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绝代一词人 南唐后主李煜祖籍考略及文学成就 徐 勇 |
南唐的国主李煜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词人,和李白、李清照并称为“词坛三李”,他的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他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世称李后主。他的祖父就是南唐的开国主李昪。
关于李昪的身世,在同时代钱俨的《吴越备史》和清代同治《安吉县志》中记载是湖州安吉人,本姓潘,曾为吴国丞相徐温养子,改名为徐知诰,建立南唐后恢复李姓。父为安吉砦将(管钱财和税收的官吏),吴将李神福攻衣锦军,过湖州,虏知诰父子归为仆隶。徐温是吴国的重臣,徐知诰借助徐温的权威殚精积虑,逐渐成为重要的辅臣,于天祚三年(937)即位于金陵,改国号为南唐,年号为升元,并恢复李姓,以李姓假托自己是唐宗室后裔,似乎更有利于自己统治的正当性。关于李昪的籍贯另外还有两种说法,有说彭城(今江苏徐州),有说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的。
李昪在青年时代就以文艺自好,崇文重教,他的身边不乏文人雅士,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当政后非常重视征集文献图集,他将从各地搜集的三千多卷图书,收藏在他治理升州时设置的“建业书房”,为南唐日后成为〈文献之地〉开了先河。
李昪对教育的重视也为后世称道,除在京师秦淮河畔设“国子监”,兴办太学、小学,培养国子博士和四门博士外,还在庐山五老峰下白鹿洞建置学馆,号曰:“庐山国学”或“白鹿国学”,以国学大师李善进为白鹿洞主掌教,置学田,聚徒授业,从学者众。
李昪深知创业维艰,守成更为不易,在治理国政上礼贤下士,寻求为政之道,并能虚心接受。由于连年征战,从中原一带流落江淮的难民很多,李昪对此积极妥善安置,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使南唐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一跃成为“十国”中的强者。
继李昪后接位的中主李璟,是李昪之妻宋氏所生,为嫡长子,继位前是吴王景通。中主李璟也是一代词宗和书法家,年青时就是一位好学不倦的人,书法的基本功扎实,楷、草、隶、篆四体俱佳,隶书尤精。他临帖摹写南朝书法家羊欣的隶书手迹,竟能以假乱真。他用隶书为金陵清凉寺题写的斗方匾额,被时人誉为该寺“三绝”之一。李璟不仅长于书法,更精于歌诗。十五岁在庐山读书台求学时,就在百花亭留下了博得世人赞许的刻石诗句:“苍苔迷古道,红叶乱初霞。”
李璟善于从兴起于晚唐、流行于民间谱曲可唱的歌词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表现丰富复杂的感情,词这一形式到了他手里,有了更广阔多样的表现手法,句式参差错落,节奏灵活,便于演唱,更能为社会接受。李璟对词这一优美的韵文形式,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留下了一系列节奏优美,韵味隽永的词,如《浣溪沙》(亦名《摊破浣溪沙》):
千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花落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韵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杆。这词意境开阔,结句高远,情景交融,清新隽永。善于点化古人诗句,又超越前人,成为千古名句。
李煜是李璟的第六子,本来是轮不到他继承皇位的。最初的太子是长子弘冀,十六岁受封为燕王,因其在反击吴越进犯南唐的常州之役战功卓著,被李璟立为太子,参决政事,但他决策施政有时一意孤行,违背李璟旨意,触怒李璟,促使他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兄弟晋王景遂,二十八岁的弘冀顿起杀机,派人下药毒死了晋王,李璟权衡之下,选择了相貌非凡,天资聪颖的六子从嘉,从嘉天生就一阔额,丰颊、骈齿、重瞳的非凡相貌,加上文才出众,因而深得李璟喜爱,由于几位兄长相继早亡,李璟下诏依次将从嘉立为太子。北宋建隆二年(961)年九月,李璟病逝,李煜继位,成为南唐第三代君主,也就是最后一代君主,故史称“后主”,从嘉即位后,就更名为煜,字重光。煜,意味着光明照耀,此名取意于西汉杨雄《太玄·元告》中的“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这表明李煜即位伊始颇欲有所作为,但后来事态的发展并未如愿,政事荒驰,国势日衰,李煜成为亡国之君,但他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上颇有建树,深刻影响了后来的中国文化史。
