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本会 《台浙天地》 友站连结 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正體中文 联络我们  
 词林涌出雕龙手 诗苑迎来翰墨香

 ─浅谈《温岭历代诗词精华》的艺术特色(下) 林 溪

  戚学标(1742~1824)字翰芳,号鹤泉,今泽国人。进士,官涉县知县,改甯波府学教授,被称为台州一代宗师。着作繁富,有《汉学谐声》、《景文堂诗集》、《三台诗话》等流传于世。其《自题绿香楼》云:“万重山翠绕沧洲,十里粳香扑小楼。户外野风时一至,庭前素月夜如流。海云信断无来雁,野水机忘只泛鸥。终愧壮心未消释,几回壁上看吴鈎。”诗境极佳,末句有壮士气慨,显名士风度。嘉庆年间的着名文士林茂坤对其诗风作了评语:“沈博伟丽,益罕其对。”可谓确论。又其《修县志》云:“峰峦万叠护泉溪,势极东南脉自西。道路宽平无虎豹,闾阎淳朴只豚鸡。连山名胜台兼雁,变俗从容鲁与齐。竹隐方岩人不见,清宵凉月络螿啼。”此诗首联,写景颇有气势;颔联,感时歌颂太平;颈联,景中有情,随俗心态归于宁静;尾联,惜高人隐逸不见,空对着“月络螿啼”之夜景。写法奇特,非高手莫能作!此高人,不就是作者自身的真实写照吗?

  黄浚(1779~1866)字睿人,号壶舟,今石桥头镇下黄村人。曾历任黄岩萃华书院、太平宗文、鹤鸣诸书院山长。一生着述甚丰,有《壶舟诗存》、《壶舟词》等。其《咏古三十绝》,皆为名作。内有《苏武节》云:“十九年中耐雪毡,节毛尽落理归鞭。不知塞外孤栖妇,啮雪吞毡?又几年?”诗中“孤栖归”,当是指王昭君,其奇思异想,移情入景手法,类似于如今的蒙太奇镜头,富有创意,也见匠心独具。又《感怀四律》,感慨系之,行歌当哭,功力弥深。更多佳作,或写景、或咏怀、或感兴、或题咏,绝佳处,无不见其独特之匠心,彰显铿锵之韵律。再如《雪夜枕上索韵》:“屋瓦无声冻合溪,北风朝转夕风西。鹿蕉梦隐村无犬,鱼釜尘生馈绝鸡。独睡薄嫌衾铁冷,开门堆与纸窗齐。宿酲醒后苍生念,多少饥寒子妇啼!”诗里可见一片忧国热心、悯民深情,与石屏怀抱何异!他后期与林蓝交往甚深,并成为修梅吟社中成就最突出、最卓越的诗人之一。其诗风劲健俊爽,笔幽气清。

  林蓝(1814~1847)号琴池,太平人。道光年间?生。工书善画兰竹,与冯芳、李汝臯、陈寿璐、杨鸑、章淳、林傅在花山结“修梅吟社”,时称“修梅七诗翁”。着有《琴池诗草》。代表作如《自题画竹》:“几年画本费搜寻,风雨潇潇访竹林。劲节清标都易写,最难写处是虚心。”好个“最难写处是虚心”,名士风度,风雅之态,诗中卓然可见!诗风清淡,末句实为警句。

  其他修梅吟社诗人如杨鸑等,诗作也很出色。承花山逸韵,显名士品位。

  赵佩江(1866~1929)字兰丞,号梅隐,今太平小南门村人。光绪十年与林简、陈江藻、方乐、林玮黻等五人结社于花山,人称“补梅五闲客”,修《花山志》。着有《芙蓉馆集》等。其诗作,首首皆为精品,如《早春题壁》:“古洞梅花故国春,一枝墙角见精神。樵苏剪伐开因晚,留与东风作主人。”诗中可见,其心早已萌生补梅之雅志。又《意中四律》之一:“绝响风流五百年,待看启后景前贤。文章江槛精灵在,道义新安统系连。莫道遗珠空买椟,须知获粟在耕田。卅年栖止花山畔,慰藉区区此数椽。” 寓意深远。风雅韵事,乃其精神寄托也。名句如:“广寒宫里前身是,尘世何堪与品量!”《梅花》歌梅花傲雪之正气,显名士高雅之品位。诗风清朗淡宕,自然流畅。

