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加速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被寫入中國的「十一五規畫」中,將濱海新區納入中國總體發展戰略布局當中,位於環渤海經濟圈核心位置、擁有中國最大人工港的天津濱海新區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埔東新區之後,成為了目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另一受到矚目的焦點,而其發展則依循著「一軸」、「一帶」、「三城區」和「八個功能區」的布局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1986年,鄧小平視察天津時表示,天津港口和市區之間這麼多的荒地,是個很大的優勢,應該充分利用。之後的廿多年間,濱海新區就在位於天津東部的那一大片鹽鹼地中發展出來。天津市委濱海新區工作委員會副書記任焱表示,2006年五月,中國國務院在《關於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中,將濱海新區定位成一個新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時,就意味著濱海新區將成為繼深圳、上海浦東新區之後的第三個「全面綜改區」。
列十一五規畫
濱海新區總面積達二千二百七十平方公里,並擁有一百五十三公里長的海岸線,其規畫包括了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三個行政區,以及開發區、保稅區、天津港等功能區。任焱表示,雖然中共中央沒有給予濱海新區如同深圳、上海浦東那樣的稅收方面的優惠,但「先行先試權」已經是國家給濱海新區最大的優惠政策,濱海新區可說是中國未來發展改革的示範區。任焱進一步表示,濱海新區無論在區位、功能、產業、技術、土地、資源、體制及潛力等方面均具有優勢,總體上來說,可以從五個方面來說。
一是區位優勢。從世界版圖來看,濱海新區地處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東北亞地區的中心地帶和歐亞大陸橋的東起點,是中國與蒙古簽約的出海口岸,也是哈薩克等內陸國家可利用的出海口,擁有東北、華北、西北「三北」遼闊的輻射空間。
二是交通優勢。濱海新區的海、陸、空等交通網絡發達,是連接海內外、輻射「三北」的重要樞紐。而躋身世界廿強深水大港的天津港,更是中西部重要的海上大通道,濱海國際機場則是中國北方重要的航空貨運中心。
三是土地、資源優勢。濱海新區有一千二百一十四平方公里可供開發利用的鹽鹼荒地。此外,渤海的石油資源總量則高達九十八億噸,其中已探明的石油總儲量有卅二億噸,天然氣儲量則將近二千億立方米,而年可開採地熱有二千萬立方米,原鹽年產量也達二百四十多萬噸。
位三北樞紐 擁五大優勢
四是產業優勢。濱海新區已經形成了電子資訊、石油開採及加工、海洋化工、現代冶金、汽車及裝備製造、食品加工和生物製藥等七大高新技術產業群。目前已是中國重要的石化、冶金基地,電子資訊製造業也位居中國前列。
五是體制創新優勢。濱海新區擁有保稅區、海洋高新區、出口加工區等一批功能經濟區,是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窗口。此外,濱海新區的多層次科技創新體系,培養了一批掌握國際先進技術和通曉現代管理的外向型人才,現有各類國家和市級科研機構有四十二家、大型企業研發中心則有五十多家。
任焱表示,繼深圳、上海浦東之後,濱海新區成為另一個帶動區域發展的新經濟增長極。2007年,濱海新區的生產總值已高達二千三百六十四億元人民幣,占天津GDP比重達四七.一%。而濱海新區整體布局為「一軸、一帶、三個城區、八個功能區」,也就是沿著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軸」,沿著海岸線建設「海洋經濟發展帶」,並在此「一軸」、「一帶」的T型結構中,建設以塘沽城區為中心、大港城區和漢沽城區為兩翼的宜居海濱新城三個行政區,而「八個功能區」則是指先進製造業產業區、濱海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濱海化工區、濱海中心商務商業區、海港物流區、臨空產業區、海濱休閑旅遊區、臨港產業區等。
其中,對以港口起家的天津來說,位於海港物流區的中國最大人工港天津港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任焱說,天津港和一百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四百多個港口有貿易的往來,去年天津港的貨物吞吐量更是超過了三億噸,成為世界第六大港。預估到2010年,將成為航道等級達到卅萬噸級、陸域面積達到一百平方公里、擁有中國最大保稅港區的北方國際航運中心。近日,在兩岸兩會簽署「海峽兩岸海運協議」之後,天津港成為中國首批開放的海運直航港口之一,這將更有利於兩岸之間的經貿交流。
東疆 打造境外金融中心
另一方面,天津港東疆港區設立的保稅區則是繼上海洋山保稅港區之後,大陸批准設立的第二個保稅港區,也是目前中國面積最大的保稅港區。規畫了卅平方公里的東疆保稅港區是人工造陸形成的三面環海半島式港區,在2007年十二月正式封關運作,截至目前,已填海造陸了廿五平方公里。東疆保稅港區具有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採購、國際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五大功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之內,已有六十家企業在保稅港區註冊。
此外,金融改革創新做為濱海新區的重要發展內容之一,濱海新區除了發展櫃台買賣中心(OTC)外,在「先行先試權」的政策下,東疆港區也將發展境外金融業務,全力打造中國第一個境外金融中心,以吸引國內外金融機構及投資者。
(本文轉載自2008.11.14 中國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