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山區─龍(泉)慶(元)景(寧),以傳統 "砍花" 法生產香菇已有 800多年歷史。現在就地發展袋料香菇生產已成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根產業,雖然香菇生產主要方面已走向現代科技的道路,外出製作香菇生產的人員已大大減少,但是菇民傳統文化習俗至今廣泛流傳,已成為人們的趣談。據有關資料相傳:南宋建炎年間,吳三公生於慶元縣齋郎鄉龍岩村,原名吳煜,兄弟排行老三,又叫吳繼三,傳說他是種菇創始人。明洪武時,處州香菇入貢,被朝廷列為佳品,並封贈吳老三為 "羹食公侯" ,後世菇民都祀奉吳老三為 "菇神" ,敬稱 "吳三公" 。菇民進入菇山,要在菇寮設菇神之位,許多村莊建有 "吳三公殿" ,規模宏大的有慶元西洋殿、龍泉蛟洋村吳三公殿、景寧英川毛坑口 "三合堂" 等。菇民上菇山前,都要在菇神殿祭祀,祈求菇神保佑上山平安,種菇順利、品質優良。在菇寮種菇時,要在菇寮的吳三公神位前和山魈庵(此庵在離寮一二里外的岙口,以三塊大石頭疊成)兩處設祭祀神。
"楓樹落葉,夫妻分別。楓樹抽芽,丈夫回家" 。這是流傳於菇民區反映菇民種菇季節的俗語。每當楓葉飄零的金秋季節,菇民都有一次傳統的 "洗穀浴" 。這一天,菇民家家戶戶都必須要做麻糍、殺豬。菇民家中的婦女,都要吃素沐浴。淋浴後,要用麻糍及肉、雞、魚三牲,在各村口的吳三公殿供菇神,祈求菇神保佑親人上菇山平安無事,種菇發財。同時,也是慶賀五穀豐收,這種活動叫 "洗穀浴" 。
菇民上山種菇,要選擇逢三、逢六、逢九的吉日出門。離家的頭一天晚上,全家大小要坐攏吃 "告別飯" 。告別飯由家中的長者主持,飯前焚香點燭,由長者斟酒舉杯,上對 "皇天" ,下對 "土地" ,潑酒禱告,預祝菇民出門大吉大利,平安回家。入座後,長者舉刀將桌上的雞腿子一刀斬斷,分給菇民留著路上食用。年老力衰,一刀斬不斷,長者即說 "年紀雖老財氣旺,一下趕不走金鳳凰;今冬香菇定豐收,我家子孫大發財" ,以補不足,然後再由後生人來斬,其意是鳳凰從家中飛到菇寮,吉祥大發。
過去菇民生活困難,去菇山路上,帶有數十個麻糍餅,每吃一個就飽。臨餐時,撿些柴火烤熱便吃,夜宿涼亭、廟宇,不宿店,免遇壞人。
菇民無錢租山,只好上菇山當幫工。幫工要受四測:力測,選力氣大的;目測,能選樹種菇;地測,能選擇適當的種菇地;斧測,過去種菇採用 "砍花" 的經驗,才能幫工,或當粗工,或當師傅。在菇民中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
做人莫做香菇兒,寒冬臘月走江西。
人窮無錢買樹種,無奈為人做苦力。
山門方知家裡暖,山棚破舊寒風吹。
如遇年情不照應,半年勞苦空手歸。
這充分傾訴了菇民的辛酸。
菇山有一種暗語,俗稱 "蕈寮白" 。菇民上菇山後,即講蕈寮白,如柴刀叫 "穹" ,斧頭叫 "篷" ,或叫 "洞敲" ,雞叫 "地下婆" ,菇寮叫 "香老寮" ,香菇叫 "香老" ,吃飯叫 "戽添" ,豬肉叫 "歪老" ,酒叫 "黃湯" ,飯碗叫 "飯腦" ,女人叫 "尖登" ,老鼠叫 "糍拉" ,看山叫 "乃山" ,回家叫 "落寮" 或 "落棚" 。蕈寮白流傳久遠,相沿成習,是龍、慶、景三縣菇民相通的秘密語。
在菇山菇寮生活有一定的規矩,十分嚴格。天黑即關門就寢,有人來敲門, "嘭、嘭、嘭" 三聲,寮人問:「誰、誰、誰」?寮外答: "我、我、我" 聽口音是熟人,才去開門。這是為了防 "鬼" 防匪。
夜間行走,二三人結伴同行。手持電筒,或點著火 而行。山下見下坡有燈火走動,首先以 "荷呼" 發音發打招呼,坡下提燈的回 "喲呼" 證明是菇民,不是鬼、匪。菇民耳靈眼明,十分警惕。
早上鳥叫即起床,起床後,由寮內歲大的先開口: "老馱(伙計),老祖師叫我們瞅香老(香菇)去!" 然後,開門出去。吃飯時,不許把筷子往飯裡戳,這叫豎檣。檣(種菇樹)不生菇了,已成廢物,才把它豎成堆。豎牆是不吉利的,所以忌將筷子往飯裡戳。
在寮內不論白天黑夜,不許吹口哨、吹簫、拉胡琴。否則會惹惱 "大仙" ,它要造反的。斧頭、柴刀、菜刀不許相相碰,刀斧相碰要吃肉,有血光災,所以禁忌。
在山上,手腳碰破皮,流血,不許罵山門,只興許說好話: "今天我見紅有喜,要發財!"
