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世代居住在1390个大小岛屿的97万舟山人民来说,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时刻。当一列参加通车典礼的车队浩浩荡荡从舟山跨海大桥上通过,从东西两个方向沿着这条“海上天路”快速驶向前方,成为东海上呈现的一道美丽新风景。
千年等一回
舟山市位于我国的东海海域之中,全市总面积为2.22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达2.08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仅1440 平方公里。全市共有1390个岛屿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东海的海面上,因而被人们称为“东海明珠”。全市外来人口不算,有户籍的人口97万左右,岛上的居民也住得比较分散,其中居住万人以上的岛屿有11个。舟山市周边的海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渔场,也是东南沿海的重要海港之一,海洋资源丰富。
自古以来,舟山群岛就与宁波等陆地隔海相望,犹如船儿孤悬海上。舟山人想登陆,必须靠坐船摆渡才能上岸。一遇到刮台风、起大浪、下雨雪出行非常不便,尤其有些偏僻的小岛,要去一趟宁波、杭州、上海等地,需要摆多次渡才能登陆,路途不仅饱受舟车劳顿之苦,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有时遇到超强台风,就不能出门,历史上船翻人亡的灾难不少。
特别是有了大海的天然屏障,十分不便的陆路交通,对舟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十分不利。各种货物及原材料的进出,物流成本明显增加,这也对招商引资造成困难。因此,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舟山人心中都期盼有一条“海上天路”横空出世,将海岛与陆地连接在一起。
然而,由于海面跨度大、海底水又深、地质结构复杂,加上以前科技落后、资金缺乏,在千百年来,在海上架桥只能是老百姓心中的一个夙愿。直到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桥梁建设技术的显著进步,舟山人才千年等到跨海大桥建设的第一回。
千辛筑五桥
浙江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对舟山人民的这一期待非常关心,始终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解决这一难题。舟山市委、市政府倾听群众的呼声,于1997年4月成立了连岛工程指挥部,并充分准备和基础性工作,积极推动这个“连岛工程”的建设。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宁波市政府也全力相助,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跨海大桥131.13亿工程总投资中,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占51%,舟山市投资24%,宁波市投资25%,在上下一致的努力下,最终让这个宏伟的建桥专案付诸实施。
1998年,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院等单位承担了舟山跨海大桥的可行性调查研究和相关设计任务,工程技术人员多次深入到现场甚至数十米、近百米的海底进行实地探测和地质分析,并采用了目前世界桥梁最先进的标准和工艺设计跨海大桥,形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五桥连岛”的桥岛交通网。1999年9月26日,舟山跨海大桥5座桥中的第一座桥——岑港大桥建设项目打下了第一根桩,标志着舟山跨海大桥正式动工兴建。
舟山跨海大桥由浙江省、山东省、四川省等路桥建设公司承建,工程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和其间的连接公路。其中岑港大桥将岑港与里钓岛连在一起,桥长793米、桥宽22.5米、系双向4车道,通航等级为300吨级,通航净高17.5米。响礁门大桥又将里钓岛和富翅岛连在一起,桥长951米、桥宽22.5米,为双向4车道,通航等级为500吨级,通航净高21米。桃夭门大桥将富翅岛与册子岛连接为一体,桥长888米、桥宽27.6米、主塔高151米,同为双向4车道,通航等级为 2000吨级,通航净高32米。
