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年四月前後兩次參加浙江省舉辦之祭祖大典,第一次四月四日在浙江麗水市縉雲縣參加中國仙都在黃帝祠舉行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大典活動。第二次四月二十日在浙江紹興市舉辦之二○○九年公祭大禹陵活動。身為中華子民,能參加這兩次隆重大典,與有榮焉,僅將活動過程記錄如文,以作紀念。
仙都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大典
己丑(2009)中國仙都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大典在浙江重點風景名勝區,仙都舉行,該處天然風光秀麗,是中國4A級風景旅遊區,兼具「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特別是核心景點「鼎湖峰」高達一七○、八米,被譽為「天下第一」相傳軒轅黃帝曾於此煉丹並乘龍飛天,幾千年來,仙都黃帝祠宇(始建於東晉,盛於唐宋,明末毀於戰火,1998年在原址上重建)是炎黃子孫在南方尋根祭祖的聖地,是中國南方黃帝文化的輻射中心。
仙都祭黃帝大典,每年舉行二次,本次為民祭,麗水市政協主辦,麗水市及縉雲縣有關部門承辦,本次活動邀請了浙江省市有關領導,浙江旅台灣同鄉代表,上海及麗水地區台商代表、海外僑胞代表等參加,台灣同胞參加者有二十六人,由胡李世美總會長擔任領隊,她精神飽滿,神采奕奕,筆者為副領隊,縉雲同鄉會朱志彰常務理事擔任團長。
本次活動主旨在弘揚黃帝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精神,增加台灣同胞對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共識,構築海峽兩岸交流合作新平台,活動時間四月三日至四月四日。活動內容四月三日舉行縉雲農業旅遊考察推介座談會,四月四日上午九時五十分在仙都黃帝祠宇,公祭軒轅黃帝大典,本次民祭黃帝採用 "禘禮" (古代最高的禮祭)的規格,以傳統與現代、禮與樂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其程序為,擊鼓擂鐘、敬上高香、敬獻花籃、敬獻供品、敬獻美酒、恭讀祭文,行鞠躬禮及樂舞告祭等,胡李世美會長與本人均為主祭團之成員,典禮開始,分別由五人敬上高香,上香的人先洗手表示恭敬,再持香走上四十二階高台階上之香爐,三鞠躬後將香插進香爐,再走上祭祖平台,整個典禮約一小時完成,莊嚴隆重。
典禮後導覽小姐為大家講解黃帝祠宇的歷史,該祠建於東晉成帝和年間(326~334),明末毀於戰火, 1998年縉雲縣政府在原地重建,〈黃帝祠宇〉占地面積3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由宮門、軒轅殿、縉雲堂、懷祖堂、騰龍閣、游龍軒等組成的盛唐風貌建築群,每年的重陽節與清明節分別在此舉行隆重的公祭和民祭活動。每一棟建物,均有多幅楹聯,名人雅士所撰意義深遠,僅擇其重要者臚列如後以供參考。
三宮門楹聯:黃鐘大呂豐碑祠雄南北;帝業鴻圖華廈宇冠古今。
軒轅殿楹聯:萬城獨尊八方共主;千秋一帝四海同宗。 黃土黃山黃海黃河自然皆黃種,帝祠帝宇帝鄉帝水天下盡帝家。
縉雲堂楹聯:武功文治石牌可碎口啤不碎;民重君輕今秤易得心秤難得。
懷祖堂楹聯:一柱擎天黃帝乘龍去,千秋祭祖仙都迎客來。
游龍軒楹聯:俯仰觀瞻盡現中華氣象;登臨朝拜永存始祖豐碑。
鐘樓楹聯: 國際千秋聖地聖祠懷聖德;山時萬歲仙都仙樂繞仙風。
鼓樓楹聯: 古聲今聲鐘聲一壑;山色水色秀色千般。
化龍亭楹聯:古松古柏古祠最古;仙山仙水仙都都是仙。
