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從清朝光緒年間起,就與廬山、北戴河、雞公山並列為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
光緒年間,美國浸禮會傳教士佛利甲從杭州沿運河遊歷到達莫干山。見山上修篁遍地、清泉競流,實為一處清涼世界而讚歎不已,當即便譽稱為〈克來阿山和天然消夏灣〉。不久,教士梅生、博士霍史敦、史博德等隨後登山,租屋以居,並將所見所聞寫成文章刊於外文報上,使莫干山聲名鵲起。美國人、英國人和一大批歐洲人紛紛登上莫干山,並開始購地建房。最先上山蓋房的洋人是美國傳教士白鼐和伊文思,蓋的是草木結構建築,形似中國農舍;繼而是英國傳教士洪慈恩入山,嫌美國傳教士蓋的房屋太簡陋,特領工匠去上海觀摩,參照西歐式樣營造,蓋成田園式別墅洋房。此例一開,大批洋人和中國富商及達官貴人便先後擁上山來,修建避暑別墅。到了民國十五年,山上已經有別墅一百五十四幢,其中美國人八十一幢、英國人二十八幢、德國人三幢、法國人三幢、俄國人一幢,另有上海工部局公共建築一區,教堂二所。
與其同時,中國一些富商、達官貴人和著名人士也陸續登上莫干山修建別墅,像黃郛、張靜江、周慶雲、馬寅初、錢新之、杜月笙、張嘯林、汪精衛、陳叔通等,都在莫干山上修建了風格各異的別墅建築。現在全山保存完好的別墅共有二百三十八幢。
一些名人紛紛上山住宿、遊覽,如蔣介石在民國二十年(1931)、二十六年(1937)、二十七年(1938)曾三上莫干山。毛澤東、陳毅、劉伯承、胡耀邦、郭沫若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先後登上莫干山留宿遊覽,毛澤東、陳毅和郭沫若均留下了吟詠莫干山的著名詩詞。
別墅成群,特色鮮明,或莊重,或輕巧,或舒展,或雄渾。建築風格,既有西歐田園式鄉村別墅,又有歐洲中世紀城堡山莊;既有中國古典式建築,又有現代風貌的建築。
西歐田園式鄉村別墅
近二百幢,遍及全山的西歐田園式鄉村別墅,多建於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較典型的是,屋頂多用鐵皮製作,塗紅色或翠竹色油漆,與秀麗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外形多帶幾何圖形輪廓。上橫路126號、140號、160號、161號別墅等均是。
中世紀城堡式山莊
分佈在中華山一帶的十餘幢中世紀城堡式山莊,約建於二十世紀初。較典型有98號別墅和聚會堂等。98號別墅位於蘆花湯公園左側、外牆砌以山石、點綴堡眼式邊窗,給人以古老堅實感覺;位於德清路的聚會堂、石柱、石牆、矗立山端,遠遠望去,似一座堅實小城堡。
中國古典式建築
較典型的中國古典式建築有三幢即華廳、黃廟和莫干山路546號〈林海別墅〉。分別建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華廳位於蔭山洞附近。雙層木構架、廳前石階、兩側欄杆。歇山頂、琉璃瓦、簷角飛翹,如鳥展翅,形態優美。落地門窗,五彩漆畫、富麗堂皇。位於瀑布路的黃廟,外牆山石壘築,上覆黃色琉璃瓦,屋宇為檯梁式木結構、屋檐遠挑。
現代化風貌新建築
1949年後建造,具現代風貌的約十餘幢。蔭山飯店、武陵村7號樓,上橫新皇后飯店和浙江省公路職工休養所等均是。較典型的為三層建築,鋼筋水泥結構,外牆用凝灰岩、花崗岩壘築,平屋頂。
莫干山上的別墅建築群,已被譽為〈世界小型別墅展覽館〉。
(余方德/湖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