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本会 《台浙天地》 友站连结 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正體中文 联络我们  
龙井茶的根源-春茶时节品茶香

高健行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中报》的香港月刊编辑部,因主笔者是浙江海宁藉人炎子女士,连续编稿刊发了旅游浙江杭州及海宁人文趣事的文章。

  有一次,这位编辑来杭,笔者陪同游览西湖,复上龙井村品茗。在那里漫谈起故乡海宁黄湾尖山,古时就有名茶出产。据乡邦文献硖川志等记载,袁花东南多山,产茶不减杭之龙井;而斜桥之范(蠡)茶亦为名品。据《海昌外志》物产章货之记载,元代海宁的茶叶、盐、蚕丝、酒酱与棉花等土特产并列着称。尖山那里也正是晋时我国小说的老祖宗干宝的故乡。只是直到清代才略有经济价值的茶叶出产。清代以来海宁土产丝、米、布、茶成为大宗产品。茶叶虽不能与省垣杭州龙井匹敌,但也不失一项海宁农村重要副业。而且最可令海宁乡土活色生香,还有一种名叫桑芽,著名茶品,是历史上江南贡品中的一项。它采摘于初春桑树嫩芽。冲泡出的茶香另有一工,是其它任何地域的茶叶无以比拟的。它的淡淡幽香中,蕴含着蚕桑的特殊清雅,又因它采摘于被蚕乡视为珍贵之物桑树芽尖。采桑妇心里最明白,初春一尖芽,夏来半担桑。可以饲养多少蚕宝宝啊。因而这一尖尖桑条的嫩芽,在海宁百姓心目中是非凡珍贵的。即使有福享用作为茶茗的帝皇达官,也都明白此中道理。所以历史上一直被茶神们视作最最珍奇稀贵的名茶。

  当然,总的说来,海宁地区品茗之余也见到了乾隆皇帝所题龙井八景之一的神云石,大家不约而同地联想到了成名于乾隆时代的《石头记》,进而谈起了《红楼梦》里的龙井茶,竟对杭州这一名特土产作了点肤浅的考据。其实大家都是茶道外行。何况,千百年来许多茶艺名人学者,著述过许许多多关于龙井茗品的文章宏论。

  当日话题是从《红楼梦》八十二回开始的。在书中黛玉命人:“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得头里。”可见得龙井茶在贾府是被视作上品好茶的。而且行文仅止“一碗”,珍贵如此,令人肃然。可是那本权威经典《茶经》却列为“八之出”,说:“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坊间版本大都《茶经》缺此条)。被茶道祖师爷陆羽评为等外品。当时同游龙井的友人们都说,此也千古之冤、不服气得很。大家以为也许是唐代人煮茶不得要领,茶道文化未精到昌明,误此佳品声誉。正因为彼时谈兴浓,印象深,后翻了点资料才明白,历史事实是那朝代并未冠以“龙井茶”之名号,还算不上毁其名誉,犯不上去追究侵犯名誉权的。据陈彬藩《茶经新编》说,龙井茶产自浙江杭州龙井。地在杭州西南的南高峰前,凤凰岭南麓。地名原叫龙泓,按《说文解辞》,“泓”是水深而清的意思。又言其地有泉水从地下渗出如井。传说其下潜龙,故又叫龙井。直至如今,若循龙井路上山,仍然可见平行于路东边的溪流,还被称作龙泓涧,源头则在龙井寺畔。但产茶山地实在南高峰东部整个山区,并非西南一角的“南高峰前”。龙井茶此名早见于宋赵汝砺《北苑别录》,载曰:“有北苑之芽,而后有龙井之水,其深不以丈尺则清而且甘”。可知茶叶是早已有种植的,再后来才有人来命名这条溪水为龙泓涧,便使得此溪涧渐渐出名。而邻近山上所产的茶叶,到元末后方逐渐冠以“龙井茶”这名号,又为明代大文人赞颂,龙井茶之名声才大振。可知在记载上是大很有出入的。陆羽说的产于天竺、灵隐,近现代狮峰的龙井村。但后者指称的在“南高峰前、凤凰岭南麓”,似都很有些不确,因两处相距甚远。特别是凤凰山(岭),远在南宋皇室禁苑遗址、圣果寺遗址之北。别说唐、宋、元、明列朝与南高峰东面的龙井茶区相距特远,就是如今,仍是两处十分遥远的风景点。

