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詞林湧出雕龍手 詩苑迎來翰墨香

─淺談《溫嶺曆代詩詞精華》的藝術特色(下)

東方霖

  戚學標(1742~1824)字翰芳,號鶴泉,今澤國人。進士,官涉縣知縣,改甯波府學教授,被稱為台州一代宗師。著作繁富,有《漢學諧聲》、《景文堂詩集》、《三台詩話》等流傳於世。其《自題綠香樓》雲:“萬重山翠繞滄洲,十裏粳香撲小樓。戶外野風時一至,庭前素月夜如流。海雲信斷無來雁,野水機忘只泛鷗。終愧壯心未消釋,幾回壁上看吳鈎。”詩境極佳,末句有壯士氣慨,顯名士風度。嘉慶年間的著名文士林茂坤對其詩風作了評語:“沈博偉麗,益罕其對。”可謂確論。又其《修縣志》雲:“峰巒萬疊護泉溪,勢極東南脈自西。道路寬平無虎豹,閭閻淳樸只豚雞。連山名勝台兼雁,變俗從容魯與齊。竹隱方岩人不見,清宵涼月絡螿啼。”此詩首聯,寫景頗有氣勢;頷聯,感時歌頌太平;頸聯,景中有情,隨俗心態歸於寧靜;尾聯,惜高人隱逸不見,空對著“月絡螿啼”之夜景。寫法奇特,非高手莫能作!此高人,不就是作者自身的真實寫照嗎?

  黃濬(1779~1866)字睿人,號壺舟,今石橋頭鎮下黃村人。曾歷任黃岩萃華書院、太平宗文、鶴鳴諸書院山長。一生著述甚豐,有《壺舟詩存》、《壺舟詞》等。其《詠古三十絕》,皆為名作。內有《蘇武節》雲:“十九年中耐雪氈,節毛盡落理歸鞭。不知塞外孤棲婦,嚙雪吞氈?又幾年?”詩中“孤棲歸”,當是指王昭君,其奇思異想,移情入景手法,類似於如今的蒙太奇鏡頭,富有創意,也見匠心獨具。又《感懷四律》,感慨系之,行歌當哭,功力彌深。更多佳作,或寫景、或詠懷、或感興、或題詠,絕佳處,無不見其獨特之匠心,彰顯鏗鏘之韻律。再如《雪夜枕上索韻》:“屋瓦無聲凍合溪,北風朝轉夕風西。鹿蕉夢隱村無犬,魚釜塵生饋絕雞。獨睡薄嫌衾鐵冷,開門堆與紙窗齊。宿酲醒後蒼生念,多少饑寒子婦啼!”詩裏可見一片憂國熱心、憫民深情,與石屏懷抱何異!他後期與林藍交往甚深,並成為修梅吟社中成就最突出、最卓越的詩人之一。其詩風勁健俊爽,筆幽氣清。

  林藍(1814~1847)號琴池,太平人。道光年間?生。工書善畫蘭竹,與馮芳、李汝臯、陳壽璐、楊鸑、章淳、林傅在花山結“修梅吟社”,時稱“修梅七詩翁”。著有《琴池詩草》。代表作如《自題畫竹》:“幾年畫本費搜尋,風雨瀟瀟訪竹林。勁節清標都易寫,最難寫處是虛心。”好個“最難寫處是虛心”,名士風度,風雅之態,詩中卓然可見!詩風清淡,末句實為警句。

  其他修梅吟社詩人如楊鸑等,詩作也很出色。承花山逸韻,顯名士品位。

  趙佩江(1866~1929)字蘭丞,號梅隱,今太平小南門村人。光緒十年與林簡、陳江藻、方樂、林瑋黻等五人結社於花山,人稱「補梅五閒客」,修《花山志》。著有《芙蓉館集》等。其詩作,首首皆為精品,如《早春題壁》:“古洞梅花故國春,一枝牆角見精神。樵蘇剪伐開因晚,留與東風作主人。”詩中可見,其心早已萌生補梅之雅志。又《意中四律》之一:「絕響風流五百年,待看啟後景前賢。文章江檻精靈在,道義新安統繫連。莫道遺珠空買櫝,須知獲粟在耕田。卅年棲止花山畔,慰藉區區此數椽。」寓意深遠。風雅韻事,乃其精神寄托也。名句如:“廣寒宮裏前身是,塵世何堪與品量!”《梅花》歌梅花傲雪之正氣,顯名士高雅之品位。詩風清朗淡宕,自然流暢。