典禮完後,主辦單位在仙都度假村,設宴款待全體來賓,浙江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會長胡李世美女士應邀致詞:「感謝麗水市有關部門的熱情接待,兩岸同胞同是炎黃子孫,同根同源,定為中華民族的未來攜手合作,開創光明的前途。」並贈送先都黃帝祠宇錦旗乙面,主辦單位也以〈鼎湖峰〉景色畫屏,回贈本會。下午參觀遊覽著名古蹟河陽古民居,值得參觀。
2009年公祭大禹陵典禮
四月七日結束縉雲之行回到台北,處理一些私務後,再度應邀參加紹興公祭大禹陵大典。台北夏氏宗親會,從未缺席祭禹大典,今年公祭規模較小,宗親會並未發動會員參加,僅由筆者一人代表,本總會吳神農秘書長則從其故鄉湖州趕來一起參加。四月十九日上午九時半在中正機場搭國泰班機經香港,轉乘港龍航空於下午二點三十分抵達蕭山機場,紹興台辦已派人來接機,專車驅往紹興,已是傍晚。如果能買到直航機票,則可節省一半時間。
四月二十日上午,2009年公祭大禹陵典禮在大禹陵廣場隆重舉行。海內外來賓和紹興市各界代表1,500餘人,滿懷虔誠地參加公祭典禮,追念禹帝澤被後世的豐功偉績,祈福華夏大地民主阜康,福祉綿長。浙江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吳國華,副省長茅臨生,省政協副主席姚克等八位為公祭大禹陵的主祭官。
三過家門皆不入,後人仰瞻會稽山,莊嚴的頌樂聲中,參加典禮的十三個參祭方陣人員,在典禮司儀帶領下,滿懷崇敬的心情,依次穿過高聳的牌坊,緩步來到大禹陵廣場,廣場上祭旗獵獵,鼓樂悠揚,一派莊嚴肅穆熱烈盛大宏偉氣象。
上午九時五十分,祭典司儀副市長宣布祭典開始。主祭人吳國華等八人在禮生的引導下,登上大禹陵廣場中央的站台肅立。此時,嗚槍九響,寓意禹定九州。禮生門向先祖獻上三牲,五穀,海內外華人代表,紹興旅港同鄉會會長周光暉、台北夏氏宗親會理事長夏漢容及大禹第一四三代孫姒茂利依次敬香,表達後人對先祖的尊崇。隨後,鼓手擂鼓三十四通,表達全國三十四省、市、自治區及港澳特別行政區對先賢的緬懷,撞鐘十三響,表達十三億炎黃子孫對先祖的綿綿追思。鼓樂聲中,主祭人依次登上祭台,向祖獻上祭酒。
紹興市長錢建民恭讀祭文。祭文熱情歌頌了大禹「導川夷岳,拯救萬民」的歷史功績,頌揚了古越大地「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盛世景象,表達了「金融危機,全力應對,攻堅克難,創業創新」的堅定信心,並祝願華夏大地「載生載育,欣欣向榮」。
致祭完畢,全體參祭人面向大禹陵三鞠躬致敬。隨後,一二○名少年唱起了雄渾古樸的《大禹頌》,跳起了粗獷豪放的祭舞,讚美和追思萬世景仰之禹功禹德。祭典結束後,全體參祭人員來到大禹陵享殿前敬獻花籃,鞠躬謁陵,表達敬意。
紹興台辦主任張潔女士為感謝對台灣來的客人,特另安排參觀紹興爐峰禪寺,並在寺內享用素餐。該寺古稱天柱山寺,素為觀音道場,為越中名剎,位於紹興城東南隅會稽山之香爐峰,海拔354米,這裡峭壁高聳,巨石環拱,旋轉如螺,直立似柱,狀若爐鼎,信徒在此架宕立楹,騎峰建寺。爐峰禪寺歷史悠久,南朝宋大明間(457~464)有高僧慧靜棲於天柱山寺,著述弘法。唐宋盛世,多有騷人墨客東遊越中,而後必登爐峰攬勝。
結 語
縱觀人類文明史,還沒有那個民族像中華民族這樣,五千年來歷劫不衰,生生不息,創造了洋洋大觀的不朽文明,並走出上百年屈辱和苦難的低谷,邁向偉大的復興,究其根本,就在於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打不垮摧不毀無比堅忍的精神,有一般不甘屈辱異常頑強而深厚的生命力。
祭祖就像愛親人,愛家鄉一樣,是中華兒女一種自然樸素的情感,當國家需要的時候,就升華為對國家的忠誠,千百年來,這種忠誠演化為強大的凝聚力和推動力,激勵無數人民和英雄豪傑,忠貞不渝的獻身精神為國家為民族的生存、發展、振興,奮鬥不息。
台灣同胞皆為炎黃子孫,我們必需發揚固有中華文化,方能使台灣立於不敗之地。
(夏漢容/青田同鄉會名譽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