尺有一迴車道,可並行四部汽車,橋下則可通航二百噸的船隻。遠望像一道美麗的長虹,比日本的淺草跨海大橋還要壯觀,被譽為「遠東第一長虹」,也成澎湖的地標。
大橋是在先總統 蔣公五十三年夏季蒞澎湖時,指示台灣省政府研議興建,並派兵工支援;施工期間,曾多次到工地巡視,關心備至。橋建成後,使得馬公、白沙、西嶼三島連成一氣,交通暢行無阻,促進地方經濟繁榮,同時也促進觀光事業的發展。地方人士為感念 將公恩德,特在東橋頭興建公園,樹立 蔣公銅像,上面 「民族救星」四字,以示永遠懷念。遊人每多留連於高聳的拱門前,或觀賞海景,或傾聽潮音,想到艱苦的工程,更體認到人定勝天的古訓。感賦一絕句:
橫臥白沙西嶼間 怒濤澎湃吼門灣 遠東第一長虹帶 巧奪天工不等閒
漁翁島
漁翁島因在澎湖之西,所以又名「西嶼」,是澎湖群島中的第二大島,面積南、北長約九公里,東、西寬約兩公里,計一八、二平方公里。純樸的漁村風情,多變的地質景觀,豐富的國家級古蹟,引來成群結隊的遊客,造訪下列各景點:
一、小門嶼
小門嶼是西嶼北端的一個小方山島,位於跨海大橋下的吼門海道旁,素有「吼門之珠」的雅稱。周圍面積不到四平方公里,往日是西嶼的一部分,後因海蝕作用而被分割,目前兩地有一條長約百公尺的水泥拱橋相連,上可通行小型車輛。
島上唯一的村落小門村,住有十幾戶人家,傍海而居,彼此屋舍相連,守望相助,綠野平沙,保存著一份寧靜的氣息。村旁以硓 石築成的擋風圍牆,繞著一畦畦的農田,縱橫有序,這就是著名的「蜂巢田」。
過小門橋,屋後一條羊腸小徑,直行跨越山崗,景色忽然一變,觸目盡是一片突兀猙獰的玄武岩,其中有一塊三、四層樓高的巨石,中間裂開一個可透視藍天碧海的大岩洞,洞上立鐫「鯨魚洞」三個大字。相傳有條鯨魚,在此擱淺受困,奮力掙扎,破岩逃生而造成此洞。遠望正像一頭張大嘴巴的大鯨魚,堪稱地質奇觀。低潮或風浪小時,可以進去一探究竟,洞中泉水滲滴,陰森淒迷;漲潮或風浪大時,洞外怒濤拍岸,浪花飛舞,有似鯨魚吐沫,令遊人目炫神迷。
小門嶼擁有玄武岩、海蝕洞、硓咕石、蜂巢田等景觀,被譽為澎湖的縮影。有人甚至說:如果澎湖群島是一串珍珠,那小門嶼就是這串珍珠中的閃亮鑽石,此言並不誇張。為賦一絕句:
澎湖縮影吼門珠 幾戶人家傍海居 蕞爾方山多勝景 朝天洞口似鯨魚
(蔡業成/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