李煜是以风流绝代的词人形象著称于史的,但同时他的书法造诣也很深,也是一代书法大家,李煜初学柳公权,继而揣摩虞世南、欧阳洵、褚遂良、薛稷诸家,后上溯魏晋书法大家钟繇、卫铄、王羲之,他在对这些大家的揣摩学习中,融会贯通,别出心裁,创造出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金错刀〉书法,有时书兴所致,就弃笔一旁,卷帛而书,进而卷起长衫下摆濡墨挥写,达到骄如游龙,翩若惊鸿的地步,世称〈撮襟书〉。金错刀和撮襟书都是李煜的首创──前者指书写风格,后者指书写方法。
李煜喜作行书,落笔瘦硬,风骨嶙峋,后人曾将其书法誉为〈倔强丈夫〉。他的书法曾风行一时,在另一位也是酷爱书画的风流皇帝宋徽宗赵佶编纂的《宣和书谱》中,内府还收入了如《淮南子》、《金书心经》和《春草赋》等行书墨帖二十四种。李煜还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曾传授发韧卫铄、王羲之的〈拨镫法〉,并续卫铄的《笔阵图》,他有两篇专论书法的文章传世,一篇是《书述》,另一篇是《书评》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持论中肯,文辞优美,是历代书评中的经典之作。
李煜也擅长绘画,并且书画同体,风格如一,绘画题材人物山水、花鸟、禽兽,无所不涉。尤其擅绘墨竹,以〈金错刀〉笔法绘竹,气势淩厉,神韵清爽。《宣和画谱》中载有《自在观音相》、《元龙风虎图》、《竹禽图》等九幅,可惜未能传世,给世人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李煜酷爱书法,又精鉴赏,更喜收藏,对历代丹青墨宝,无不悉心搜求,他曾诏令翰林院士徐铉,将内府所藏的历代书法名家墨迹编次摹勒精拓,并命名为《升元法帖》,据说此帖比称为历代法帖之祖的宋初《淳化阁帖》要早。李煜对于所得书画,一般亲自以歌词杂言题跋,以朱红印泥加盖“内殿图书”、“内合同印”、“建业文房之宝”,“内同文印”、“集贤殿书院印”等篆文印章,加盖金印“集贤院御书印”时用墨,然后有司以特别的大回鸾、小回鸾、云鹤练、鹊黑锦等上等丝织品装裱,用黄经纸鉴帖,最后交后宫保仪黄氏统一保管。宋人邵博曾得南唐建业文房藏书《阁中集》,据该书第九十一卷《画目》载,内收上品九十九种,中品三十三种,下品一百三十九种,其中有贵重名画《江乡春夏景山水》、《山行摘瓜图》、《明皇游猎图》、《奚人习马图》、《蕃王放簇帐》、《卢思道朔方行》、《月令风俗图》、《杨妃使雪衣女乱双陆图》、《猫》等。由此可见李煜收藏之丰,不过在北宋军队攻破金陵城廓后,他命黄氏将内府所藏书画焚毁,尽管焚后尚余六万多卷,但已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李煜对于和书画密不可分的“文房四宝”也特别重视收藏,对于有“天下之冠”美称的南唐特产“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和“龙尾砚”尤为热心。早在中主执政时,南唐就在饶州(江西波阳)、歙州(今安徽歙县)、扬州三地设置专官,督办墨务、砚务和纸务。李煜在原有基础上发扬光大,他在文化用品制作上的贡献,历代帝王都不能望其项背。
宣州笔匠诸葛高及其族人诸葛元、诸葛方、诸葛丰等都是制笔高手,技艺精湛,“尖齐圆健”四德俱全,笔锋尖锐,笔腰饱满,经久耐用。李煜的妻子娥皇喜用诸葛笔,特命名为〈点青螺〉。李廷圭墨也是南唐一宝,被誉为“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他们研制的“新安香墨”,用料考究,造型美观,装潢典雅。以松烟为基本原料,配以麝香等几十种名贵中药材制成形制多异的墨锭,再敷上象征吉祥的各种精美图案,成为皇家贡品、文人书房珍品和婚礼寿诞的佳品。李廷圭创制的“坚如玉、纹如屏”的廷圭墨,被人誉为“天下第一品。”