  三、仁人志士的正气之歌

  革命先驱、仁人志士的诗作,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的诗作,慷慨抗战,大声高歌,饱蘸沸热血,怀抱爱国拯民之心,也值得读者关注和品赏。

  李先导(1907~1942),今新河镇横河湾下村人。兹录其《归程》一律:“遥思重九故园菊,不计风涛回异乡。茅店鸡声惊客梦,归人足迹印晨霜。夕阳西下乡关见,明月东升草舍望。恨杀夜来匪挡道,庭花佳节空芬芳!”日寇,如土匪般横行挡道,可怜庭园,又到播馨时节,而庭园的主人已享受不到芬芳了!面对国破家亡,诗人发深深感喟,怒愤填膺!此诗以口语入诗。

  何广(1893~1929),字梦我,号何清,太平人。何愚十六世孙。参加过北伐战争,留下许多佳作。如《暮秋》:“风急雁南归,惊心岁月非。烟火凝远岸,山色淡余晖。水共长天碧,鸦随落叶飞。平原怜晚眺,寒气逼征衣。”写军旅生涯,有声有色。又如《黄海道中》:“奔涛日夜送行舟,浩荡天涯快壮游。万里尘环三尺剑,数行雁字一天秋。负家壮士心何愧,报国书生愿未酬。海外三山何日到,西风薄被别神州。”此诗可谓抒怀绝唱。抒发了一个满怀理想的爱国志士的一片报国雄心,然壮志未酬,良可叹也。其诗继承杜甫诗格,诗风沈雄遒劲;而其小词却有《花间》遗韵,委婉细腻。

  李元(生卒年月不详)民国时曾任温岭县县长,为仁人志士者。其《赠伍芝瑞先生》诗云: “惧职难称力乞身,承恩暂许作闲人。烂柯山下寻樵斧,濯锦江边理钓纶。高卧敢忘天下计,狂歌莫负故园春。从今拟准平蛮颂,逐日追风扫劫尘。”痛心日寇侵略中国,给深重灾难的中国人民带来重重灾难。他头脑清醒了:“高卧敢忘天下计”!不负“故园春”,则是其内心的最佳独白:誓师扫荡日寇,以完成“逐日追风扫劫尘”的远大目标。可见其沸腾之热血、爱国之热忱。

  吴玉良(1905~1983),原名琅,原籍城北石粘横塘,毕业于陆军黄埔军校第六期,参加抗日战争,曾授少将,退役后任台湾高雄市书画会理事长。着有《太平天国兴亡史》、《尤竹楼诗稿》等。其《元宵夜袭》(二首)云:“凌云壮志越千山,不灭倭奴誓不还。料得沙场今夜月,清光照耀宝刀镮。”“武曲元宵奇袭兵,三更恢复昆仑城。才不妄效飞龙智,夺得雄关天已明。”读来觉有唐人王昌龄“边塞”诗的浑厚韵味。又《江心寺题壁》:“独立江心感慨多,当年信国执金戈。崖山恶耗零丁泣,千古长留正气歌!”诗中对“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心生无限敬崇。军人之浩然正气,诗风之豪放雄浑,于兹可见一斑。

