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後一天閉幕式上我代表本團發表感想:「沒有來到中國大陸以前,早預備好了,就是要來看中國之『大』。雖然有心理準備,可是還是被震撼!好大!」
一路逛下來,又發現大,其實有很多種。怎麼說呢?義烏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城、杭州有全中國最大大有名的的西湖、中國美術學院只是全國第二大的美術學府。對對對,義烏是很大,西湖也大,但是我隱約覺得美院好像才是最大的。我雖然沒有機會和美院的同學聊到天,但是卻很榮幸能和他們的老師同桌吃飯,聊了些兩岸大學生修的課有哪些異同。當我提到曾修過一門『文法與修辭學』的時候,老師順口問了一句:『有念過詩經嗎?』當時我是愣住了,後來卻想起學過的兩句詩,後人再譜上曲,容我唱給大家聽:『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就像我們也去了上海,雖然熱鬧繁華,可是卻比較雜亂;杭州雖然沒有上海那麼繁華,可是卻給人清新乾淨的感覺。就像詩經形容的一樣,杭州是那清澈的滄浪之水!杭州的『大』是又深、又厚、又有文化、又有底蘊的大!」台下響起的掌聲和歡呼是最大聲的。
台上一分鐘,台下可是花了九天超極充實的行程去吸收來的。
我接著說:「我們除了來了解中國的事,欣賞中國的美,還要來認識這裡的人。」雖然同團之間感情最好,同車的也還熟,到同營會百位同學間也有同文化的歸屬感,但是跟當地人的接觸還是收穫蠻多。
有時候覺得彼此間沒有距離,有時候還是能從細節上分出差別。
在上海我去買了四條領帶,對熱情介紹商品的店員說:我很喜歡這條領帶上的貓熊圖案!店員:貓熊?是熊貓吧。大熊貓!我趕緊解釋我們是從台灣來的,用詞不同。又說熊貓來不了台灣,買條熊貓領帶回去也不錯,他頓時展眉、高興的笑了起來。
跟浙江大學的學生見面也有這樣的感覺。他們跟美院的同學有的比,都是超級用功的學生。當參觀到他們的圖書館的時候,我隨便講了講,「覺得兩岸大學圖書館長的沒兩樣嘛!」剛說完,就見到陪我的同學跟打掃阿姨打招呼。因為他在圖書館念書都念到閉館,所以阿姨們都認識。我好奇的問:「你都待多久啊?」他輕描淡寫的回答:「就從早上六點圖書館開門,一直念書到十點關門。」
唉,剛說差別不大就自打嘴巴。同樣糗事又發生一次,就在閉幕式上的感想中我繼續說到:「我覺得兩岸就像是又陌生又熟悉的好鄰居。」馬上就被領導上台糾正:「我們不僅是鄰居,更是同胞,是一家人。」哈哈,原來他們習慣把鄰居拿來形容鄰國。就連我最後為兩岸同胞獻唱的那首「中華民族頌」,也讓台下同學捏把冷汗,「中華民……族」喔…好險。不過這次是原作者劉家昌改的歌詞,我可不會再出糗了吧。
其實出糗也沒關係,畢竟學到的東西很多,而且還可以繼續學嘛!這也讓我要開始練習兩件事:用照片說旅行的故事,還有用文章寫出我的成長。文筆雖然不好,但是樂意獻醜,只要能與大家一同分享我的收穫就好了。<完>
p.s.行李箱也是裝滿的。殺價買東西太好玩了。我也帶了兩罐王老吉回來。價格嘛……跟飯店櫃檯經理聊天一小時,他說投緣,就免錢了。哈哈,還真是一家人!
(蔡如霖/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