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提起臺灣澎湖史,施肩吾先生不但是澎湖史的創始者,其文學才華更豐富了澎湖的歷史,我們永遠懷念他並效法他的精神。

一、讓我們記住中國歷史上的那個著名的施肩吾。

  說句實話,對於施肩吾,如今知道他的人不多,但每一部中國文學與道教史都會對他記上或多或少的一筆。名氣小了,並不代表他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小了。只能說中國歷史上有作為的人層出不窮,隨便點出一個,都能作為一篇大文章。因而,施肩吾被「怠慢」了。

  現在,就讓我們來簡單數一數施肩吾在如今還存在的深遠影響。

  其一:施肩吾一生最大的亮點和對歷史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在一千一百多年經意與不經意地聯繫、開發了中國臺灣的澎湖地區。《臺灣通史》的第一章寫到了孫權開發臺灣,那麼,第二章應該寫到施肩吾對臺灣澎湖的開發。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大事情,這個歷史名人施肩吾無疑是偉大的。

  其二:施肩吾,歷經歷史的大浪淘沙,到現在還在大量出版發行的《全唐詩》一書中,他的詩就有197首之多。在《全唐詩》中能留下一首詩已經是很了不起了,況且有197首之多。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之外,這樣的詩人也不多,況且他與白居易、張籍等交往甚密。這個唐代詩人施肩吾無疑是著名的。

  其三:施肩吾在唐代寫的文章,在現在還在通行的《全唐文》中還留著九篇,雖然當中恐怕有幾篇是別人的委託之作,但卻絲毫掩蓋不了他寫文章的才華。能在《全唐文》中留下幾篇文章,也足以讓這個唐代作家施肩吾不朽。文章千古事,施肩吾真的做到千古了。

  其四:施肩吾留給歷史的角色是多樣的。他率族人定居澎湖列島,成為了一位推動澎湖方方面面發展的開拓與奠基的人。他高中狀元使得他「新得科名到處閑」(張籍句),「一日承恩天下知」(施肩吾句),成為一個天下老百姓追慕的名人。再加上他詩名又盛,張籍稱他「早聞詩句傳人遍」,使得他成為了當時一個既有功名又有詩名的名人。不久他又棄功名入山修道,再次震動當時。然而他研習道教又非常成功,成為了一個影響中國道教史的道學思想家。他還寫出了道學名篇《養生辨疑訣》,成為了氣功養生學的先驅者。

  施肩吾是中國歷史上繼三國吳大帝孫權遣將衛溫、諸葛直率軍到臺灣及隋朝三次派人往駐臺灣之後,民間率領族人定居並開發澎湖的第一人。

  施肩吾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和作家,留有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

  施肩吾是中國道教史上傑出的道學理論家,他的《養生辨疑訣》是中國氣功養生學的奠基之作。

  對於他的故里富陽來說,他通過多次考試,成為唐代憲宗年間的文狀元,成為富陽歷史上的第一個狀元。

二、讓我們記住施肩吾的生年

  施肩吾,字希聖,號東齋,入道後,世稱棲真子。施肩吾生於唐德宗建中元年(西元780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卒於唐懿宗鹹通二年(西元861年)農曆九月九日,歷唐德宗李適、唐順宗李誦、唐憲宗李純、唐穆宗李桓、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枕、唐懿宗李等九朝皇帝,享年八十二歲。

  施肩吾,「字」,「希聖」。他的長輩或他自己希望自己成為一位聖人一樣的人。他給他三個兒子取的名字,寄託了同樣的希望與期望。他大兒子叫宗堯,二兒子叫宗舜,三兒子叫宗禹。還有一女,嫁給同為詩人的何景堯。

三、讓我們記住施肩吾的故鄉

  施肩吾的故鄉,是在今天的浙江省富陽市洞橋鎮賢德片仁阮村施家自然村。一千二百年前的施家屬當時的分水縣,僅一條石堪之隔的外半村叫葉家,屬新城縣,即今天的新登地區。當年,施肩吾的父輩從施家搬遷到了葉家定居,誰也沒有注意到這件事。到了唐元和十五年(820年),施肩吾高中狀元,情況就不一樣了。按當時的朝廷慣例,狀元家鄉的知縣可擢升三級,縣衙裏還可以拆掉一條高門檻。這樣一來,新城、分水兩位知縣就瞪眼破喉爭吵起來了。分水縣令說施狀元一向是分水施家人,所以狀元公姓施不姓葉;新城縣令雲施狀元的父親早就定居新城縣所轄的葉家,他家的錢糧一直是向新城縣交納的。兩縣各不相讓,還暗裏派人探聽京裏來報捷的人何時到達,準備搶先迎接。這一天,分水縣令帶著縣吏一早就離開縣衙,乘船出分水江,到桐君山下等迎報子。那知新城縣令棋高一著,出淥渚江到桐洲沙,搶先一步把報子迎回縣衙。分水縣怎肯甘休,官司一直打到京裏。京中來了個皆大歡喜的斷法,兩縣縣令都擢升三級,一場風波才算平息。從此,兩縣的縣誌都載上了施肩吾的事蹟。分水縣將施家一帶改名為招賢鄉;新城縣將葉家一帶改名為招德鄉。以後,兩鄉都由新城縣管轄,兩鄉合稱為賢德鄉,後新城縣(亦稱新登縣)又併入富陽縣(今稱富陽市)。但賢德之名卻一直延用到今天。上面所述之事不論真假,都改變不了這樣的一個事實情況:現在的仁阮施家、葉家、石壁寺、花墳等都在今賢德轄區內,賢德由洞橋鎮所轄,洞橋鎮由富陽市所轄。相反,當年的分水縣名成為縣衙所在地的現在的鎮名,分水鎮現在是浙江省桐廬縣的所轄的一個鄉鎮。現在的分水鎮與洞橋鎮賢德轄區內的巨龍、呂公等比較近,與仁阮施家、葉家比較遠。