  三、仁人志士的正氣之歌

  革命先驅、仁人志士的詩作,書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他們的詩作,慷慨抗戰,大聲高歌,飽蘸沸熱血,懷抱愛國拯民之心,也值得讀者關注和品賞。

  李先導(1907~1942),今新河鎮橫河灣下村人。茲錄其《歸程》一律:“遙思重九故園菊,不計風濤回異鄉。茅店雞聲驚客夢,歸人足跡印晨霜。夕陽西下鄉關見,明月東升草舍望。恨殺夜來匪擋道,庭花佳節空芬芳!”日寇,如土匪般橫行擋道,可憐庭園,又到播馨時節,而庭園的主人已享受不到芬芳了!面對國破家亡,詩人發深深感喟,怒憤填膺!此詩以口語入詩。

  何廣(1893~1929),字夢我,號何清,太平人。何愚十六世孫。參加過北伐戰爭,留下許多佳作。如《暮秋》:“風急雁南歸,驚心歲月非。煙火凝遠岸,山色淡余暉。水共長天碧,鴉隨落葉飛。平原憐晚眺,寒氣逼征衣。”寫軍旅生涯,有聲有色。又如《黃海道中》:“奔濤日夜送行舟,浩蕩天涯快壯遊。萬里塵環三尺劍,數行雁字一天秋。負家壯士心何愧,報國書生願未酬。海外三山何日到,西風薄被別神州。”此詩可謂抒懷絕唱。抒發了一個滿懷理想的愛國志士的一片報國雄心,然壯志未酬,良可歎也。其詩繼承杜甫詩格,詩風沈雄遒勁;而其小詞卻有《花間》遺韻,委婉細膩。

  李元(生卒年月不詳)民國時曾任溫嶺縣縣長,為仁人志士者。其《贈伍芝瑞先生》詩雲:“懼職難稱力乞身,承恩暫許作閒人。爛柯山下尋樵斧,濯錦江邊理釣綸。高臥敢忘天下計,狂歌莫負故園春。從今擬准平蠻頌,逐日追風掃劫塵。”痛心日寇侵略中國,給深重災難的中國人民帶來重重災難。他頭腦清醒了:“高臥敢忘天下計”!不負“故園春”,則是其內心的最佳獨白:誓師掃蕩日寇,以完成“逐日追風掃劫塵”的遠大目標。可見其沸騰之熱血、愛國之熱忱。

  吳玉良(1905~1983),原名琅,原籍城北石粘橫塘,畢業於陸軍黃埔軍校第六期,參加抗日戰爭,曾授少將,退役後任台灣高雄市書畫會理事長。著有《太平天國興亡史》、《尤竹樓詩稿》等。其《元宵夜襲》(二首)雲:“凌雲壯志越千山,不滅倭奴誓不還。料得沙場今夜月,清光照耀寶刀鐶。”“武曲元宵奇襲兵,三更恢複昆侖城。才不妄效飛龍智,奪得雄關天已明。”讀來覺有唐人王昌齡“邊塞”詩的渾厚韻味。又《江心寺題壁》:“獨立江心感慨多,當年信國執金戈。崖山惡耗零丁泣,千古長留正氣歌!”詩中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心生無限敬崇。軍人之浩然正氣,詩風之豪放雄渾,於茲可見一斑。

