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從臺灣回江山探親的徐老先生到家後的第二天,就提出要去遊江郎山,我們欣然陪同前往。

  汽車出江山城南廿五公里,便到達目的地江郎山。遠遠望去,便見江郎山下有一棵粗壯茂盛的大樟樹挺立在原野上,形如黃山“迎客松”,好像在迎接遠道歸來的徐老先生。我也把這棵樹冠碩大、葉子蔥綠的大樟樹稱為“迎客樟”,徐老樂了,說這個名字還蠻貼切的。

  汽車原來是可以開上山的,可是徐老先生說已幾十年沒爬過家鄉的山了,回來之前就想親近一下離別幾十年的江郎山。在臺北他是老年登山隊員,每星期都要去住家附近登山健行。所以他提出不坐車,堅持要步行上山。

  徐老離家卅九年了,可是他鄉音未改,記憶猶新。在走在名為“十八曲”的山路上,他向我們介紹說:“唐代江山的縣名為須江縣,西元 931年,吳越王錢繆以縣南有江郎山為由,將其改名為江山縣。江郎山以〈三爿石〉的奇特雄偉而著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作詩道:‘林慮雙童長不食,江郎三子夢還家;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醉煙霞。”講到這裏,他不無感慨地說:“近四十年了,居住在臺灣和海外的江山人,哪一個沒做過‘還家夢’啊?多虧兩岸實施了開放政策,才使‘江郎之子’的還家夢變成了現實。”

  經過一個多小時,我們便爬到〈三爿石〉腳。江郎山的海拔高 824米,三爿石主峰高 369.1米。只見三石似削,拔地如筍,摩天插雲,氣勢宏偉。難怪明代旅遊家徐霞客(1620)年到此時曾在遊記中寫道:“此峰特出眾山之上,移步換形,自為變幻,各盡其奇也!”

  徐老先生深情地望著三爿石,風趣地跟我們聊起一個《江郎山的故事》。

  “江郎山原名叫金純山、玉郎山、須郎山,被稱為“中國丹崖第一峰”。相傳在很久以前,金純山間住著江郎、江亞、江靈,江家三兄弟。當時金純山上有個海口,直通東海龍宮。東海龍王的小龍女常常游出這個海口到人間玩,並結識了江家三兄弟。特別是那位老三江靈,人長得好看,腦子又靈光,還經常摘些自己種的瓜果給小龍女吃;天長日久,小龍女就漸漸地愛上了勤勞善良的江靈。龍王聽說此事後表示反對,並把小龍女許配給了部下癩哈蟆元帥。小龍女堅決不依,逃出海口想與江靈成親。癩哈蟆元帥聞訊後氣急敗壞,便調動東海所有蝦兵蟹將前來捉拿小龍女。癩哈蟆元帥並與龍王一道,想用水淹的辦法逼江家兄弟交出小龍女。

  為了保護小龍女不被抓走,且不讓海水殃及周圍鄉親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江家三兄弟勇敢地站在一起,毅然用身體去堵海口,但一時很難堵住洶湧的海水。天上的觀音娘娘見江家三兄弟站在水中頑強地抗爭,不覺深受感動,便伸手將江家三兄弟的肉身點化成三個石峰(老大江郎變成了郎峰、老二江亞變成了亞峰、老三江靈變成了靈峰),封死了海水仍向內陸噴湧的海口。

  小龍女也變成了一隻美麗的百靈鳥,住在靈峰上面的樹林裏,天天唱著優美的情歌給江靈聽。

  後人為了紀念江家三兄弟,就把金純山改名為江郎山,並在半山腰建了開明禪寺,要求人們學習江家三兄弟勤勞善良、剛正不阿的精神。”

  我們本是給徐老先生當導遊的,沒想到他對江郎山竟如此熟悉,真是不一般。

  前面便是小弄,我們扶著徐老先生走進兩石夾成的〈小弄〉,小弄高 312米、長 298米舉頭仰望,天僅一線;面壁呼喚,音繞空谷;狹窄處兩人相遇得側身而過;那情景,猶如齊天大聖被壓在兩界山似的。到〈大弄〉就闊得多了,寬處可容一輛卡車通過。從大弄出來,我們進了“鐘鼓洞”。洞上方有明代摩崖石刻兩方,其中一方為“壁立萬仞”四字,係明廣東理學家湛若水題刻。在鐘鼓洞內,徐先生遊興大增,他取石擊一石筍,頓時如鐘鼓齊鳴,餘音不息。

