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山区─龙(泉)庆(元)景(宁),以传统 "砍花" 法生产香菇已有 800多年历史。现在就地发展袋料香菇生产已成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根产业,虽然香菇生产主要方面已走向现代科技的道路,外出制作香菇生产的人员已大大减少,但是菇民传统文化习俗至今广泛流传,已成为人们的趣谈。据有关资料相传:南宋建炎年间,吴三公生于庆元县斋郎乡龙岩村,原名吴煜,兄弟排行老三,又叫吴继三,传说他是种菇创始人。明洪武时,处州香菇入贡,被朝廷列为佳品,并封赠吴老三为 "羹食公侯" ,后世菇民都祀奉吴老三为 "菇神" ,敬称 "吴三公" 。菇民进入菇山,要在菇寮设菇神之位,许多村庄建有 "吴三公殿" ,规模宏大的有庆元西洋殿、龙泉蛟洋村吴三公殿、景宁英川毛坑口 "三合堂" 等。菇民上菇山前,都要在菇神殿祭祀,祈求菇神保佑上山平安,种菇顺利、品质优良。在菇寮种菇时,要在菇寮的吴三公神位前和山魈庵(此庵在离寮一二里外的岙口,以三块大石头叠成)两处设祭祀神。
"枫树落叶,夫妻分别。枫树抽芽,丈夫回家" 。这是流传于菇民区反映菇民种菇季节的俗语。每当枫叶飘零的金秋季节,菇民都有一次传统的 "洗谷浴" 。这一天,菇民家家户户都必须要做麻糍、杀猪。菇民家中的妇女,都要吃素沐浴。淋浴后,要用麻糍及肉、鸡、鱼三牲,在各村口的吴三公殿供菇神,祈求菇神保佑亲人上菇山平安无事,种菇发财。同时,也是庆贺五谷丰收,这种活动叫 "洗谷浴" 。
菇民上山种菇,要选择逢三、逢六、逢九的吉日出门。离家的头一天晚上,全家大小要坐拢吃 "告别饭" 。告别饭由家中的长者主持,饭前焚香点烛,由长者斟酒举杯,上对 "皇天" ,下对 "土地" ,泼酒祷告,预祝菇民出门大吉大利,平安回家。入座后,长者举刀将桌上的鸡腿子一刀斩断,分给菇民留着路上食用。年老力衰,一刀斩不断,长者即说 "年纪虽老财气旺,一下赶不走金凤凰;今冬香菇定丰收,我家子孙大发财" ,以补不足,然后再由后生人来斩,其意是凤凰从家中飞到菇寮,吉祥大发。
过去菇民生活困难,去菇山路上,带有数十个麻糍饼,每吃一个就饱。临餐时,捡些柴火烤热便吃,夜宿凉亭、庙宇,不宿店,免遇坏人。
菇民无钱租山,只好上菇山当帮工。帮工要受四测:力测,选力气大的;目测,能选树种菇;地测,能选择适当的种菇地;斧测,过去种菇采用 "砍花" 的经验,才能帮工,或当粗工,或当师傅。在菇民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做人莫做香菇儿,寒冬腊月走江西。
人穷无钱买树种,无奈为人做苦力。
山门方知家里暖,山棚破旧寒风吹。
如遇年情不照应,半年劳苦空手归。
这充分倾诉了菇民的辛酸。
菇山有一种暗语,俗称 "蕈寮白" 。菇民上菇山后,即讲蕈寮白,如柴刀叫 "穹" ,斧头叫 "篷" ,或叫 "洞敲" ,鸡叫 "地下婆" ,菇寮叫 "香老寮" ,香菇叫 "香老" ,吃饭叫 "戽添" ,猪肉叫 "歪老" ,酒叫 "黄汤" ,饭碗叫 "饭脑" ,女人叫 "尖登" ,老鼠叫 "糍拉" ,看山叫 "乃山" ,回家叫 "落寮" 或 "落棚" 。蕈寮白流传久远,相沿成习,是龙、庆、景三县菇民相通的秘密语。
在菇山菇寮生活有一定的规矩,十分严格。天黑即关门就寝,有人来敲门, "嘭、嘭、嘭" 三声,寮人问:“谁、谁、谁”?寮外答: "我、我、我" 听口音是熟人,才去开门。这是为了防 "鬼" 防匪。
夜间行走,二三人结伴同行。手持电筒,或点着火 而行。山下见下坡有灯火走动,首先以 "荷呼" 发音发打招呼,坡下提灯的回 "哟呼" 证明是菇民,不是鬼、匪。菇民耳灵眼明,十分警惕。
早上鸟叫即起床,起床后,由寮内岁大的先开口: "老驮(伙计),老祖师叫我们瞅香老(香菇)去!" 然后,开门出去。吃饭时,不许把筷子往饭里戳,这叫竖樯。樯(种菇树)不生菇了,已成废物,才把它竖成堆。竖墙是不吉利的,所以忌将筷子往饭里戳。
在寮内不论白天黑夜,不许吹口哨、吹箫、拉胡琴。否则会惹恼 "大仙" ,它要造反的。斧头、柴刀、菜刀不许相相碰,刀斧相碰要吃肉,有血光灾,所以禁忌。
在山上,手脚碰破皮,流血,不许骂山门,只兴许说好话: "今天我见红有喜,要发财!"