  朱伯康(1907~2005)原籍新河鎮,為《五瓣》成員之一。曾任十九路軍政治部主任,後留德國,獲法蘭克福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其《石城宵發》詩雲:“寒風拂拂動征車,報國從戎不顧家。願拋頭顱三百萬,為民換取自由花。”好男兒有“捨身報國不顧家”的英雄志氣!又如《黃花節過黃花岡》詩雲:“嶺南暮氣尚沈沈,革命高潮喚莫醒。一死英雄千古恨,高墳空自對人青!”《塞上》詩人在黃花節,到黃岡緬懷七十二先烈,聊抒景仰之深情,大有獻身報國之志願。再如《塞上》詩雲:“聞道長城百二關,錦州更有萬重山。不知誰放倭奴入,昨夜將軍大敗還。”慷慨激昂,痛斥賣國奸賊汪涇衛之輩,直放日寇進關,使愛國將領壯志未酬!詩風直率,豪邁奔放。

  王洪通(1920~1955),早年投身革命,對溫嶺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有《風煙散篇》詩集傳世。其《去浙》雲:“水剩山殘客斷魂,黃埃蕩處日初昏。生憐落葉無情慣,漸逐西風辭故根。”寫其抗戰中後期的革命生涯,不辭辛苦而奔波,顧影自憐,寫照真也。其詩風詞格,婉約蘊藉。

  季世華(1920~)太平人。抗戰開始,考入黃埔軍校。畢業後曾參加江防、宜昌、鄂西、桂林及廣西抗日大反攻諸役,屢立軍功。後改習歧黃,為溫嶺市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幾十年來坐診方同仁藥店,為民治病,深受四方百姓愛戴。其《參加抗日戰爭》詩雲:“慷慨挽狂瀾,森森劍戟寒。曉攻隨戰鼓,夜寐倚雕鞍。鏃雨彌天合,硝煙匝地殘。扶桑終落日,談笑凱歌還。”確有太白《古風》的雄渾氣勢。又如《抗日抒懷》雲:“沙場苦戰裹創還,取義成仁視等閒。披甲荷戈重喋血,誓心收復舊河山!”大有抗日志士慷慨報國之英風!再如《抗日受獎抒懷》:“青春勵志舉吳鈎,誓逐倭奴衛九州。但得失疆俱收復,建功何在覓封侯!”末句,意境深邃。「建功何在覓封侯」之崇高境界,試問當今世上有幾人能夠達到?其精神難能可貴!他的許多作品,慷慨高歌,大聲鏜韃,有浩然大氣之感;椽筆吐彩,硬語盤空,勾勒出錚錚詩骨!詩風豪放勁健,自成一格。

  這一部分仁人志士抒發抗戰之聲的愛國高昂之作,還有趙立民、徐行、張白等,這裏就不一一拈出;有關抗倭之作,還可追溯到明代抗倭名將張元勳的《金鰲感懷二首》,以及清代林爵的《戚將軍平倭歌》等,這些珍貴作品,可補縣志「史詩」之遺缺。

  四、巾幗蘭閨的玉液芳香

  在鄉土詩苑上默默耕耘的女詩人,也是值得讀者關注的看點之一。《溫嶺歷代詩詞精華》一書,也選載了一部分佳作。

  盛貞一,元代詩人。出身於詩書家庭,年輕守寡,家道衰微,她含莘茹苦贍養老人,撫育子女。工詩,常以梅花自喻,有《梅花詩》百首流傳於世。人物入《浙江婦女人物志》。茲錄其《梅花》一律:“古枝點點數瓊瑰,不假天工為剪裁。月夜孤非憐晚景,冰溪瘦骨絕塵埃。寒香泣雨魂難返,貞節凌霜志莫回。桃李未曾爭豔冶,半窗疏影自徘徊。”以梅花喻自身,表達一生之貞節;借桃李未言,以喻己身之處世,絕妙!詩風委婉蘊藉。

