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水鄉處處好風光,畫裏民居間粉牆。行行小橋垂柳綠,流波雲彩足徜徉" 浙江省嘉善縣西塘鎮有一位熱愛詩詞和書法的93歲老人,名叫柯大墉。幾十年來,他共創作出了四百餘首詩詞,有感懷、唱和之作,其中描寫西塘人文風情的 "西塘竹枝詞" 、 "新棹歌" 更成了他詩詞創作的一個亮點。

  柯大墉,1915年出生於西塘。小學畢業後,因家境貧寒,無力升學,後來進鎮上的一家私塾。16歲起,他先後在江蘇吳江縣蘆墟鎮米行和西塘米店當學徒,並開始涉足古詩,用心學讀《唐詩三百首》。期間,他有幸結識了正在上海正風文學院學習的江蔚雲。每逢寒暑假,江蔚雲他買回了《詩韻合璧》、《杜甫集》、《李白集》等書籍,向他傳授古詩寫作和書法方面的知識。柯大墉刻苦好學,其詩作被刊登在當時的《嘉善報》上。由於歷史的原因,他的許多詩詞書籍散失,但割捨不去他內心深處的那份詩情。

  柯大墉曾供職碾米廠,白天工作繁忙,就利用業餘時間堅持學詩、練字。至1979年退休,適逢改革開放,為了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為了繼承傳統,向古人學習,拓展視野,他又重新購買了《詩韻》、《李白、杜甫全集》及《唐宋名家詞選》、《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等進行認真研讀。並將江蔚雲送給他的《唐宋詞格律》作了深入研究。柯大墉為人樸實隨和,以文會友,因寫得一手好字,經常熱情為鎮上的詩詞同好刻印詩稿。他學風嚴謹,還應邀參與了西塘第一本鎮志的編輯工作,促進了他對西塘歷史的全面瞭解,為他以後的詩歌創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西塘對於土生土長的柯大墉來說是最熟悉不過了,因為那裏的石橋、石板路、弄堂都曾有過他生活的足蹟;那裏的青磚黛瓦、參天古樹都曾吸引他深情的雙眸;那裏的河水、小船、廊棚都曾留下他難忘的記憶。西塘優美的地理環境,純樸的風土人情培育著他的成長,陶冶著他的情操,純樸幽靜的生活使他對家鄉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千年古鎮、水鄉西塘向世人展示著獨特的風姿,受到愈來愈多的人們的青睞。其深厚的歷史積澱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的古風神韻,同樣也時時牽動著柯大墉那顆不老的詩心,滿懷深情地寫下了一首首以西塘古跡、景點題材的詩篇。

  在柯大墉詩詞創作的背後,承載著一段令人同情的病痛人生;1982年,他因肺結核復發住院治療;2002年,他又因不幸患上了 "腦硬膜下血腫" 而動過手術,使他遭受了意想不到的打擊。也就是這位曾經歷病痛折磨和死亡威脅的老人,以自己堅強的毅力與病魔作博鬥,堅強地活了下來。並以鍥而不捨、持之以恆的生活信念,樂此不疲地鍾愛著自己的文學。曾幾何時,年屆花甲的他就連臨睡前,躺在床上還思考自己的詩詞,一有好的句子,便開燈起床記錄下來。創作中,在平仄、對仗、工整、押韻、立意、抒情等方面,他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為求用字準確,他常常沈浸其中,冥思苦想,反覆推敲,幾易其稿。他清楚地記得:有一次,他專心寫作,竟連壺中的水燒乾了還未察覺,直到水壺發出爆咧聲響,才恍然大悟。正是憑著這份執著和癡迷成全了他的詩詞創作。他曾先後將自己多年創作積累的作品彙編成二本掃描油印詩詞集,和朋友切磋交流。有二十多首詩詞相繼在《之江詩刊》上發表,他也因此成為杭州 "之江詩社" 的一名社員。

  最近,一本收錄了他300多首詩詞、傾注了他無數心血的《西塘竹枝詞新棹歌》已經問世。我們從他的詩詞作品中更多地領略到了他熱愛生活、熱愛詩詞的豐富人生。

(胡守鴻/嘉善縣)

回第十三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