  所以,不論學界還是出版界,該是到了統一施肩吾故里的時候了!《全唐詩》、《全唐文》所稱的施肩吾是「洪州人」,錯!洪州之西山是施肩吾修道的地方,能算他的故里?錯!其他的很多著作在解釋施肩吾「睦州分水人」時,簡單地將「睦州」譯成「今建德」,他們不知道歷史地名的範圍變化的情況而強為之。將「分水」譯成「今桐廬」。此種所為,我稱之為「不出書齋做學問」現象,往往得出錯誤的結論。是該改一改啦!

  我再把施肩吾故里的所在,明確而完整地說一遍:施肩吾,今浙江省富陽市洞橋鎮賢德片仁阮施家自然村人。

四、讓我們記住施肩吾的生平簡述

  少年時期的施肩吾,家境貧寒,但父母還是把送到了縣城東面的五雲山和尚寺讀書。施肩吾非常能體會父母生活的艱辛,因而學習極為刻苦。唐代,五雲山麓曾建有「玉尺樓」,立有石碑,上刻有「唐狀元施肩吾讀書處」幾個大字。山的東側,有「餘韻亭」和「洗硯池」。池一丈見方,池水清澈見底,池中原有施肩吾讀書時親手的白蓮花。這蓮花不同一般,花瓣和荷葉上散佈著墨點,據說這是施肩吾洗筆硯時灑上去的,稱之為墨蹟白蓮。

  唐憲宗元和二年(西元807年),施肩吾赴京會試,太常少卿李建知貢舉,試以《太羹賦》、《早春殘雪詩》,以第十三名及第,然施肩吾他淡於名利,不待除授,便自東歸。但此時,施肩吾在文壇已有響噹噹的地位,因為當時的大詩人白居易、張籍等都與他交好唱和。這幾位大詩人得悉施欲東歸,為他設帳餞行,一時傳為文壇佳話。張籍還作了一首很著名的詩《送施肩吾東歸》稱讚施肩吾。

  知君本是煙霞客,被薦用來城闕間。
  世業偏臨七裏瀨,仙遊多在四明山。
  早聞詩句傳人遍,新得科名到處閑。
  惆悵灞亭相送去,雲中琪樹不同攀。

  施肩吾東歸後,還不經意間開闢了一條西起紹興會稽山,東到寧波四明山,南達台州天臺山的「唐詩大路」。我們細讀他的《錢塘渡口》、《越中遇寒食》、《越溪懷古》、《寄四明山子》、《同諸隱者夜登四明山》、《憶四明山泉》、《宿四明山》、《送端上人遊天臺》、《送人歸台州》等詩作,你會深切感受到他確是這條「唐詩之路」的開拓者。到了元和十五年(西元820年),施肩吾又折向京城參加殿試,被唐憲宗欽點為狀元,授江西觀察使。施肩吾中狀元的這一年,宦官殺死了皇帝唐憲宗李適,朝廷文武皆敢怒不敢言。從此,朝廷內部的朋黨之爭越來越激烈,勾心鬥角,相互殘害,大批無辜者成為刀下之鬼,獄中之囚。身為江西按察使的施肩吾,一方面看到唐朝政治腐敗,走向沒落;另一方面自性淡泊,難耐官場交接,遂萌發退志,隻身隱居於洪州(今南昌)西山之遊惟觀,潛心修道,自號「棲真子」。其貽徐凝書曰:「僕雖忝成名,自知命薄,遂養性林壑,棲心元門。賴仙聖扶持,雖年迫遲莫(暮),倖免龍鍾。」學道之餘,惟以詩酒自娛,其在自己寫的《西山集》自序中寫道:「二十年煙蘿松月之下,飲而不食,腸胃無滓,形神益清,見天六合之奧。」可見施肩吾學道後的自得和閒適。南昌西山的隱居修道生活,使他有個安靜我環境的愉快心情,期間寫成了著名的《養生辯疑訣》等道學理論著作。

