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歲的中興大學農夫教授顏吉甫(右)培育新稻種「興大米」品質媲美日本越光米,興大校長蕭介夫(中)和農資學院院長黃振文都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 |
中興大學農藝系教授顏吉甫,歷時廿年苦心培育的新稻種〈興大一號〉問世,為國內首見由大學育成的新稻種,品質媲美日本知名的越光米,將於下週技術移轉,苦農出身的他,特別訂定 "濟貧條款" ,每年由廠商回饋六百公斤高品質的〈興大米〉捐贈給貧寒家庭。
在高雄岡山農家長大的顏吉甫,從小感受稻農的辛苦,家裡兩分地看天田,下雨才能種稻,收成不好,常不夠全家吃飽,而發願讀農造福農民,考進興大農藝系,大四就跟隨老師做育種工作,四十年來,已培育出廿幾個品種,都仍在試種階段。興大一號是被封稱〈農夫教授〉的顏吉甫第一個代表作。
顏吉甫與他的學生、興大農資學院院長黃振文前年碰到前農委會副主委林國華,林消遣兩人「讀冊(註一)讀到背上」,黃馬上回應說,顏教授手上就有個很好的品種,問林要不要試種看看?就因這一句話,顏吉甫把以日本兩個稻種雜交的新品種交給林國華的女婿羅吉丞試種。
也是雲林古坑鄉長林慧如夫婿的羅吉丞,拿到顏吉甫提供的三百克種子試種後,覺得不錯,去年第一期作,羅吉丞擴大播種了八分地,收成後,拿到日本供人試吃,沒想到反應出奇的好,讓他深具信心,決定全面推廣種植。
顏吉甫指出,台灣米沒日本米好吃,主要是怕落穗及颱風,成熟度七分半就採收,反觀越光米,每穗不超過一百粒,比台灣米少了五十粒以上,比較不會倒伏,熟度可到九分半再採收;十月收成後,天氣轉寒,可以掛在田間靠下雪自然冷凍乾燥,與台灣米靠日曬熱乾燥,也有不同。
顏吉甫不諱言,台灣一、二十年來一直在嘗試培育像越光米般的新品種,但品質還是趕不上;他廿年前開始以兩種接近越光米的不同品種進行雜交,直到前年才篩選出可與越光米相抗衡的新種,不會倒伏脫粒、且能抗病蟲害,產量更是比越光米多出一倍。
興大校長蕭介夫對於顏吉甫花費廿年時間培育出的興大一號品質不輸越光米,與有榮焉,親自命名「米大興」,誇讚是興大之光。
註一:冊字台語意思是書也
(本文轉載自2008.01.19.中國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