  屈茞纕 屈蕙纕,清‧光緒年間溫嶺縣傑出女詩人。姐妹倆工於吟詠,在閨中即有唱和集《同根草》。試舉一、二。如《憑樓遠眺》:“寂寂松陰鶴未還,夕陽明滅亂峰間。臨風莫作興亡感,山自清清雲自閒。”讀此詩可分不清姐妹倆,因為是《同根草》之緣故。可關心家國、感時傷世之情,溢於懷抱,也見其詩境之高。又如《促織吟》:“促織復促織,聲聲玉階草。小婦密縫裳,終宵懷遠道。繭絲曳難停,刀尺催未了。破鏡何時圓,紅顏日將老。悵然停鴛針,幽閨月皎皎。”詠促織,雖無別出心裁之意,但一個織婦之栩栩形象描摹得十分逼真。其它之作,或寄托,或閨怨,或唱和,皆可有採擷之佳句,如:“無情最是長江水,只送行人不送歸”、“二分香惜梨花夢,一剪寒添柳絮風”、“花片忍埋芳草徑,煙痕輕互墨雲端”等。詩風清麗委婉。

  王秋華(1917~1990),筆名飲芝,出身於仙居詩禮名門,嫁溫嶺新河杜立民為妻。著有《飲芝室詩詞稿》。試舉《鷓鴣天‧懷南宋詩人戴復古》一詞,以見特色:“雨過寒山一抹青,峰巒作帳石為屏。詩人避世留鴻跡,詞客幽居掩竹扃。懷故土,惜生靈,男兒有志報中廷。奈何國亂無人理,留得精華手澤馨。”此詞描繪出石屏一生憂國憂民的情操,景仰之心,情真意切。作品自然奔放,清秀雅麗。又如《高陽台‧黃岩石陀人峰》:“頭角崢嶸,襟懷磊落,巍巍矗立高崗。野鶴浮雲,任它腳下回翔。只緣避世林巒息,指顧間,屢變淪桑。幾曾忘,匝地煙塵,砭骨風霜。征鴻不肯傳消息,教離魂倩女,廢寢慵妝。遠矚高瞻,堅貞化石彌彰。巨靈作梗參商隔,補情天、難覓媧皇。歎年年,愁望橫湖,淚溢澄江。”以石夫人的傳說為題材的作品,書中很多,然以寫石陀人峰為題材的作品卻很少,秋華此作可算是當代存世最早的詞作之一了。

  其他女性詩人,如戚桂棠、葉秋華、袁秀影、林亞風、余秀珍、張千紅、楊豔維等,均有佳作選載,也值得品讀。

  五、魅力無窮的鄉賢佳作

  書中鄉賢佳作,可謂多彩多姿。家鄉風光,自然秀色,是詩人描寫的重點。如南宋‧徐似道《溪上值雨》:“行到溪光竹色間,客懷於此最相關。無端一陣西風雨,不許從容坐看山。”清婉有致,深得唐人旨趣。又如虞似良《橫溪春曉》:“一把新秧趁手青,輕煙漠漠雨溟溟。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寫得自然清新,如一幅風景佳畫,讓人回味無窮。讀其詩,彷彿身入其境矣。明‧潘伯修《過芙蓉村》:“日暮東風吹客衣,水光春色弄晴暉。野桃無主清江夜,山雨初收白練飛。”寫景自然,詩意如畫,妙趣橫生。民國‧毛濟美《遊塘嶴》:「屋主飛泉屋後峰,周圍翠竹與青松。夕陽幾杵晚鍾響,敲破碧山雲萬重。」寫景奇特,末句功力非凡,非高手莫能達此境。各地風景名勝,也是詩人描寫的重要題材。如現代‧葉仲華(蓋塵)寫於1925年仲春的《小龍湫》:“靈泉奔瀉震洪聲,日照潭心倍見情,製成衣被贈蒼生!”其“瀑布連綿如可取,製成衣被贈蒼生”(《小龍湫》)之佳句,敞露憂民肺腑,氣魄之大,襟抱之闊,即為當時享譽盛名的文壇泰鬥康有為先生所讚賞。(詳見拙文《康南海讚賞之“玉兔峰”諸詩篇》)。