  朱伯康(1907~2005)原籍新河镇,为《五瓣》成员之一。曾任十九路军政治部主任,后留德国,获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其《石城宵发》诗云:“寒风拂拂动征车,报国从戎不顾家。愿抛头颅三百万,为民换取自由花。”好男儿有“舍身报国不顾家”的英雄志气!又如《黄花节过黄花冈》诗云:“岭南暮气尚沈沈,革命高潮唤莫醒。一死英雄千古恨,高坟空自对人青!”《塞上》诗人在黄花节,到黄冈缅怀七十二先烈,聊抒景仰之深情,大有献身报国之志愿。再如《塞上》诗云:“闻道长城百二关,锦州更有万重山。不知谁放倭奴入,昨夜将军大败还。” 慷慨激昂,痛斥卖国奸贼汪泾卫之辈,直放日寇进关,使爱国将领壮志未酬!诗风直率,豪迈奔放。

  王洪通(1920~1955),早年投身革命,对温岭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有《风烟散篇》诗集传世。其《去浙》云:“水剩山残客断魂,黄埃荡处日初昏。生怜落叶无情惯,渐逐西风辞故根。”写其抗战中后期的革命生涯,不辞辛苦而奔波,顾影自怜,写照真也。其诗风词格,婉约蕴藉。

  季世华(1920~)太平人。抗战开始,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曾参加江防、宜昌、鄂西、桂林及广西抗日大反攻诸役,屡立军功。后改习歧黄,为温岭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几十年来坐诊方同仁药店,为民治病,深受四方百姓爱戴。其《参加抗日战争》诗云:“慷慨挽狂澜,森森剑戟寒。晓攻随战鼓,夜寐倚雕鞍。镞雨弥天合,硝烟匝地残。扶桑终落日,谈笑凯歌还。”确有太白《古风》的雄浑气势。又如《抗日抒怀》云:“沙场苦战裹创还,取义成仁视等闲。披甲荷戈重喋血,誓心收复旧河山!”大有抗日志士慷慨报国之英风!再如《抗日受奖抒怀》:“青春励志举吴鈎,誓逐倭奴卫九州。但得失疆俱收复,建功何在觅封侯!”末句,意境深邃。“建功何在觅封侯”之崇高境界,试问当今世上有几人能够达到?其精神难能可贵!他的许多作品,慷慨高歌,大声镗鞑,有浩然大气之感;椽笔吐彩,硬语盘空,勾勒出铮铮诗骨!诗风豪放劲健,自成一格。

  这一部分仁人志士抒发抗战之声的爱国高昂之作,还有赵立民、徐行、张白等,这里就不一一拈出;有关抗倭之作,还可追溯到明代抗倭名将张元勋的《金鳌感怀二首》,以及清代林爵的《戚将军平倭歌》等,这些珍贵作品,可补县志“史诗”之遗缺。

  四、巾帼兰闺的玉液芳香

  在乡土诗苑上默默耕耘的女诗人,也是值得读者关注的看点之一。《温岭历代诗词精华》一书,也选载了一部分佳作。

  盛贞一,元代诗人。出身于诗书家庭,年轻守寡,家道衰微,她含莘茹苦赡养老人,抚育子女。工诗,常以梅花自喻,有《梅花诗》百首流传于世。人物入《浙江妇女人物志》。兹录其《梅花》一律:“古枝点点数琼瑰,不假天工为剪裁。月夜孤非怜晚景,冰溪瘦骨绝尘埃。寒香泣雨魂难返,贞节凌霜志莫回。桃李未曾争艳冶,半窗疏影自徘徊。”以梅花喻自身,表达一生之贞节;借桃李未言,以喻己身之处世,绝妙!诗风委婉蕴藉。

