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現實人生,還是網路世界,創意要能實現,鼓勵、討論、分享是必然過程。「地圖日記」便是透過此三部曲實現地圖社群的創意。
地圖日記創辦人郭書齊,習慣於撰寫新聞台和MSN space,但時間久了後,他感到,這種以作者為中心的分散式平台,作者彼此是等距且疏離的。
郭書齊說,「我想做的是,一個以地理概念來表現的平台,每個人的文字是集中的,在同個城市裡,每天一起寫著故事,擁有一本能與大家分享的日記。」
想法萌芽之初,郭書齊組了一個團隊,鼓勵成員討論可行的功能與介面,三周後完成雛型,並上線與網友分享,接受使用者的任何意見,努力改善。
從受到鼓勵、與他人討論,而後建置網站,與人分享地圖網路服務的創意,郭書齊具體落實腦海裡的創意。他也以「鼓勵、討論、分享」三部曲,管理地圖日記的團隊。
成立初期,只有四名六年級生的地圖日記,現已擴大為七年級生為主的小型團隊。
一群年輕人聚集在辦公室裡的「地圖實驗室」,自由開放的討論創意,決定優先推出的網站新功能。
郭書齊表示,鼓勵員工討論和實驗開發,提供有趣的服務和產品,才能吸引網友上站,每當使用者有所回應,地圖日記就有改進的空間。他說,「我們覺得有趣的點子,也要網友覺得有趣,這就是創意分享的樂趣。」
地圖日記的成功,可歸因於團隊的成員組成、分工合作及有效領導。為了加快地圖日記的發展,郭書齊廣徵技術、行銷及產品規劃高手。他尤其重視專業技術,還在網站上公開地圖日記工程師的一日樣貌,透明呈現團隊的經營方式與工作內容。
地圖日記的選才標準,學歷比經歷重要。郭書齊指出,團隊成員多畢業自知名校系,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能和技術,有效地強化服務和產品品質。
他認為,與員工相處要互信尊重,相信他們的專業,尊重他們的決策,「給予的彈性空間愈大,愈能激發團隊更多的創意。」他採取「專責分工,高度授權」的用人策略,適時分派資源。
地圖日記在今年初代表台灣,參加全球知名的「DEMO Show」,榮獲首獎「People's Choice Award」。成立剛滿一年,短短時間內能夠闖出知名度,郭書齊說,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推展行銷公關也是主因。
網站成立初期,地圖日記便贏得經濟部及資策會合辦的web2.0比賽,去年則和美國合作夥伴,參加國際競賽。
即使會員數、流量都快速成長,地圖日記仍不忘重視使用者需求,與學術機構合作,進行使用者行為的調查分析。郭書齊堅持,「要在最有限的資源條件下,給使用者最好的。」
通過團隊多方討論和分析,地圖日記日前推出LBS服務,消費者可使用具有GPS功能的手機,拍攝時記錄經緯度等資訊,上傳照片至地圖日記的相簿後,就能與社群使用者分享相同經緯度的上傳照片。
應用本身所學的企管理論於實務,郭書齊說,地圖日記正積極著手,下半年的海外事業布局,也大力號召異業合作,擴大與競爭者的差距,並不忘本的時時提供使用者最好的服務。
(本文轉載自2008.06.06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