澄心堂纸柔韧细腻,光润吸墨,也是南唐一宝,被钦定为官廷书画用纸,澄心堂纸后在北宋得到了欧阳修、梅尧臣等一代文豪的大力推崇。作为南唐一宝的还有“龙尾砚”这种产于徽州的歙砚纹理绚丽,神彩天成,以清新秀逸见长。李煜曾收藏了一座历史罕见的宝石砚山,群峰迭翠,山色空蒙,曲流回还,波光潋滟,可谓鬼斧神工。此砚山后为宋代有“石痴”之称的大书画家米芾收藏,在清代仍存于世,为大诗人朱彝尊所得。
南唐诗坛上,活跃着诗人徐铉、徐锴、郑文宝、刘洞、孟宾于、江为等,他们的作品都巧冠绝代,为后世师法。
李煜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创办了〈皇家画苑〉,集中了当时一批著名的画家,如画史上南宗的代表人物董源,以及顾闳中、周文矩等一代大家。
在南唐绘画史上,最著名的还是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的诞生。韩熙载是南唐的三朝元老,年轻时就胸怀韬略,满腹经纶,名动朝野。李煜曾一度重用他为相,但朝臣对他颇有微词,其实他是有意而为,因为在国事蜩螗之际出任宰相,很难有所作为。所以蓄意自污,以求自保。李煜为探明真相,派擅长人物写生的翰林待诏顾闳中与周文矩潜访韩府,默记夜宴情景,归后以画进献,周画早已失传,顾画仍在于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副韩府夜生活的形象纪实图,成为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国宝,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间谍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李煜的《虞美人》词二首中的一首,其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已成为千古名句,尽管是亡国之君,但是他在词史上的成就与地位,百代后仍无可撼替。
南唐朝代短暂但它的精神产品却永恒留存。李煜虽是亡国之君,但他的艺术生命却永远年轻,他的词宗形象就像光彩独具的巨星,超越时空为人瞩目,他的作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李煜的词清新朴素,雅俗共赏易懂易记,谱曲可唱。曾经征服了历代的崇拜者。无论是在庙堂,还是在江湖,人们辗转相抄,口耳传诵,代代相传。李煜的词失传也不少,今人张璋、黄畲收入集数代词学文献资料大成的《全唐五代词》中收有李煜词四十六首。后主词篇数虽不多,但对于中国诗歌史来说,却是弥足珍贵。
李煜的词率真深挚,尽管人生迭宕起伏,时而波峰,时而浪底,却不改赤子之心,抒情咏物,坦露心曲,一生始终与词相伴,至死不渝,可谓“无一字不真,无一语不俊”。人生不幸诗家幸。在遭逢“归为臣虏”之痛后,“词人穷而后工”。冷酷的屈辱生活激发了他的灵思、情感的升华成就了一代词宗,所谓“薄命君王”的遭遇成了“绝代才人”的伟业。他有天赋的才情,酷爱诗词歌赋,曾经沉醉在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温柔乡中,这种天崩地坼的人生巨变,恰恰成就他的词作,由此他感受了世事沧桑,融血凝泪,直面人生,以“濡染大笔”写出了一批直抒胸臆,感触殊深的词作。把经过隋、唐、五代的词创作,提高到雄奇幽怨,警悟深邃的新境。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作为词学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李煜承先启后,在晚唐词温庭筠、韦庄探索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他以自己的富有个性的词作,开启有宋一代词风,孕育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词坛大家,世后词坛群星灿烂,“豪放”和“婉约”两派也由此横空出世,从而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心理以及精神生活。词作为独特的文学样式,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宝库,成为世界文化中光彩夺目的明珠。
(徐勇/湖州新闻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