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菊花品性高潔,孤標傲世,不畏風霜,間寒而放,有 "傲霜" 之稱。「秋來誰為韶華主,總領群芳是菊花」。歷代文人墨客不僅為它留下了大量的詩,而且也撰有不少情趣盎然的賞後佳聯。

  《楹聯叢話》載,北京宣武門外趙象庵家,菊花最盛。一日劉金門等借園賞菊,主人求題新聯。問主何好,答曰:「無他好,惟愛菊如性命耳。」金門信手書云:「只以菊花為性命。」一時無對。又問主人何姓,答曰姓趙,於是得下聯云:「本來松雪是神仙。」松雪,既為自然物與菊花對,又為趙某之號,是隱切趙姓無疑,對主人亦甚恭維。

  相傳,湖廣撫顧璘,愛養菊。重陽菊花盛開,顧邀當朝宰相張居正前來賞菊。不料,一位好友伸手摘花三枝,顧十分惋惜,便吟上一聯: "賞菊客來,兩手擘殘彭澤景。" 話音剛落,張居正馬上對出下聯: "賣花人去,一肩挑盡洛陽秋。" 上下聯都切賞花之題,妙在借助誇張手法,一個說「擘殘」,另一個則道「挑盡」,充分表現了二人愛花如痴如醉的心情。

  清代康熙帝曾在中南海清雅幽靜的菊香書屋題有一聯云 "庭松不改青蔥綠;盆菊仍霏清靜香。"

  聯語借「松」勵志,借「菊」抒懷,「不改」、「仍霏」蘊涵風物依舊的情,傾吐持之有恒的心聲。「香」寓意菊香、書香,更富韻致。

  鄭逸梅是文史掌故作家,有 "補白大白" 的譽稱。著有《小品大觀》、《藝壇舊話》等。他生於1895年十月二十日。好友高燮有贈聯云: "人淡如菊;品逸於梅" 。鄭逸梅原本姓鞠(菊字的古寫),又生於九秋之菊月,故此聯以「梅」、「菊」相喻,譽贊其淡泊名利,襟懷坦蕩。簡潔典雅,生動傳神,確為渾然天成之作。

  清同治進士姚密齋,曾任湖南茲利知縣,為官清正。曾撰一聯以明志: "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 上聯以秋菊為喻,警誡自己不奢求名利,以淡泊寧靜處世,「何妨瘦」三個字語於雙關,發人深省。下聯以梅花為喻,規勉自己清廉、公正、剛正。「不畏寒」三字,力重千鈞,擲地有聲,凜然之氣頓現。

  《巧對錄》言,清代百菊溪作官雲南時,眷一名叫荷花的優伶。此人色藝均出眾。多年後,百氏官遷兩廣,正好荷花亦至,然色衰發禿,已不似當年。百以一聯戲之曰: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聯用比喻,而「荷」與「菊」亦代兩人之名,語帶雙關也。「已無」與「猶有」且成對照,不嫌殘紅,也頗有人情味。

  清末作家曹雪芹題菊聯: "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陶令,指陶淵明,他栽菊、愛菊、賞菊、詠菊、採菊、食菊。有一年重九,他大醉於菊花叢中,並在《九日閒居》詩序中說:「余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從此,菊花便名 "重九華" ,譽滿神州。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林黛玉之口題此聯,取自此典。

  賞菊佳聯還有「籬邊野菊凝霜艷;橋畔幽蘭映水丹」、「不愁老圃秋容淡;猶有黃花晚節香」、「黃菊綺風村酒熟;紫門臨水稻花香」等膾炙人口的賞菊佳對。

(李盛仙/永嘉縣)

回第十四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