  屈茞纕 屈蕙纕,清·光绪年间温岭县杰出女诗人。姐妹俩工于吟咏,在闺中即有唱和集《同根草》。试举一、二。如《凭楼远眺》:“寂寂松阴鹤未还,夕阳明灭乱峰间。临风莫作兴亡感,山自清清云自闲。”读此诗可分不清姐妹俩,因为是《同根草》之缘故。可关心家国、感时伤世之情,溢于怀抱,也见其诗境之高。又如《促织吟》:“促织复促织,声声玉阶草。小妇密缝裳,终宵怀远道。茧丝曳难停,刀尺催未了。破镜何时圆,红颜日将老。怅然停鸳针,幽闺月皎皎。”咏促织,虽无别出心裁之意,但一个织妇之栩栩形象描摹得十分逼真。其它之作,或寄托,或闺怨,或唱和,皆可有采撷之佳句,如:“无情最是长江水,只送行人不送归”、“二分香惜梨花梦,一剪寒添柳絮风”、“花片忍埋芳草径,烟痕轻互墨云端”等。诗风清丽委婉。

  王秋华(1917~1990),笔名饮芝,出身于仙居诗礼名门,嫁温岭新河杜立民为妻。着有《饮芝室诗词稿》。试举《鹧鸪天·怀南宋诗人戴复古》一词,以见特色:“雨过寒山一抹青,峰峦作帐石为屏。诗人避世留鸿迹,词客幽居掩竹扃。怀故土,惜生灵,男儿有志报中廷。奈何国乱无人理,留得精华手泽馨。”此词描绘出石屏一生忧国忧民的情操,景仰之心,情真意切。作品自然奔放,清秀雅丽。又如《高阳台·黄岩石陀人峰》:“头角峥嵘,襟怀磊落,巍巍矗立高岗。野鹤浮云,任它脚下回翔。只缘避世林峦息,指顾间,屡变沦桑。几曾忘,匝地烟尘,砭骨风霜。征鸿不肯传消息,教离魂倩女,废寝慵妆。远瞩高瞻,坚贞化石弥彰。巨灵作梗参商隔,补情天、难觅娲皇。叹年年,愁望横湖,泪溢澄江。”以石夫人的传说为题材的作品,书中很多,然以写石陀人峰为题材的作品却很少,秋华此作可算是当代存世最早的词作之一了。

  其他女性诗人,如戚桂棠、叶秋华、袁秀影、林亚风、余秀珍、张千红、杨艳维等,均有佳作选载,也值得品读。

  五、魅力无穷的乡贤佳作

  书中乡贤佳作,可谓多彩多姿。家乡风光,自然秀色,是诗人描写的重点。如南宋·徐似道《溪上值雨》:“行到溪光竹色间,客怀于此最相关。无端一阵西风雨,不许从容坐看山。”清婉有致,深得唐人旨趣。又如虞似良《横溪春晓》:“一把新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溟溟。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写得自然清新,如一幅风景佳画,让人回味无穷。读其诗,彷佛身入其境矣。明·潘伯修《过芙蓉村》:“日暮东风吹客衣,水光春色弄晴晖。野桃无主清江夜,山雨初收白练飞。”写景自然,诗意如画,妙趣横生。民国·毛济美《游塘嶴》:“屋主飞泉屋后峰,周围翠竹与青松。夕阳几杵晚钟响,敲破碧山云万重。”写景奇特,末句功力非凡,非高手莫能达此境。各地风景名胜,也是诗人描写的重要题材。如现代·叶仲华(盖尘)写于1925年仲春的《小龙湫》:“灵泉奔泻震洪声,日照潭心倍见情,制成衣被赠苍生!”其“瀑布连绵如可取,制成衣被赠苍生”(《小龙湫》)之佳句,敞露忧民肺腑,气魄之大,襟抱之阔,即为当时享誉盛名的文坛泰斗康有为先生所赞赏。(详见拙文《康南海赞赏之“玉兔峰”诸诗篇》)。

  感事咏怀之作,如现代·陈济齐《杨妃曲》:“堂堂天子势孤穷,半道居然委妾躬。再世若还作人妇,糟糠不厌事梁鸿。”讽喻得度,有醇雅之风。又如陈沧海《浣溪沙·壬午入蜀》:“万里吟魂逐马蹄,大江东去夕阳西。江东到处劫灰飞。杜宇不知家国恨,声声只道不如归。巴山夜月断肠时。”融情入景,诗意绝妙;感情抒怀,写法非凡。