菇民在山上,生活十分艰苦,无蔬菜,米汤加盐,或放些菜干、虾皮煮而食之。到了初一、十五两天,菇民叫 "过节" 。这两天寮主(老板)起早下山去买猪肉、豆腐、老酒回寮为菇神做节,供神之后,再给帮工吃。
菇民对糟蹋香菇的禽兽痛恨之极,千方百计想办法捉它。他们在祖传捕禽兽绝招,但怕捉禽兽会苦恼山神老祖,在捕捉头一天,向山神请示,烧香跪拜,在菇寮旁的大树上贴黄榜。黄榜这样写: "山林鸟兽作乱,经常来搔扰老祖管下。菇民辛苦果实,如不捕杀这群害人之禽兽,姑蕈无法生长,难以供奉山祖。斋菜祭祀各路大神,为些告急老祖恕宥!"
他们就在菇种基地挖陷阱,放吊索,布地雷,捕杀禽兽和盗匪。
阳春三月,菇民辛劳一冬,取得丰收,高兴落棚。落棚前,寮主备三牲斋菜,点香灯烛谢菇神。开宴前红烛高照,香烟缭烧,主人向七神施礼,谢各路大神保佑平安无事、香菇丰收之恩,鸣放鞭炮,入座喝酒。
落棚日期,秘而不宣,一般在远离菇山的地方面谈,谈后不能露出 "落棚" 迹象。落棚的黎明,菇民互不搭话,各自收拾用具、衣物,挑着担子就走。留一老菇民,等其他菇民走后,翻倒饭锅,锁上寮门,匆匆赶上先行的菇民,一起回家。一路上,不能回头看寮,也不能说话,等走出菇山五里路后,才能说话。怕菇神追赶,其实怕人暗害。
菇民回家,都买好猪肉、白鲞、香烛、鞭炮、香烟、糖果、糕点等物,一进村口,先往吴三公殿烧香点烛,跪拜,放鞭炮。村民闻声赶来道喜时,必讲彩话,菇民要致谢。讨彩头后,要给村民分烟、分糖,分饼干,对方则说:“抽你发财烟,吃你菇丰糖!”一村人兴高采烈,好生喜欢。笔者几时曾亲历过这种场面,亲口尝过返乡菇民发来的饼干、糖果,至今记忆犹新。
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菇农过去外出制作香菇的地点是:闽、皖、赣、云、贵等省。改革开放以来,除一部分人继续到外省从事香菇生产购销外,大多数菇民就地发展袋料香菇,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菇民一些传统古老文化习俗也慢慢失传。广大菇民更加讲究科学种菇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增收目标。
景宁畲族自治县,为龙庆景三个传统香菇生产重点县之一,解放以后至80年代初期,每年仍有2000多菇民外出制菇生产,主要分布在英川区各乡、以及莲川、毛垟、秋炉等多地。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科技的发展,政府积极支持在本地大力发展袋料香菇生产引进良种,多年发展袋料香菇都在4000万袋,最多年份发展到6000万袋,从事袋料香菇生产、购销有上万人,建起了《山珍市场》、《绿色市场》两个大型香菇交易市场,为菇业生产购销服务,香菇生产每年交易香菇、黑木耳5000多吨,交易额2.5亿元,并已出现了一批聚资百万元以上的香菇生产购销大户。这就为全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年来,虽然香菇生产方式改革,但香菇传统文化习俗,仍在广大菇民中流传。
(毛荣耀/景宁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