菇民在山上,生活十分艱苦,無蔬菜,米湯加鹽,或放些菜乾、蝦皮煮而食之。到了初一、十五兩天,菇民叫 "過節" 。這兩天寮主(老板)起早下山去買豬肉、豆腐、老酒回寮為菇神做節,供神之後,再給幫工吃。
菇民對糟蹋香菇的禽獸痛恨之極,千方百計想辦法捉它。他們在祖傳捕禽獸絕招,但怕捉禽獸會苦惱山神老祖,在捕捉頭一天,向山神請示,燒香跪拜,在菇寮旁的大樹上貼黃榜。黃榜這樣寫: "山林鳥獸作亂,經常來搔擾老祖管下。菇民辛苦果實,如不捕殺這群害人之禽獸,姑蕈無法生長,難以供奉山祖。齋菜祭祀各路大神,為些告急老祖恕宥!"
他們就在菇種基地挖陷阱,放吊索,布地雷,捕殺禽獸和盜匪。
陽春三月,菇民辛勞一冬,取得豐收,高興落棚。落棚前,寮主備三牲齋菜,點香燈燭謝菇神。開宴前紅燭高照,香煙繚燒,主人向七神施禮,謝各路大神保佑平安無事、香菇豐收之恩,鳴放鞭炮,入座喝酒。
落棚日期,秘而不宣,一般在遠離菇山的地方面談,談後不能露出 "落棚" 跡象。落棚的黎明,菇民互不搭話,各自收拾用具、衣物,挑著擔子就走。留一老菇民,等其他菇民走後,翻倒飯鍋,鎖上寮門,匆匆趕上先行的菇民,一起回家。一路上,不能回頭看寮,也不能說話,等走出菇山五里路後,才能說話。怕菇神追趕,其實怕人暗害。
菇民回家,都買好豬肉、白鯗、香燭、鞭炮、香煙、糖果、糕點等物,一進村口,先往吳三公殿燒香點燭,跪拜,放鞭炮。村民聞聲趕來道喜時,必講彩話,菇民要致謝。討彩頭後,要給村民分煙、分糖,分餅乾,對方則說:「抽你發財煙,吃你菇豐糖!」一村人興高采烈,好生喜歡。筆者幾時曾親歷過這種場面,親口嘗過返鄉菇民發來的餅乾、糖果,至今記憶猶新。
龍(泉)慶(元)景(寧)三縣菇農過去外出製作香菇的地點是:閩、皖、贛、雲、貴等省。改革開放以來,除一部分人繼續到外省從事香菇生產購銷外,大多數菇民就地發展袋料香菇,已成為當地支柱產業,菇民一些傳統古老文化習俗也慢慢失傳。廣大菇民更加講究科學種菇新技術,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增收目標。
景寧畬族自治縣,為龍慶景三個傳統香菇生產重點縣之一,解放以後至80年代初期,每年仍有2000多菇民外出製菇生產,主要分布在英川區各鄉、以及蓮川、毛垟、秋爐等多地。90年代初期開始,隨著科技的發展,政府積極支持在本地大力發展袋料香菇生產引進良種,多年發展袋料香菇都在4000萬袋,最多年份發展到6000萬袋,從事袋料香菇生產、購銷有上萬人,建起了《山珍市場》、《綠色市場》兩個大型香菇交易市場,為菇業生產購銷服務,香菇生產每年交易香菇、黑木耳5000多噸,交易額2.5億元,並已出現了一批聚資百萬元以上的香菇生產購銷大戶。這就為全縣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向小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年來,雖然香菇生產方式改革,但香菇傳統文化習俗,仍在廣大菇民中流傳。
(毛榮耀/景寧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