  施肩吾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詩人。他把在西山修道之餘創作的與以前積累的詩作,彙編成了《西山集》,一經傳世,膾炙人口,流傳很廣。他的詩作有197首收進了《全唐詩》,150餘首收進了《萬首唐人絕句》。這對於一個詩來說,是最大的榮幸。寫到這,有一事想提一提,《全唐詩》的編者在卷四百九十四稱施肩吾的《西山集》有十卷,全唐詩編取其中的一卷。《全唐詩》是清代人編的,他們編取了一卷,那麼應該還有九卷,連同編取的那一卷一起流傳。可惜現在我是找不到了,國家版本中心費了好大的勁,也說無法找到。我推測有三個原因:一、這《西山集》本身就只有一卷,編入《全唐詩》後已所剩不多;二,這《西山集》十卷本已佚毀;三,這《西山集》十卷早已散落人間,不為人知,等著以後的機緣發現。

  在施肩吾流傳下來的詩歌中,描繪浙江風光的約佔十分之一。在西山隱居二十年後,雲遊台州、天臺、越州、越溪、四明山、錢塘、安吉,然後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此時,他的兒女已長大成人,女婿何景堯也是一位詩人,翁婿兩人常觀景吟詩,應和酬唱,極為融洽。

  施肩吾的晚年生活並不安定。黃河流域戰禍連連,朝廷加重了江淮地區的賦稅,逼得人們妻離子散,流離失所,東南地區戰亂紛起。施肩吾在家鄉居住不久,即萌發了尋訪海外仙山之願,便率領族人買船泛海,歷經滄桑,於唐武宗會昌二年(西元842年)登上一無名小島,即今天的澎湖列島,無意中與有意中,施肩吾成了中國第一個寫臺灣澎湖詩的詩人,也成了中國民間開發臺灣澎湖列島的第一人。當時的澎湖列島上只有少數土人,生產呈原始狀態。而當時的唐朝經濟文化已處於世界領先水準,施族的入居,給澎湖的生產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大陸的文明首先也在島上不斷傳播,乃至生根發芽。「澎湖」的名氣逐漸顯著,對外的交流日益頻繁,終於引起了後來朝廷的重視。從南宋起,在島上設置了「巡檢司」,駐有軍隊,官員,負責防衛和民政,而大陸人們也絡繹不絕地向島上移民,成為我國行政區域的一部分。

五、讓我們記住中國民間開發臺灣澎湖的第一人施肩吾

  施肩吾一生最大的功績,是他對臺灣澎湖列島的開發。施肩吾晚年率族人遠涉重洋定居澎湖,這件台海間極為重要的史事在中國地圖出版社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台廣播部1989年十二月共同出版的《中國臺灣省地圖》等許多典籍中均有記載,已成定論。1981年出版的《臺灣省地圖冊》明確記載:「唐進士施肩吾率族人(32人)到澎湖定居。」1955年出版的《臺灣史話》中記載:「……大陸人民紛紛地、集體地到臺灣去勞動開發。最早見於歷史文獻的,是施肩吾率族移居澎湖的故事。施肩吾是唐代的知識份子,元和年間的進士(806~820年),他不願在宦海沉浮,率族人渡海到澎湖,從事勞動生活。《全唐詩》和《續修臺灣府志》中,都載有他的《題澎湖嶼》的詩。關於施肩吾的籍貫,一般記載分水(今浙江富陽,編者注)人。《全唐詩》說他是洪州(今南昌市)人。現知施肩吾是浙江分水(今浙江富陽,編者注)人。分水五雲山,有他讀書處足跡,有一塊石碑刻著:『唐狀元施肩吾讀書處』數字。」施肩吾定居澎湖的原因多方面的:比如尋找仙山、隱居修道、逃避戰亂、開發異地等等,但就臺灣澎湖的發展史上,施肩吾定居澎湖,為澎湖帶去了大陸先進的科技與文化知識,對迅速改變澎湖落成後的面貌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中國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欄目在2000年六月對施肩吾開發臺灣作了專題報導,充分肯定了他開發臺灣澎湖的貢獻。從三國吳大帝孫權230年起就開始經略臺灣到唐施肩吾開發臺灣荒蕪小島澎湖,台海之間這種「血濃於水」的關係,怎麼斷得了?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施肩吾,就有這樣的歷史意義、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

  再者,施肩吾留到現在的三首《題澎湖嶼》的詩,在一千一百多年前就道出了臺灣澎湖的民俗與風情。

  島夷行
腥臊海邊多鬼市,島夷居處無鄉里。黑皮少年學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

  海邊遠望
扶桑枝邊紅皎皎,天溪一聲四暝曉。偶年仙女上青天,鸞鶴無多采雲少。

  感 憶
暫將一葦向東溟,來往隨波總未寧。忽見浮鷗歸別塢,又看飛雁落前江。

  這些詩,可稱為中國最早的海疆詩,也是施肩吾作為中國歷史上民間開發臺灣澎湖第一人的鐵證。

  在中國歷史上能做到這一點,施肩吾當然不朽。

(王益庸/富陽市)

回第十三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