建设海上大桥,难度很大,经常要看“老天爷”、“海龙王”的脸色行事,首先要在地质结构复杂的海底下浇制巨大的桥墩,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海深浪急、水压和温差都很大,海底深浅不一、软硬不一,海水含有盐分,对大桥的基础和施工设备的腐蚀都非常历害,这些因素对施工都非常不利。参与建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动脑筋、想办法,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于2006年一月一日,将第一期工程的三座大桥建成通车,并为第二期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第二期工程是建设西堠门大桥和金塘大桥,这是两座难度更大的跨海大桥,不亚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其中金塘大桥是五座大桥中的 “桥王”,它东接舟山金塘岛、西连宁波镇海区,主桥、引桥和公路总长为26540米,主桥长达21029米,行车道宽26米,系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的双向四车道跨海大桥。该桥主通航孔桥长达1210米,通航净高51米。同样,西堠门大桥也是一座重要的跨海大桥,其位置居五座大桥的“老二”。该桥总长 5452米,主桥长2588米,行车道宽24.5米,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建设。大桥通航等级为三万吨,通航净高49.5米。
与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的施工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要求也更高了,其施工环境堪称世界外海架桥最恶劣的施工环境。 2005年5月开始二期工程建设后,面对如此艰险的施工状况,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大桥的普通建设者们树立雄心壮志,排除各种艰难险阻,勇于创新突破,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业绩。
在金塘大桥的设计和施工中,设计人员和承担大桥建设任务的浙江省、山东省、四川省等路桥建设集团的工程师们,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工艺,较好解决了在恶劣海洋环境中存在的浪高、水深、海底发生地震及大桥基础设施的防腐科学难题,其中为解决索塔锚固区容易开裂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大胆创新,设计出了世界建桥史上首创的钢牛腿与钢锚梁组合的斜拉桥塔端锚固结构。他们还积极采用传统的“华罗庚优选法”,全面优化了设计方案,妥善攻克了墩座湿接头裂缝控制的难关,确保了桥墩结构在外海恶劣自然环境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能抗8级以上特大地震和大浪的冲击、海水的侵蚀,真正实现工程的“百年大计”,使金塘大桥成为我国第一座按桥梁新规范体系设计的特大跨海大桥。特别是大桥主跨的620米长的五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是目前世界上位于外海的最大跨径的斜拉桥。这些建桥的创新工艺均属国内首创,不仅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并填补了世界建桥领域的空白。在桥面环氧沥青的铺设中,他们努力做到桥面上没有一滴水滴,并将施工气温选择在20摄氏度以上才进行,确保了大桥全优的施工品质。
同样,西堠门大桥虽然其长度远远短于金塘大桥,但就技术创新来说,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跨越了西堠门宽阔的水道,将册子岛和金塘岛紧紧地连在一起,是目前世界上首座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主桥长达1650米的跨度,也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箱梁悬索桥,堪称“神州第一桥”。尤其是该桥能抵御高达17级的超强台风,在全世界的同类桥中也是名列前茅。
十年造五桥,总长48.16公里、总投资131.13亿元的五座跨海大桥犹如一条神奇的“天路”,屹立在波涛翻滚的大东海上,直可谓巧夺天工、人间奇迹。它不仅凝聚了成千上万建桥者的智慧和汗水,也展示了我省乃至我国科学技术的发达,经济实力的强大,人民群众无穷的创造力。因此它既是一道人造的美丽风景,也是浙江一个对外展示的视窗。
千岛变通途
舟山跨海大桥是带给舟山人民幸福致富的“海上天路”,它犹如一只在浩瀚东海上舒展的巨手,将全市1390个大小岛屿紧密地“抓”在一起,形成了一串与陆地相连的“东海明珠”,全市人民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幸福年代,享受到大桥带来的诸多益处。
跨海大桥通车后,交通便捷,设计时速为100公里,从舟山到宁波只要1个小时,到杭州只要两个小时,到上海只要三个小时,这无疑给近百万舟山人的出行带来了十分方便,也让到舟山旅游、经商、创业的人们免受风浪之苦;更重要的是舟山这个自古以来的海上孤岛从此与宁波的陆地血脉相连,与杭州湾、长三角地融合在一起,将全面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与舟山港相邻地区有被称为东方大港的宁波港,还有现代化程度很高的上海洋山港,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可以说将三大港相连,可以整合资源,调整余缺,共同发展,这对推动港区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徐忠友/杭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