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在中國晚清時代,有一位商界的傳奇人物,赫赫有名商聖-紅頂商人胡雪巖。另一位,是古代商界聖人陶朱公-范蠡。這兩位在中國歷史上民間流傳著《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巖》的美譽。可是這兩位商聖各有不同的緣起緣落,結局大為不同,這就是寫這篇啟示的動機。

  商聖范蠡與胡雪巖,一生事業發展同在浙江轄境內,加上此次筆者出席《二OO九年中華老字號台北精品展》的機會,在四月廿四日至廿六日展出期間,連續三天進場,仔細觀察了各老字號精品展會;尤其是「胡慶餘堂」精品所展,引起了筆者對「胡慶餘堂」創始人胡雪巖的好奇。

商聖范蠡與胡雪巖

  陶朱公就是范蠡,在春秋戰國時期,范蠡是越王勾踐的大將,他跟著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協助越王勾踐打敗了吳王夫差,實現了復國的理想。但范蠡最了不起的事,在於他復國功成之際,帶著愛人西施,毫不考慮選擇隱退,由官職轉為經商,在短短幾年間,變成富翁巨賈,攜著西施泛舟西湖,自號稱陶朱公,該地百姓都稱之為財神,留有《陶朱公家訓》,成為歷代商人的成功經商典範,是誰都不能否認的。

  胡雪巖又是何許人也?他是清晚時的一位傳奇人物,他出身貧寒,卻在短短十幾年的日子裡迅速發跡,成為當時富可敵國的巨商富賈;他替清朝政府向外國銀行貸款,幫助左宗棠籌備軍餉,收復新疆,慈禧太后賜他黃袍馬褂,官封極品,被眾人稱之為「紅頂商人」;他奉母命建起一座「胡慶餘堂」藥坊,延續迄今不墜;真不二價,童叟無欺,瘟疫流行時施藥施粥,濟助貧民,被群眾稱之為胡大善人。

  胡雪巖生於清道光三年(1823),死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杭州城,享壽六十二歲。胡雪巖在六十二年人生路程中,跟所有人一樣,經歷了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最後走向生命的終點站,他的人生過程,卻充滿了跌宕起落,充滿了大起大落。從他富可敵國,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傾家蕩產,一敗塗地。眨眼間一百多年過去了,人們為什麼還記得胡雪巖呢?因為他創辦的胡慶餘堂還在,他修建的大宅院還在,更因為他傳奇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值得思考的行事才智。胡雪巖的一生,為什麼會如此大起大落?他成功經驗是什麼?他失敗的教訓又在那裡?這都提供了吾輩很多可引為借鑑的啟示。

胡雪巖一生行事的啟示

  《家庭教育,決定了一個人的基本修養》

  安徽績溪胡里村,是胡雪巖出生的寶地,本名光墉,字雪巖,在家裡排行老三。父親胡鹿泉,字芝田,讀過幾年書,是位有文化的的鄉村名士。家中有幾畝農田,自耕自足,兼做一些小生意,尚可維持一家人的生計。胡家有一條家訓:「讀書經商可以,卻是不能為官」,其父親沒有走讀書求官之路,同樣也不贊成胡雪巖當官。胡雪巖祇讀過兩年私塾,沒有受過高深教育,了不起讀過《三字經》《千字文》等這些最基本的課本;從這裡可看得出來,其實做人做事,一些很基本知識就足夠用,太高深的學問,祇是少數人在用,對多數人而言似乎用不著。換言之,讀書要明道理,如果,不明白其中的涵義,讀了也等於白讀,死讀書是沒有用的,不是嗎?古老話:「三歲看到大,六歲看到老」,看一個人,三歲時,大概能夠看出長大後,是麼樣子,到了六歲時,可以想像他老了以後是什麼德行。

  《一個人為了公家,就是隨機應變;假如為了自己利益,就是投機取巧。》

  年幼喪父的胡雪巖,十三歲就離鄉背井,出外謀生,在短短的六年時間裡,一共換了三個工作。以一個鄉村的放牛娃,以誠信加上隨機應變的工作態度。從大阜雜糧行到金華火腿行,再到杭州阜康錢莊,胡雪巖接二連三的機會,一步步改變了他的一生命運。而在阜康錢莊工作的時候,胡雪巖更是獲得了老板的厚愛。他不但接管了阜康錢莊,並且繼承了老板的巨額遺產,說一句現在流行話,獲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五仟兩銀子)。

  值得吾輩啟示就在這裡?胡雪巖究竟經過了多少關卡,一步步的接受嚴格考驗,從一個錢莊的小伙計,一直做到了錢莊的管理者-老板?為什麼錢莊老板,會把巨額遺產留給非親非故的-胡雪巖?探討的重點就在此,他究竟有著怎樣高明的妙招?怎樣過人成功的秘訣?

  他以一個十九歲的少年,初次來到風光明媚,景色如畫的杭州,第一個願望應該找個假日,去看看西湖的美景,是每個人將心比心的心裡話。然而胡雪巖卻不如此想,認為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夢想的工作,就要一切遵守規定。錢莊規定是,學徒進門是要傳習「坐功」,整日待在金庫裡,練習算銀票、包銀元、串銅錢。白天不准出門,晚上住在店裡,同樣不許外出,坐功的考驗期一個月,一個月內遵守規矩,而且表現要不錯,方算合格。他想起母親臨別時的教誨,工作要認真、要用心、要勤勞、要努力,更要聽老板的話。也想起已經去世的父親,讀過書卻沒有機會,自己讀書不多,卻有這種好機會,當然要格外珍惜。

  胡雪巖在錢莊當學徒始終和大阜、金華的時候一樣,說有不同的,他對學徒分內之事更加勤快了。每天早起床,給老板打洗臉水倒尿壺、掃地抹桌買早點。開門營業之後,有顧客來洽事,總立在一旁,見機做事,從來不用吩咐。然而說他有沒有變呢?答案是應該變的才可以變,不應該變的就是不變。例如像倒夜壺這種事情,應該輪到別人去做,因工作不一樣了,該調整部分,自然要去調整。換言之,中國人最討厭投機取巧,最佩服隨機應變,同樣四個字,方式、效果完全不同。胡雪巖隨機應變,絕不是投機取巧。怎麼去區別?一個人動機很純正,一心為公,就是隨機應變;如果以自己的利益出發,不顧大局,一定是投機取巧。同樣的狀況,以看不見的動機來研判,否則很難分辨。

(朱永霖/永康同鄉會名譽理事長)

回第十三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