  感事詠懷之作,如現代‧陳濟齊《楊妃曲》:“堂堂天子勢孤窮,半道居然委妾躬。再世若還作人婦,糟糠不厭事梁鴻。”諷喻得度,有醇雅之風。又如陳滄海《浣溪沙‧壬午入蜀》:“萬里吟魂逐馬蹄,大江東去夕陽西。江東到處劫灰飛。杜宇不知家國恨,聲聲只道不如歸。巴山夜月斷腸時。”融情入景,詩意絕妙;感情抒懷,寫法非凡。

  六、本土詩人的精品薈萃

  在《溫嶺歷代詩詞精華》裏,更多的是選載了現、當代本土詩人的部分精品佳作。其中有毛莘、邱來璜、魏貽孫、林美文、李圓疆、張直生、王伯敏、陳曼聲、陳朗等人的作品,皆十分精采,可歌可誦,值得品嘗。其中首屈一指的是後來居上的陳朗先生的作品,首首皆為精品,試舉一例,以見特色:“山城何處有梅花,風雨龍蛇壁上斜。玉笛至今吹不下,倚樓人杳漫煎茶。”(《追和蒲華花山題壁》)然而進入六、七十年代,卻遭遇“文革”劫難,萬馬齊暗,詩詞創作進入歷史的最低潮。到了八十年代初,由於社會已進入政治清明時期,詩人們的熱情則更加活躍和高漲,1988年重陽節,我邑成立了縣詩詞學會,成為浙江省最早的三個縣市級詩詞學會之一。此後則結社蔚然成風:相繼成立的有泉溪詩社、錦雞山詩社、方岩詩社、文峰詩社、紅葉詩社、丹崖詩書畫社、晨曦詩社。這一時期的詩人成群,名家林立:如張嶽、林崇增、李學茂、徐觀志、葉相平等五人則成了溫嶺詩壇上的領頭雁,發表在全國各級刊物的佳作和獲獎作品最多,已成為詩壇上矚目的詩家。有許多名句,值得品味和欣賞。如“一身詩債共誰了,且把文光護萬花”(徐觀志《重遊西湖》)、“世間多少垂綸手,不釣浮名便釣金”(張嶽《嚴子陵釣台》)、“唯有軒轅台上月,清輝依舊照台澎”(林崇增《遊子吟》)、“人世頗多琨逖輩,正須中夜一長啼”(李學茂《題金雞峰》)、“但得浩然存正氣,人間無處不春光”(葉相平《抒懷》)等,不勝枚舉。還有盛光輝、孫理慶、陳詒、陳武韜、鄭照、王玉友、江再霖、王孔明、蔡貞松、趙學夫、葉方儉、曹子紹、余志行等詩人群體,也是活躍在詩壇上成績斐然的詩人,在本書中,均有佳作薈萃。這裏就不一一採摘,留與讀者品嚐。

  《溫嶺歷代詩詞精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所選佳作,不僅具有鄉土氣息,鄉土芬芳,而且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和藝術生命力!我驚喜看到──無數的當代本土詩人正在繼承這門高雅的傳統文化,踵事增華,不斷創新,生生不已,為中華詩史譜寫燦爛奪目的新篇章。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就對詩歌的功能作了較全面的概括。《溫嶺歷代詩詞精華》,不僅具有撼蕩心靈的唐詩、宋詞般的無窮魅力,而且完美地體現出古典《詩經》風、雅、頌的藝術特色和藝術魅力;同時也從各個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反映出本土千百年來的歷史風貌和風土人情,以及具有本土特徵的物質文化和精神世界。

  讀詩可以明志,可以體悟人生,可以養性怡情;品詩,可以了解鄉土風情,社會風貌,人間醜惡。故而可知,詩乃史鑒也。

  《溫嶺歷代詩詞精華》,立足本土,面向全國,展示其八百餘年歷代風雅文人之高雅品位,向當今社會獻上一份精心編排的高檔文化精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林慷《序》),自有其流芳百世的歷史價值;在其成功的出版,將給當代的人們和社會帶來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林溪/溫嶺市)

回第十六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