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本会 《台浙天地》 友站连结 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正體中文 联络我们  
金晓海和他的梅兰竹菊

王维友

  花鸟画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项主要画科,而“梅、兰、竹、菊”又是花鸟画的主项,一个受到中国画画家的青睐。画家在塑造梅兰竹菊之形象时,不仅注意到他们的生理属性,而且进一步赋予这些植物以某种喻意,寄托了画家或欣赏者的理想与希望,竹子在冬季叶子不凋谢,仍然保持翠绿的色泽;梅花也能在春寒料峭的天气怒放;菊花的花朵一直开到深秋霜降,仍然鲜艳多姿;兰花则资质高洁,生在幽谷不怨寂寞,不慕荣华,“不将颜色媚春阳”。“任是无人也自香”,号称〈香祖〉、〈国香〉、〈空谷佳人〉、〈天下第一香〉,所以人们将梅兰竹菊,比之和标榜为君子当具备的品德和节操。明朝人黄凤池将这四种植物的图谱编成《梅兰竹菊四谱》一书,被当时的文人画家陈继儒题称为“四君”,于是明、清以来的画家多以“四君子”为题作画,遂成风气。“梅兰竹菊”也成为画家的必修之课,以画四君子而成名者辈出,远者如文同、赵孟坚、赵孟俯、吴镇、王冕等自不必说,明、清以来青藤、八大、石涛、罗聘、金农、郑燮、浦华、虚谷、老缶、孟熊,直至近代的潘天寿、黄宾虹、关山月、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等等,一代接一代,他们笔下的四君子图各有千秋,或为世一绝,或自成一家,无不光耀画坛。

  近年来成长于中国画坛的青年画家、杭州兰亭画院(在杭州清河坊)院长金晓海于画梅兰竹菊尚不敢和以前辈大师同日而语,但他却与四君子结下不解之缘,始终在追求四君子凌霜傲雪、刚节虚心、幽香素静、超凡脱俗的高洁品格,一直在不断苦练为梅兰竹菊造型的硬功夫。“学诗当如初学样,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来皆成章。”金晓海为画好梅兰竹菊真可谓参遍诸方,方有所悟。

  

  先说他画兰。人说,画梅兰竹菊,画兰最难。起、按、提、收,穿插入破,皆不是一日之功。当初连他的老师陆抑非先生都说画兰太难,不想教他画兰。但他对画兰情有独钟,见兰花就手痒。一本《芥子园画谱》中的“兰谱”几乎被他翻烂,从蓝瑛、郑板桥、吴昌硕到潘天寿、陆抑非、卢坤峰,凡是能找到的兰谱他都统统找来反复研究,反复临摹,他在自家门前狭窄的走廊上摆满了各种兰花,每天照着那些兰花写生。一卷一卷的宣纸就在他笔下不是变成“交凤眼,破凤眼”,就是变成“钉头,鼠尾,螳螂肚”(都是画兰的口诀)。开始,他一管在手犹如千斤,常常是手不听调遣,笔不能随意走,不是撇叶滞板,便是穿插失度,百撇难有不败笔,十幅难得一幅成,但他毫不气馁,仍是一日复一日的照着走廊上的兰花坚持画,也不知画了多少纸,耗了多少量。他的兰花终于大获成功。一幅长近百米的《百兰图》在当年的湖滨杭州书画社辄厅绕四壁展开,观者络绎不绝,无不啧啧称赞。几百株兰花,或傍修竹、或倚苍松、或踞寒石、或俯清流、或于泉石之间、或于风雨之后、或盆栽或瓶插、或刚健霸悍或玲珑娟秀、或浑厚华滋、或清静婉约,幅幅画得秀润恬静,飘逸清丽,优雅鲜活,灵秀丰实,温馨平和,彷佛能观其态而闻其香。其用笔起伏有序,概括潇洒,往来穿插,舒展流畅,清气潇然,浓润劲健,气脉贯通,富于弹性,风致翩翩,刚健含婀娜,端庄杂流利,自然地显现出花叶翻转变化和繁密之势,以及俊秀飘逸的韵致。画风不拘一格,略无雷同,意趣回殊,少而不觉其寒悴,多而不觉其纠纷,繁简得其所宜,且经营得体,笔墨嫺熟,让人既可以读到儒雅典丽的传统水墨精神,又有一种平民的朴素亲切感情,感受到来自乡野和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气息,真乃芳溢九畹,蔚为画苑之大观。

