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群島《舟山群島》,係由1339個大小不等的島嶼所組成,恰似璀燦的明珠撒落在浙江省東北部的東海洋面上。史屬鄮縣(今寧波)。唐玄宗開元廿六年(738 年)集島為邑置翁山縣。至今已建縣1272年。各島懸居海上,島際往來及與大陸溝通全恃水軍。因近海礁石錯出,航行船隻每有不測。為給航行船舶指引方位,近八百年來,舟山海區遂出現眾多人造航標。這其中,不乏洋人、地方官員和民間人士所建造。
洋人為何要在舟山海區建造航標呢
清康熙廿四年(1685年)上海港設立江海關,此為港口事務的主管部門。道光廿三年(1843年)上海港開埠。不久,上海即成為中外貿易之樞紐。外國侵略者要控制上海港,就必須控制江海關。自上海港開埠至咸豐元年(1851年),海關事務主要受到英國領事的干預。嗣後,英國逐漸控制了我國長江流域及沿海的航運權。為使進出上海港的外商船舶航行安全,清同治七年三月(1868年四月),英國在上海江海關設置海務科,制訂了長江口外,杭州灣及沿海區建置航標設施之計劃。從此,經營中國沿海及長江的航標。將沿海分為四個海區,舟山為第一沿海區。自清同治八年始,至民國元年,英國在華海務科在舟山群島海域中先後建造了大戢山燈塔(嵊泗)、花島山燈塔(嵊泗)、魚腥腦燈塔(岱山)、小龜山燈塔(岱山)、白節山燈塔(嵊泗)、洛迢山燈塔(普陀)、半洋山燈塔(嵊泗)、東亭山燈塔(普陀)、唐腦山燈塔(嵊泗)、下三星燈塔(岱山)共拾座。而在英人建燈塔之前的清同治四年,浙海關與寧紹道台已在寧波口外建起了七里峙燈塔,同年又在鎮海建虎蹲山燈塔。
舟山海區尚有民間所造燈塔多座:西鶴嘴燈塔(岱山,邑人金品三建)短姑道頭燈塔(普陀山僧募建,建燈塔之前,清康熙廿八年(1689年)定海把總沈良錫高懸一燈,為船舶導處)、太平山燈塔(金唐楊希棟募建)、佛頂山燈塔(普陀山僧幕建)、半升桶燈塔(沈家門人劉德裕捐建)、沈家門馬峙燈塔、菜花山燈塔(屬定海區,係象山任筱和、任筱孚兄弟倆募建)、壁下燈塔(嵊山)篷礁燈塔(岱山民船公會理事長夏繼林集資而建)。民間所建燈塔,時間最早為清同治十年,最遲者民國卅七年。
追究舟山群島中建造航標的歷史,最早的人工航標則是南宋末期定海的丁寡婦礁標識。此處緣何建標?規模如何?又是何人所建呢?今則作一詳述:
南宋,昌國縣城西(今竹山門之西,屬鹽昌街道境內)海域,有一丁家礁,南北走向,長方形,面積 600平方米。此礁潮退則現,潮漲則沒(今稱乾出礁)。漲潮時航行者往往難以辨識。一旦觸礁,則舟毀人亡。慘劇頻發,人皆畏稱丁寡婦礁、寡婦岩、寡婦礁(1984年定海區地名辦公室定名寡婦礁)。
對於丁寡婦礁險惡,古人屢有描述。為使航行船隻安全,歷代軍政亦多有善舉。
元代大德《昌國州圖志》載文曰:“丁家礁,繇舟山解纜」,一餉可到。左大茆港,右頭洋。亂石嶄然,超乎中間。潮溢,則礁沒而太露。舟山弗戒,或與石遇,則維楫俱亡。清代朱緒曾作《昌國典詠‧詠丁家礁》詩云:
潮來風逆猛相爭,萬弩齊排萬馬聲。 左轉右旋帆力飽,中流一柱看分明。
南宋咸淳年間(1265年~1274年),昌國縣令王與善,為告示來者,避免慘劇再發,遂豎立表於丁家礁上,以此為標識。自此後,漲潮時航行者亦得知趨避,航行得以安全。後該標識倒塌,里人朱文仁捐資重設。
明末清初,舟山居民數度內遷,丁家礁標識廢而失修。清康熙廿三年(1684年),舟山得以展復。康熙廿八年,葉紀(原籍湖廣施州衛,入籍定海)任定海左營游擊時(定海鎮設總兵一員,轄中、左、右三水營,每營配游擊、守備各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兵千名)斥資再豎標識。
1953年,人民解放軍海軍於該礁建無人看管之燈樁,名“寡婦岩燈樁”。圓形,混凝土樁身,春高5.8米,燈光射程6海里內皆可望見,為從寧波、西堠門及從螺頭門駛入定海港船舶的助航標志。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航標管理部門又將燈樁改建為黑紅橫帶六角柱形混凝土樁身,且用瓷磚貼面;頂標為兩個黑色球形,二球上下相對。標身高十餘米,燈高亦由原五米餘增至十餘米。
(倪吾芳/舟山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