  據史書記載:“三爿石頂怪石崢嶸,樹木蔥鬱;上有天池,水流不渴,池內有碧蓮金鯽;有千年古松柏,得片木焚之有奇香;有名茶,稱‘江山第一品’;有貴重藥材、稀有植物。”但前面的靈峰、中間的亞峰豎不可攀,後面的郎峰能上去者僅有數人。這天天氣晴好,我們有幸遇上了一位準備上三爿石頂采草藥的民醫。徐先生興致勃勃地走過去與他打招呼,表示想看他的登山絕技表演,民醫聽說他是從臺灣回來的,便滿口答應。

  那位民醫將一頭紮有鐵鉤的毛竹管掛在一棵長在石壁的松樹上,雙手抓住毛竹管赤著腳往上爬,有幾處乾脆攀石磴上去。這樣不停攀登,花了近一個小時居然讓他登上了頂峰,我們卻出了一身冷汗。不一會,他放下長長的繩子,繩子的頭上繫著一個編織袋,裏面裝著綠色的草藥。我們都為民醫的驚人登山技術鼓掌叫好。

  下山時徐老先生說:“要是我也能登上去多好啊。”看樣子徐老還有點不過癮。他又講了個民間故事:“相傳在明代,鳳林有個周文興老先生,曾當過鴻臚寺正卿,所以人們叫他周鴻臚。他晚年隱居在江郎山上的鐘鼓洞裏,念經拜佛,一心想修煉成仙。有一天他看到三爿石頂雲霧繚繞突發奇想:如果我能登上三爿石頂不就上天堂成仙了嗎?於是他花銀子請了大批石匠、木工,在三爿石腳搭架子,可搭了三年還沒到頂。金錢花光了、木料用完了、工匠們跑回家了,周鴻臚爬到木架頂上傷心地仰天長歎:“江郎三爿石,巍峨已接天;搭了三年架,還是難登巔!”所以徐老想登巔,如果沒有那位身懷絕技的爬壁虎功夫,還祇能仰望與嚮往了。

  當徐老先生第二次回來探親前,江山市人民政府和旅遊部門從1987年開始,花了大量的資金和材料,用了五六年時間,已在江郎山的郎峰開鑿了一條登峰的石磴道,並做好了安全欄杆,在峰頂造了天橋。此外,還修復了〈江郎書院〉,新建了〈仙霞山莊〉。老人聽後激動地說:“周鴻臚能活到現在該有多好啊。”他興奮得又去游江郎山了。雖然他的體力已不如前,但他堅持要上郎峰。我們理解他的心情,就扶著他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花了近一個小時,登了1500多個石階,終於爬上了郎峰。這天的天氣特好,當徐老先生爬上峰頂時,晴空萬里,一覽無遺,眼前的一切令人心曠神怡,不酒而醉。他的興緻高漲,喃喃而語:“想不到家鄉竟有如此世上天堂、人間仙境,真是美不勝收啊,站在這裏我們都成仙了!”

  徐老先生在郎峰頂上走來走去,深情地撫摸著一棵棵綠樹。他還小心地撿起地上的幾片紅葉,夾在一本袖珍紀念冊裏。他翻開紀念冊給我們看,只見裏面錄有歷代詩人詠頌江郎山的詩篇,還有他上次游江郎山拍下來的和從畫報上剪下來的許多江郎山的照片。最令人回味的是,在紀念冊的扉頁上,工整地寫著一行詩句:“江南憶,最憶是江郎!”這八個字,充滿著徐老先生半個世紀以來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凝聚著一位在臺老鄉親對祖國美麗江山的一片真情。

  前幾年,我給徐老先生寫信說:江郎山的郎峰背面又讓浙江大學的教授看出很像鄧小平的頭像,因此又有了“偉人峰”的新名稱;另據華東地區五十六位專家勘定,江郎山的小弄為“全國‘一線天’之最”。徐老先生回信表示祝賀,他把江郎山稱作一座開發不完的“寶山”。他在談到兩次游江郎山的感受時說:“不管我走到哪里,家鄉的山山水水是最難以忘懷的。我現在年事已高,已不便爬山了。但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再上一次江郎山…”

(徐忠友/江山市)

回第十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