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畬鄉處處盛開太極花

  置身畬鄉景寧,每天清晨都能在公園、烈士紀念塔、石印山、鶴溪河畔等處看到太極迷們身法中正、姿勢優美、剛柔相濟的太極拳、劍、扇成為一道獨特的山城風景線。

  經過多年的推廣,畬鄉景寧太極拳愛好者越來越多,縣〈武術協會〉師資日強,現已擁有特級教練員一名、一級武術教練一名、裁判員5名、二級裁判員一名。有百餘名太極拳愛好者參加過市、縣組織的傳統武術活動,在全省、市歷屆武術大會及少數民族運動會上榮獲過太極拳、劍、刀、扇、棍等系列金牌卅餘枚。還有一位在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武術比賽中榮獲全國女子拳術第六名。景寧還成立了〈陳氏小架太極拳俱樂部〉,有會員四十餘人,其中部份會員還在第三屆全市傳統武術大會榮獲佳績。

古老的菇民武術在復興中

  景寧是個武術之鄉,尤其是菇民區,自古就有習武強身自衛的傳統,村村尚武、人人練拳的風俗代代相傳。菇民傳統武術有單練、有對練、有徒手,有器械,招式簡樸實用,不注重觀賞性,對激發人體的速度、力量、靈敏、協調和耐力素質具有獨到的作用。菇民傳統武術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堅持公道、主持正義、以理服人、先禮後兵的武術理念,和崇高實用的風格,反映了菇民普遍的文化心態。

  眾所周知,傳統武術正在逐步趨向衰落,尤其是二十世紀中葉以來,由於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菇民傳統武術與其他拳種一樣走向了深谷,時至二十一世紀,習菇民武術者更是屈指可數。

  筆者認識一位習武者已斷斷續續練武二十餘年,他深感本土的菇民武術是地方特色較強的武術,是一個優秀的拳種。作為菇民武術傳人,他對菇民武術日漸式微的現象深感憂慮,他利用節假日奔走於城鄉,尋訪菇民武術傳人。

  他一方面認真向前輩和武友學習,吸取其長處,一方面要求各位武友加強訓練,並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類武術比賽,為挖掘地方武術種類,探求功夫精髓作貢獻。讓大家頗感欣慰的是他們近幾年來的精力沒有白費,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各類武術比賽活動逐步開展,為新時期傳統武術的發展注入了新血,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這位習武者,要求〈重振尚武精神〉的建議也得到了菇民武術傳人的積極響應,部分人重新拿起已多年未曾操習的拳棒,菇民武術深厚的文化意蘊、良好的健身作用漸漸被人所看重。

  筆者認識的這位朋友曾連續兩屆組織菇民武術傳人參加麗水市傳教武術比賽大會,獲得金牌十餘枚,在景寧武術界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還根據大家近年來在麗水市比武大會上亮相的有關情況,結合自己走訪拳師等活動的體會,寫了有關菇民武術的文章,先後在《畬鄉報》、《體壇報》上發表,擴大了菇民武術的影響。

  2007年,「中國畬鄉三月三暨中央電視台《鄉村大世界》走進景寧」活動,在景寧縣城展示的民間文化藝術共有十一個節目,其中武術是觀眾最多的節目之一。尤其是菇民拳傳人精湛的武術博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景寧畬鄉有名的陳盛元、吳式形等菇民武術傳人的武術表演還上了縣電視台、麗水台一套、浙江衛視。2008年五月十八日,十多位菇民武術人在縣體育館隆重舉行以〈畬鄉武術與奧運同行〉為主題的中國畬鄉首屆傳統武術比賽大會,這是近年來菇民武術傳人參賽人數最多的一次。

  2008年五月十七日,地方拳分會正式成立。這可稱得上是地方拳的一次盛會。與會武友一致認為如今雖然習武者不多了,但能像今天這樣歡聚一堂,是歷史上不曾有過的。可以說,地方拳分會正式成立,標誌著景寧地方拳的振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傳統武術與奧運同行

  2008年四月十七日,縣武術協會進行了換屆,原景寧畬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盛忠擔任主席。新一屆縣武協會領導班子成員立即推出全民健身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持和迎接北京奧運會的舉行。五月十八日,縣武術協會與縣體育局在景寧體育館隆重舉行了以〈畬鄉武術與奧運同行〉為主題的中國畬鄉首屆〈傳統武術比賽大會〉。武術愛好者紛紛參加這一盛會,縣城的有公園代表隊、紀念塔代表隊、夕陽紅代表隊、石印山代表隊等五個代表隊,來自農村的有地方拳代表隊、沙灣鎮代表隊、梧桐鄉代表隊,全縣共計有一百多名武術愛好者參加武術比賽大會。中國畬鄉首屆傳統武術比賽大會激發了更多武術愛好者的習武熱情,把景寧武術活動推向了新的高潮,為全民體育健身,為發展畬鄉傳統文化,作出新的努力。

(毛榮耀/景寧縣)

回第十二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