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本会 《台浙天地》 友站连结 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正體中文 联络我们  
失智症的预防

吴康文

  失智症的患者,越来越多,不仅是老人的专属,任何年龄阶层都会发生。失智症的人生活得很单调,而照顾他们的人很辛苦,所以感到记忆力逐渐的退步,甚至刚刚五分钟前发生的事,都不记得等等之初期征兆,就应立即找适当的医师诊断,如以照顾治疗,则对症状之恶化,会有很大之帮助。

  总觉得老人番颠、胡涂、固执、忘东忘西、突然个性剧变,以为是司空见惯的,他也许是失智症的警讯征兆,不要忽视。行政院卫生署提醒,注意失智症的十大警讯:

  1. 记忆减退影响到工作。
  2. 无法胜任原本熟悉的事务。
  3. 言语表达,出现问题。
  4. 丧失对时间及地点的概念。
  5. 判断力变差及警觉性降低。
  6. 抽象思考出现困难。
  7. 东西摆放错乱。
  8. 行为与情绪出现改变。
  9. 个性改变。
  10. 活动及开创力丧失。

  典型的老人失智症,最初发病时,最常有之症状,就是重复的忘记刚发生的事,他们仍会记得多年前发生的人物事,他却忘记了刚刚五分钟前发生的事物,或是吃了什么中餐。

  事实上,医师对失智症患者做心智分析测试来帮助诊断,没有抽血检验的数据以确认此症。而临床上必须详尽的排除一些生理及行为功能衰退的原因疾病,最后再来考虑此病的发生可能。

  常被误诊为老人失智症,事实上其症状的原因如下:服用适量安眠药物、多发性脑中风者、硬脑膜下慢性出血者、艾滋病或梅毒感染者、脑长瘤、忧郁症者等等,因此诊断为失智症者,至少须过滤排除上述等等疾病。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失智症,但可以从减少发生危险因子,和增加保护因子以及药物,使患者生活舒服等方面立即着手执行。

  减少危险因子的发生,危险因子包括如下:

  • 老化:人体的老化是首要的危险因子,但也是无可避免的,应致力于缓迟老化。六十岁之发生率1%,但八十岁则为20%。
  •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性问题,受到种族、年龄、性别的落差很大,35岁以前生下唐氏症的母亲,得此病之发生率大于一般母亲5倍。第一等亲家族中,只要发生一个失智症,则相对风险就增加了3.5倍。
  • 曾有头部外伤。
  • 患忧郁症或生活孤单者。
  • 具有血管疾症危险因子者:例如高血压者、肥胖者、心脏病者、脑中风者等。

  失智症之有益保护因子宜随时提高,保护因子如下:

  1. 遗传方面:APOEε2对偶基因是失智疾病重要之遗传保护因子。
  2. 饮食方面:采地中海式饮食,大量蔬菜(绿色阔叶)、水果(尤其苹果)、豆类、坚果、未精制谷类、鱼类(特别深海鱼、鲭鱼、大比目鱼、鲑鱼、沙丁鱼、海豹油)鱼油、奶酪、优酪奶制品等。
  3. 饮用水和烹饪用水必须过滤,去除水中之氯、氟、铝、铅、镉、汞等等。
  4. 使用植物油烹调(如橄榄油)。
  5. 饮料方面:绿茶可多量,咖啡少量,少量葡萄酒有益,不可酗酒或长期大量饮酒。
  6. 维他命综合性含矿物质,另外补充维他命C、E以及B群(B6、B12、叶酸)足量。
  7. 健康食品,例如Q10、银杏、退黑激素、茄红素等。太多或太少胆固醇也不好。限制糖分,可减缓退化。
  8. 食疗食品:如核桃、芝麻、天麻、莲子、枸杞、淮山药、腰果、人蔘等。
  9. 休闲活动:维持规律性常动态运动;多做动脑筋的心智活动(大富翁游戏、下棋、拼字、打麻将、计算机游戏运动);多参与社会志工工作,增加人际关系(如同学会、宗教活动、回馈活动等)。

  失智症的药物治疗,最大效果在于延缓症状恶化,改变生活质量,但无法证明可以痊愈。考虑在医师指示下使用Aricent(爱忆欣)、Exelon(忆思能)、Reminyl(利忆灵)、Witgen(威智)、Ebixa(忆必值)等等,已被欧盟(EMEA)和美国(FDA)所认可是失智症治疗之药物。

  从任何年龄(不分老幼)都应该有预防失智症发生的策略性机制概念,人人都需要为失智症风险的终身管理,实践于目前生活中,风险管理如下:

  • 养成终身学习惯,不断的追逐新知、亲身体验。
  • 力行规律运动。
  • 参与社交活动,奉献回馈。
  • 保护人体最重要器官之一的头脑。
  • 控管血管(心及脑)危险因子,彻底控管和治疗。
  • 食用地中海式饮食。
  • 控制体重,但也不宜过瘦。

  据估计,台湾在2005年有将近1千名失智症,初估计50年后,将会增加4~5倍之此症患者,希望在此严重之情状来临前,人类可以解化失智症之原因及治疗及预防法,使人类更健康。而目前所能做的是社会福利制度、人性关怀和使用药物改善其生活质量,也期盼现阶段能做到更至善至美。

(吴康文院长)

回第十七期目录    《台浙天地》总目录
浙江省旅台湾同乡联谊总会 会址:108台北市万华区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号5楼
台北联络处:103台北市大同区贵德街83号9楼 电话:(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传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划总监:林淑珍 总编辑:留问政 联络秘书:徐薇蕙
深圳联络主任:宁松林 电话:+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