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別開生面的儀武,揭開了越劇百年歷史佳話,本土味十足的禮儀,連妝扮,說話的腔調都是道地的家鄉口音。首先以悠揚清雅的越劇曲調伴奏,由十位禮儀小姐分成五組(二人一組並肩而行),手托食盤,口中吟誦著 "湯團圓圓,越鄉團圓;青餃青青,越劇長青;麻 粘粘,共賀百年。" 等賀詞緩緩繞場,盤中分別盛放著湯團,青餃,麻 等共一百塊。象徵越劇走過百年歷程。
越劇發祥地東王村
民國95年(2006)3月2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聚會在嵊縣(現改為嵊州市)甘霖鎮東王村熱烈展開,這場特為慶祝越劇創史一百年的盛大集會。特別選在創始地-東王村舉辦一系列慶典活動。邀請了早期越劇名人袁雪芬,王文娟,徐玉蘭,傅全香,金彩鳳等人,齊集在東王村香火堂前,親切的共聚一堂,笑談往事。越劇前輩袁雪芬在回憶這段本土地方性戲劇的百年滄桑歷史,一路走來,幾經變化的過程,談起了一百年前的往事(1906、03、27~2006、03、26)東王村的農民們,藉春閒季節,利用家裏大門的門板,鋪在稻桶上,搭成簡單的戲台,由當時熱衷拉拉唱唱,敲敲打打,喜歡表現的一群同好,上台演唱,當初只是自娛娛人,自樂樂人的形式開始,從此一個地方性的戲劇-就這樣漸漸形成。
越劇起源
1906年3月27日(農曆三月初三)東王村唱書藝人李世泉、李茂正兄弟在鄉親們熱情鼓勵下,邀請葫嶺口的高炳火,梅溪灣錢景松、袁福生、金世根、俞柏松、高金燦,還有把場師傅倪生標,化妝指導李鳳珠等十餘名愛彈唱的同好,經過一番精心策劃準備,首次在東王村香火堂前,用四只打穀的稻桶墊底,鋪上門板搭成戲台,演出大戲 "雙金花" 和加場戲 "十件頭" ;藝人在台上一人扮一角,穿上簡單的表演戲服,用鵝蛋粉當水粉,大紅紙醮水代胭脂,鍋底灰畫眉毛等代用品化妝。並以 "吟嗄調" 演唱,用尺板,篤鼓伴奏,觀眾們也隨聲接腔,並隨戲劇中的情節,配合和唱,可說台上、台下一起共鳴,這場處女秀,想不到深受鄉親讚許和肯定。後來也被大家通稱〈小歌班〉這也是越劇最早的名稱。
經過這一次有組織,有準備,有分工,有把場師傅,又有演出劇本,有道具、服裝、化妝,還有琴師、鼓手伴奏,一人一角的正式上台演出,將原來落地唱書,沿門獻藝的歌技,經過幾十年的整合、培養、孕育、發展,也從這時候開始,有了組織型態,在瓜熟蒂落,誕生了〈越劇〉,東王村也自然成為越劇誕生的發祥地。
小歌班的名稱
早期的越劇是以家庭倫理、兒女情愛故事為主,唱的是 "吟嗄,吟吟嗄" 小調,與紹興大班相比,顯得文靜幽雅,因而有人叫 "小歌文書班" 。小歌以曲調本身而言,又與紹興大班演的內容,和廝殺場面相比,不僅優雅,排場也小得很多,感覺上比較文氣,因而當地人就叫小歌文書班,(又也有人叫小歌班)正好適切符合。當小歌班流動到週邊縣境演出時,觀眾們看了以後,都不知叫什麼戲班,耳中只聽到不斷傳來的篤、的篤的鼓與板的打擊聲,因此就隨意而名為 "的篤板" (班)所以從那時期開始, "小歌班" "的篤板" ,的名字,一值混用了十六年之久,到1921年戲班進入上海,在第一戲院演出,才改稱〈紹興文戲〉到翌年轉入大世界演出,就正式定名〈紹興文戲〉,由於小歌班誕生地在嵊洲,也有人叫〈嵊劇〉。因當時嵊縣屬紹興府管轄,紹興曾是越國古都,所以到1925年才正式改稱〈越劇〉,沿用至今。
女子越劇的搖籃~施家
施家 是在嵊州市城關南的一個小村莊,臨剡溪中游的小烏江與石道地,烏岩為鄰,週邊青山翠谷,景色宜人,自然風光優美,全村人口也只有千餘人;水旱田面積近500畝,每當茶果花開時節,花香撲鼻,田園情調自然入畫,休閒時光可拾級登山健行,附近有仙人腳印,黃虎岩等景點是民眾遊憩活動地方。施家 出產青石礦,均為村民採取做加工藝品,像石獅子,石老虎,石欄桿,石柱,石窗,石桌等直接產銷鄰近鄉鎮。此一精湛技藝500年來代代相傳,成為施家 人一大副業。
到1920年代,由村民王金水等人的發想,若能改由小姑娘演戲,可藉其柔軟的身段,溫和唱腔,更能表達劇中情節,比男子在台上的表情也更能引人入勝,雖經幾番商議,多方溝通,民間阻力仍然很大,但以王金水為首的一群熱衷戲劇創議人,在千辛萬苦的環境中,策劃定案,並將原來小歌班中的男演員改為女子演出,於是開始招生,培養新的人才,起初很不理想,並為全村族人非議,譏罵其缺德。為自己賺錢,拉小姑娘進入火坑,有傷風敗俗之嫌,但王金水等人心意已定,並不因此而動搖信心,仍力排眾議。為了證實自己創班的理念,不是坑害女孩,並讓自己的小女兒也報名加入 "科班" 接受訓練,他又貼出告白,並以優厚的待遇。吸引孩子的父母,終於招收了50多人加以基礎訓練,其後再經選出施銀花、趙瑞花、屠杏花等22人深造培訓,這就是第一副女子科班的開創。
(邢四維/紹興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