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民族的覺悟引發國家富強的最大動力。本次京奧大陸跨欄國手劉翔受傷退賽後,尚能榮獲五十一面金牌的喜悅。中華臺北的跆拳道國手「蘇麗文」,摔倒十四次,依然勇敢地站起來,緊握雙拳奮戰不懈,讓現場和電視機前面的觀眾,都跟著蘇麗文動態熱血沸騰,雖落敗,卻贏得了尊敬與掌聲,讓大陸民眾看到真正的奧林匹克運動精神。

做好運動的本分

  蘇麗文在京奧跆拳道,連續三場驚心動魄的比賽中,完全踢出了台灣新精神。她回憶說:「最後一場比賽,賽前就和教練達成約定,祇要落後兩分,教練就丟白毛巾棄賽。所以我一上場後就決定搶攻,先得分,被追平,再得分,目的就是不讓教練有丟毛巾的念頭。」又說:「當我倒地的時候,回頭看著教練希望他能給我戰術指示,但教練根本不看我,我知道他的心很痛,所以我馬上站起來繼續奮戰。」

  蘇麗文個性好強,在歷次國際比賽就是以拼鬥兇狠、韌性堅強聞名國際。她說:「隊醫不斷在我膝蓋包紮、打針,身體上的痛我都能容忍,然而當延長賽燈號顯示對手得分那一剎那,氣力放盡,精神意志力全然釋放,突然覺得辜負了全國人民的期盼,眼淚跟著就忍不住大顆大顆的流下來。」又強調地說:「我不是英雄,我祇是把自己的本分做好而已,這不就是運動員應有的精神與認知,沒有到最後一秒鐘,我決不輕言放棄。」這便是蘇麗文跆拳道世界踢出了台灣新精神的性向。

奧林匹克運動精神

  俗諺所謂:「不以成敗論英雄」,不諱言京奧大陸奪金是全國體制教育下,全中國所有人民的夢想;我相信也是世界各國的夢想,誰也不能否認的,對嗎?老外媒體有些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吃味地說,本屆奧運最大的「中國元素」,不是福娃,也不是名導演張藝謀五光十色的開幕式,而是全民 "加油" 聲浪透徹雲霄;不管是到鳥巢或水立方,處處都熱烈地為中國選手 "加油" 。

  大家都知道,大陸寬頻網路之發展勝過台灣,網民在大陸最大網路社區「天涯」留下一句話:「蘇麗文,我為你大聲喝采,向你致以崇高敬意。因為你,讓我知道了堅強的涵義。」換言之,蘇麗文堅強地打完全程,就是拼搏奧林匹克精神。如果是說,本次京奧令人感動的事,毫無疑問是蘇麗文的奮力拼搏;大陸媒體包括「中新網」、「京華時報」以及「搜狐」都撰文報導。大陸網民說:「奪金固然喜悅,但蘇麗文堅持到底的精神,已超越賽事及運動,這才真正叫人感動。」大陸人民歡欣鼓舞金牌全球第一之際,蘇麗文摔倒十四次再站起來應戰,真正使我們瞭解奧運精神之所在。

誠難能可貴的獲稱讚

  南韓選手林秀貞說:「蘇麗文的負傷不是因我而起,但她仍堅持比賽的鬥志是值得學習的」。銅牌復活賽敗在蘇麗文腳下的紐西蘭選手羅賓則說:「要是我受了這樣的傷勢,我一定選擇放棄,但她還不肯放棄,而且還贏得比賽勝利,證明她擁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讓蘇麗文在銅牌戰,最終含淚倒地的克羅埃西亞選手馬丁娜賽後提到說:「她真的很棒,也很厲害,能熬過疼痛,但比賽場上是現實的,我必須為祖國爭取榮譽,我完成奪牌夢想,祇能對她說聲抱歉。」

中國大陸京奧獎牌霸主

  從八月八日展開序幕,到八月廿四日落幕,為期十七日北京奧運競賽中,前三名所得獎牌如後:中國大陸獎牌榮獲數:「金牌五十一面、銀牌二十一面、銅牌廿八面,總數一百整」,創歷史的新高,首度成為奧運霸主。第二名美國金牌卅六面、銀牌卅八面、銅牌卅六面,總數一百一拾面。第三名俄羅斯金牌廿三面、銀牌廿八面,總數七二面。而台灣呢?全球二O五個國家與地區的奧運代表團中,名列第八十名,榮獲銅牌四面。

  中國大陸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起現身,過去單屆最多金牌紀錄,是四年前在雅典奧運的卅二金,今年足足進步十九金。在一百獎金牌中,金牌佔了五十一面,成為奧運歷史上第三個單屆奧運金牌第一的代表團中,「含金牌量」超過五成的國家,前三次國家是1912年的美國代表團,1952和1972年的蘇聯代表團。

結 語

  2008年北京奧運,這場被大陸媒體形容為「百年盛世」的「百年盛事」,光芒四射的展開序幕,平安和平歡欣鼓舞的閉幕。對中國大陸而言,京奧是中國大陸追求「和平崛起」的里程碑,一個重要階段性的使命。但願,在這場超水準成就之後,中國政治和社會進步,跟隨著北京奧運同步向上提昇的願景。

  至於「中華臺北」奧運代表團,應儘早展開自我檢討,以求進步,為四年後倫敦奧運籌謀奪金。

(王寶林/本會婦女部委員)


回第十一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