  六、本土诗人的精品荟萃

  在《温岭历代诗词精华》里,更多的是选载了现、当代本土诗人的部分精品佳作。其中有毛莘、邱来璜、魏贻孙、林美文、李圆疆、张直生、王伯敏、陈曼声、陈朗等人的作品,皆十分精采,可歌可诵,值得品尝。其中首屈一指的是后来居上的陈朗先生的作品,首首皆为精品,试举一例,以见特色:“山城何处有梅花,风雨龙蛇壁上斜。玉笛至今吹不下,倚楼人杳漫煎茶。”(《追和蒲华花山题壁》)然而进入六、七十年代,却遭遇“文革”劫难,万马齐暗,诗词创作进入历史的最低潮。到了八十年代初,由于社会已进入政治清明时期,诗人们的热情则更加活跃和高涨,1988年重阳节,我邑成立了县诗词学会,成为浙江省最早的三个县市级诗词学会之一。此后则结社蔚然成风:相继成立的有泉溪诗社、锦鸡山诗社、方岩诗社、文峰诗社、红叶诗社、丹崖诗书画社、晨曦诗社。这一时期的诗人成群,名家林立:如张岳、林崇增、李学茂、徐观志、叶相平等五人则成了温岭诗坛上的领头雁,发表在全国各级刊物的佳作和获奖作品最多,已成为诗坛上瞩目的诗家。有许多名句,值得品味和欣赏。如“一身诗债共谁了,且把文光护万花”(徐观志《重游西湖》)、“世间多少垂纶手,不钓浮名便钓金”(张岳《严子陵钓台》)、 “唯有轩辕台上月,清辉依旧照台澎”(林崇增《游子吟》)、“人世颇多琨逖辈,正须中夜一长啼”(李学茂《题金鸡峰》)、“但得浩然存正气,人间无处不春光”(叶相平《抒怀》)等,不胜枚举。还有盛光辉、孙理庆、陈诒、陈武韬、郑照、王玉友、江再霖、王孔明、蔡贞松、赵学夫、叶方俭、曹子绍、余志行等诗人群体,也是活跃在诗坛上成绩斐然的诗人,在本书中,均有佳作荟萃。这里就不一一采摘,留与读者品尝。

  《温岭历代诗词精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所选佳作,不仅具有乡土气息,乡土芬芳,而且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生命力!我惊喜看到──无数的当代本土诗人正在继承这门高雅的传统文化,踵事增华,不断创新,生生不已,为中华诗史谱写灿烂夺目的新篇章。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就对诗歌的功能作了较全面的概括。《温岭历代诗词精华》,不仅具有撼荡心灵的唐诗、宋词般的无穷魅力,而且完美地体现出古典《诗经》风、雅、颂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同时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反映出本土千百年来的历史风貌和风土人情,以及具有本土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世界。

  读诗可以明志,可以体悟人生,可以养性怡情;品诗,可以了解乡土风情,社会风貌,人间丑恶。故而可知,诗乃史鉴也。

  《温岭历代诗词精华》,立足本土,面向全国,展示其八百余年历代风雅文人之高雅品位,向当今社会献上一份精心编排的高档文化精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林慷《序》),自有其流芳百世的历史价值;在其成功的出版,将给当代的人们和社会带来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林溪/温岭市)

回第十六期目录    《台浙天地》总目录
浙江省旅台湾同乡联谊总会 会址:108台北市万华区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号5楼
台北联络处:103台北市大同区贵德街83号9楼 电话:(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传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划总监:林淑珍 总编辑:留问政 联络秘书:徐薇蕙
深圳联络主任:宁松林 电话:+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