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引用著名戲劇史家盧冀野先生的話: "在這春節時候,最容易回想起童年來,越是要它不回憶,偏地闖上心來。" 時值春節,耄耋之年的我,始終縈懷腦際的,就是是少年時參與我們村出板龍燈這回事。

  富春江邊,群山塢裏的家鄉,寒冬臘月,大雪紛飛,但絕不像去年那樣冰雪成災。家鄉的習俗:正月13上燈,元宵節是玩燈高潮,正月18落燈,即過大年結束,接著致力生產,開簾做紙或上山下地種植。

  農曆年初,村裏幾個有資格主持集體事務的人士開始計議:村裏糊製板龍燈(製作工作較複雜而龐大的花燈),自己村裏戲耍之後再到全鎮各村去舞動,還去附近的庵堂廟宇朝拜,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他們籌足資金,去蕭山樓塔請來兩位糊製板龍的師傅,在我家前廳擺開場子,日夜趕製起來。

  板龍燈是在板上糊製環形龍身,俗名茶壺環,板與板之間用圓柱形的木軸連接,能作較大的弧形迴旋,前後達30餘塊龍身板,各茶壺環中間,糊製有人物造型的花燈,如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等板塊;也有用祈福頌詞如風調雨順的單字燈的。兩彎龍身製作較高大的龍頭、龍尾,栩栩如生。龍頭要有四名壯漢抬著,隨持珠燈的人引導前行。龍尾有牢固的牽拉裝置,板龍燈繞行或穿行廳堂柱時,至少要有四名壯漢用力向後牽拉,使龍身板有壓力,不致將肩負龍板的人軋住,以策安全。

  上燈前一天下午,板龍燈糊製完成,傍晚抬著龍燈去村頭溪邊一轉,叫做見 "聖水" ,再當場將貼在龍頭眼睛上的紙揭去,叫做 "點龍睛" ,龍頭至龍尾各板都點上蠟燭,叫做 "放龍光" ,最後按上印有佛像的所謂 "神碼" ,就大功告成。

  龍燈巡遊時,前後各有一組嗩吶鑼鼓,吹吹打打,非常熱鬧。先有兩名火銃手開道,轟隆的銃聲吸引著簇擁的人群歡呼: "龍燈來了,龍燈來了!" 接著是村裏有聲望的兩位長者,一手托著書有 "青龍吉慶" 字樣的燈籠,一手挽著香燭籃,看到有高門大戶拈香迎候,就將龍燈導入廳堂盤轉一圈,收取紅包或蠟燭,也回贈一些紅綠紙條,以祝五穀豐登、蠶桑順利。若逢廣闊場地,舞龍人就反復盤旋或走各種陣式,這時,兩組嗩吶鑼鼓熱烈吹打,全場燈光耀眼,陣陣歡聲笑語,人們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

  我當年是村裏少年嗩吶鑼鼓組的打鼓手,村裏人戲稱我為 "小打鼓先生" 。鼓手以鼓聲(俗稱鼓點子)指揮嗩吶吹奏與停止,在不用嗩吶吹奏時,鑼鼓敲打的快慢,也由鼓點子決定。每次板龍出門,總要跟隨敲打幾個小時,如此日以繼夜,腳上的凍瘡也已潰爛,可也無怨無悔。多少年來,見腳上凍瘡疤,就想起村裏出板龍,更難忘打鑼鼓的篤愛與執著。時至今日,我幾十年愛好京劇,不僅能唱能演,也懂京劇的鑼鼓經,就是少年時打下的打鼓基礎。

(夏競人/杭州市)

回第十二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