  就是这幅《百兰图》,在1995年中国美协和台湾中国画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书圣杯书画艺术大赛中获得最高奖(银奖,缺金奖)。自此,人们便以“兰花以仔”呼金。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翟泰丰更是以此四字赠金。面对人们的赞扬,金晓海虽不敢自我陶醉,但他却有几点却之不恭。成功的那种喜悦自然也会涌上他那赤子心头,让他兴奋得像孩子似的手舞足蹈,那时他真有点几得意忘形。

  

  做为苦学派的金晓海,画竹也是从传统中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以苦人所不能苦、练人所不能练的苦行僧式的殉道精神,以最大的功力深挖传统,在逐步学习中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和审美品格,以至真正诚的感情投入到墨竹画的创作中去,潜心在墨竹艺术领域磨炼探讨。他画竹走的是郑板桥之路。郑燮画竹随意挥洒,笔趣横生。郑绘新竹,丛篁密筱,翠烟如织;画老竹,霸根长节,风雨不摇;写晴竹,清森映日,萧蔬有致,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写雨竹,雨丝飘洒,滴沥潇湘,润物无声,似闻竹响共雨声相乱;写雪竹,银披枝叶,凌霜劲节,力抗风雪;写风竹,或疾风劲立,或微风摇曳;写月竹,夜深月明,宁静致远。金晓海常面对郑氏的各式墨竹图苦思冥想,手摹心描,努力化郑竹为金竹。对墨色的浓淡深浅,行笔的快慢节奏,构图的虚实疏密,金晓海逐步“成竹在胸”,立意笔先,然后凝神静气借象达意,手起笔落,或深或浅,随意点缀。他以书法用笔入画,将西方的光影与中国画的毛墨之美完整地融和在一起。将竹竿处理成边缘浓中间淡的笔墨效果,一笔写出复笔的意趣,而后趁湿濡勾点,使竹节醒目脱透,竹叶形象逼真。他笔下的一幅幅墨竹图,纵横捭阖,气势酣畅,疏枝密叶,绵邈多姿,简约处,气动生风,得气而活,繁密处,苍劲浑厚,节节浑厚,笔笔画出“竹”的凌云之志,体现出竹子的雄强,博大、灵透、深邃之美,处处透露出画家之更高境界的审美情趣,使作品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令观者无不心悦神畅。

  

  提起画梅、画菊,金晓海自己说不如画兰画竹那样得心应手。其实,他对梅花和菊花同样热爱有加,画梅画菊同样下了不少苦功。他对历朝画梅名家,从1700多年前南朝张僧繇的《梅图》,到宋代扬无咎《雪梅图》,到元代“梅花屋主”王冕的《墨梅图》以及明清以来层出不穷、流派纷呈的画梅高手都曾用心研究。梅树干如何画的苍劲有力,树干上的苔藓皴如何显示出雪压霜欺,久经岁寒而贞固顽强、不屈不挠精神,以及花须的长短,花蕊的参差错落,花瓣的前后左右、阴阳向背的各种姿态等,他都曾到超山、灵峰等梅林圣地细细观察。经过多年的努力,金晓海的梅花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他以意命笔,以情导墨,心随笔运,神运迹化,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随意而不失规矩,畅神而且切合形质。他的墨梅、白梅、红梅、雪梅,玉滑冰肌,或繁枝密花,或疏影横斜,或冷艳寒香,千姿百态,各领风骚。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句)说到金晓海的菊花图也同样颇具金家特色。他笔下的菊花柔嫩多姿,色彩典雅,俯仰向背,左右顾盼,疏密穿插,上下呼应,百态千姿,尽态极妍,枝叶苍劲浑厚,花瓣潇洒秀美,笔墨出神入化。他平时喜欢把梅花菊花画在花瓶或花盆里,同样是笔墨流畅,线条光润。一束秋菊之清雅,娇而不俗艳;一束红梅之寒香,俏也不争春。金晓海虽不是一个天才画家,却是个为一苦学而勤奋的画家,他有今天的成就,全由“苦寒”而来,全靠“用功”二字。如今,他正当中年,“用功”的空间大且前途无限。

(王维友/杭州市)

回第十六期目录    《台浙天地》总目录
浙江省旅台湾同乡联谊总会 会址:108台北市万华区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号5楼
台北联络处:103台北市大同区贵德街83号9楼 电话:(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传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划总监:林淑珍 总编辑:留问政 联络秘书:徐薇蕙
深圳联络主任:宁松林 电话:+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