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本会 《台浙天地》 友站连结 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正體中文 联络我们  
舟山群岛中最早的航标

倪吾芳

  中国第一群岛《舟山群岛》,系由1339个大小不等的岛屿所组成,恰似璀灿的明珠撒落在浙江省东北部的东海洋面上。史属鄮县(今宁波)。唐玄宗开元廿六年(738 年)集岛为邑置翁山县。至今已建县1272年。各岛悬居海上,岛际往来及与大陆沟通全恃水军。因近海礁石错出,航行船只每有不测。为给航行船舶指引方位,近八百年来,舟山海区遂出现众多人造航标。这其中,不乏洋人、地方官员和民间人士所建造。

洋人为何要在舟山海区建造航标呢

  清康熙廿四年(1685年)上海港设立江海关,此为港口事务的主管部门。道光廿三年(1843年)上海港开埠。不久,上海即成为中外贸易之枢纽。外国侵略者要控制上海港,就必须控制江海关。自上海港开埠至咸丰元年(1851年),海关事务主要受到英国领事的干预。嗣后,英国逐渐控制了我国长江流域及沿海的航运权。为使进出上海港的外商船舶航行安全,清同治七年三月(1868年四月),英国在上海江海关设置海务科,制订了长江口外,杭州湾及沿海区建置航标设施之计划。从此,经营中国沿海及长江的航标。将沿海分为四个海区,舟山为第一沿海区。自清同治八年始,至民国元年,英国在华海务科在舟山群岛海域中先后建造了大戢山灯塔(嵊泗)、花岛山灯塔(嵊泗)、鱼腥脑灯塔(岱山)、小龟山灯塔(岱山)、白节山灯塔(嵊泗)、洛迢山灯塔(普陀)、半洋山灯塔(嵊泗)、东亭山灯塔(普陀)、唐脑山灯塔(嵊泗)、下三星灯塔(岱山)共拾座。而在英人建灯塔之前的清同治四年,浙海关与宁绍道台已在宁波口外建起了七里峙灯塔,同年又在镇海建虎蹲山灯塔。

  舟山海区尚有民间所造灯塔多座:西鹤嘴灯塔(岱山,邑人金品三建)短姑道头灯塔(普陀山僧募建,建灯塔之前,清康熙廿八年(1689年)定海把总沈良锡高悬一灯,为船舶导处)、太平山灯塔(金唐杨希栋募建)、佛顶山灯塔(普陀山僧幕建)、半升桶灯塔(沈家门人刘德裕捐建)、沈家门马峙灯塔、菜花山灯塔(属定海区,系象山任筱和、任筱孚兄弟俩募建)、壁下灯塔(嵊山)篷礁灯塔(岱山民船公会理事长夏继林集资而建)。民间所建灯塔,时间最早为清同治十年,最迟者民国卅七年。

  追究舟山群岛中建造航标的历史,最早的人工航标则是南宋末期定海的丁寡妇礁标识。此处缘何建标?规模如何?又是何人所建呢?今则作一详述:

  南宋,昌国县城西(今竹山门之西,属盐昌街道境内)海域,有一丁家礁,南北走向,长方形,面积 600平方米。此礁潮退则现,潮涨则没(今称干出礁)。涨潮时航行者往往难以辨识。一旦触礁,则舟毁人亡。惨剧频发,人皆畏称丁寡妇礁、寡妇岩、寡妇礁(1984年定海区地名办公室定名寡妇礁)。

  对于丁寡妇礁险恶,古人屡有描述。为使航行船只安全,历代军政亦多有善举。

  元代大德《昌国州图志》载文曰:“丁家礁,繇舟山解缆”,一饷可到。左大茆港,右头洋。乱石崭然,超乎中间。潮溢,则礁没而太露。舟山弗戒,或与石遇,则维楫俱亡。清代朱绪曾作《昌国典咏·咏丁家礁》诗云:

  潮来风逆猛相争,万弩齐排万马声。
  左转右旋帆力饱,中流一柱看分明。

  南宋咸淳年间(1265年~1274年),昌国县令王与善,为告示来者,避免惨剧再发,遂竖立表于丁家礁上,以此为标识。自此后,涨潮时航行者亦得知趋避,航行得以安全。后该标识倒塌,里人朱文仁捐资重设。

  明末清初,舟山居民数度内迁,丁家礁标识废而失修。清康熙廿三年(1684年),舟山得以展复。康熙廿八年,叶纪(原籍湖广施州卫,入籍定海)任定海左营游击时(定海镇设总兵一员,辖中、左、右三水营,每营配游击、守备各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千名)斥资再竖标识。

  1953年,人民解放军海军于该礁建无人看管之灯桩,名“寡妇岩灯桩”。圆形,混凝土桩身,春高5.8米,灯光射程6海里内皆可望见,为从宁波、西堠门及从螺头门驶入定海港船舶的助航标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航标管理部门又将灯桩改建为黑红横带六角柱形混凝土桩身,且用瓷砖贴面;顶标为两个黑色球形,二球上下相对。标身高十余米,灯高亦由原五米余增至十余米。

(倪吾芳/舟山市)

回第十九期目录    《台浙天地》总目录
浙江省旅台湾同乡联谊总会 会址:108台北市万华区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号5楼
台北联络处:103台北市大同区贵德街83号9楼 电话:(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传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划总监:林淑珍 总编辑:留问政 联络秘书:徐薇蕙
深圳联络主任:宁松林 电话:+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