  还记得那天笔者提议,反正去城站乘火车返回海宁时间还十分充裕,可去梅花碑佑圣观路,寻访古代杭州织造府遗址,以比较江宁织造府遗迹之异同。也顺路,可去万松岭之东及凤山门一带走走,兴许对林黛玉也视作珍品的龙井茶能作进一步了解,发发思古之幽情。而且笔者少年时也曾求学于凤凰山北端的紫阳山东麓的严官巷底,对那里巷陌小道较为熟悉。这提议激起了同行者们兴趣。便一齐驱车成行。

  上仓桥以南雄镇楼、六部桥都是南宋后遗留下的旧名,想必地近当年宫苑旧址。近年已被考古发现,卷烟厂厂基下面埋藏着南宋御街砖块路段,并且早在1953年,笔者正在那严官巷底民生中学求学时,也曾亲眼目睹利群烟草厂草创阶段。只是当年仅为几名复员军人凑复员费筹备的香烟厂,无钱建造厂房,仅在学校西边空地上搭建竹棚勉强作厂房,所以未曾深挖地基。但即使浅表土层,也偶见古瓷古砖瓦出土。而山岩间摩崖石刻犹残存于杂树乱草之中。最令人瞩目的有如万松岭北司马温公擘窠大书。那些岭上残存的城墙垒石,也常给小同学们带来惊喜。那里水井确实很多,水质也甘美。曾记得当日我们简陋校舍内外以及小巷沿途,便有四、五口古井。即使大暑天也淙淙有泉音,从不枯竭,附近居民和学校供水毫不成问题。山道上也有黄土蒿草围着的水潭。我们看了一下便都说,既是南宋宫廷或禁苑旧址所在,那时候泉水被命名以龙的可能极大。且说地处宫苑之北,又有古籍所称“北苑之芽”,自然容易令人猜想到会成为皇家尤物,好事臣民必然为之恭维张扬,恐这里才是真正龙井茶和水呢。

  其实茶道特别看重水,所以大家总是把茶水并称。而且说起老话来,海宁的灵泉,实在是堪媲美于杭州龙井之水的。《海昌外志》首卷所载舆地志山水篇,即有古人陈逸的灵泉井记:十分明确地记曰:“邑之东六十里,山曰‘菩提’,水曰‘灵泉’,庙佛其上曰‘真如’。……惜乎陆羽、张又新辈未尝一顾,不列于《茶经》水品。”下文又特地强调茶道精通的人都知道“好事者谓茶得泉,如人得仙丹精神顿异,故自御府至于韵人胜士,不可一日无此,安知灵泉亦能点化瓯中之广寒也。”可惜的是灵泉与龙井都被茶神陆羽耽误了上千年。龙井茶叶究竟原产何处问题,在《红楼梦》写作时期也许早有定论。而且清雅淡醇相宜的风味,也早为江南人民所喜。林黛玉之珍视实是作者喜好的流露。龙井是绿茶品种,树丛矮小,叶芽纤细。传统全凭抖拓扪烫等手法炒青,制成后窄长平直如雀舌,清香微涩而后觉甘甜,色香俱佳。这应是最合宝黛辈少爷小姐的口味脾胃的。但无法合于如笔者们那般俗客,总让我们觉得十分可疑。

  不过凑巧的是笔者五十年代求学严官巷时,校舍左近,后来被发掘确认为南宋太庙遗址。班上同窗有一位名叫徐乃勋的同学,家即是龙井村55号人(其父徐学敬,是该村有点名气的茶农),故每在春天清明节前,就会偷偷把好茶拿来给同学老师们品尝。可惜大家都是有眼无珠的“茶盲”,根本不知道是否真正明前绝品珍稀茶叶。而更巧的是,班上还有一位叫王百城的同学,是杭州中茶公司的“调干生”,精于此道,他可是内行,凭他权威赞评,大家才明白,喝下的就是近年被炒作天价的绝品龙井--只可惜那时暴殄天物了。

  人们常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那么,对我们这几个寻芳觅踪的《红楼梦》爱好者来说,一边游览一边议论,自不必像考古那样认真严肃,有时候反倒容易展开自由思索的翅膀。当然免不了有些想法是要让茶艺专家红学家们见笑的。

(高健行/海宁市)

回第十七期目录    《台浙天地》总目录
浙江省旅台湾同乡联谊总会 会址:108台北市万华区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号5楼
台北联络处:103台北市大同区贵德街83号9楼 电话:(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传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划总监:林淑珍 总编辑:留问政 联络秘书:徐薇蕙
深圳联络主任:宁松林 电话:+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