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長興顧渚山盛產紫筍茶。以其色紫而形狀似筍,茶聖陸羽為之命名紫筍。

  顧渚山位於長興城西北15公里、海拔355米、方圓10公里,夾於兩座大山之間。據《中國名勝詞典》記載,茶聖陸羽撰寫了《顧渚山記》並按茶葉品質寫進《茶經‧八之出》,可見顧渚山歷史上早以產茶聞名。該地東靠太湖,重巒疊嶂,整個地形呈畚箕狀。山中竹木陰翳,大澗中流,岩崖參差,泉水豐富,特別是太湖水面溫暖濕潤的空氣逼近山嶺衝騰而上,山中雲霧繚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適宜茶樹生產,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孕育出絕代名茶,真乃天造地設。

  長興的顧渚山和江蘇宜興的唐貢山緊密相連,兩地都產名茶。唐貢山所產的陽羨茶,經《茶經》作者陸羽發現後,廣為傳頌,風靡一時。到了唐代宗廣德年間,徵收範圍擴大,陸羽向御史大夫李栖均建議,將長興紫筍茶推荐給皇帝,深得皇帝喜愛,列為〈貢茶〉。由於紫筍茶的品質比陽羨茶更勝一籌,進貢的數量逐年增加。按皇室規定,第一批貢茶必須在清明前送到京城長安(現在的陝西西安),該茶用 "龍袱裹紫筍貢茶,銀瓶盛金沙礦泉" 從陸路由快馬接力運送,名〈急程茶〉,供皇室用來祭祀宗廟。其餘的分水、陸兩路並進,限定在四月底全部送到京城。 "鳳犖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帘開,牡丹花笑金鍋動,傳奏長興紫筍來。" 這就是唐代詩人張文規描寫紫筍茶進宮時的情景。

  長興和長安相距數千里,在當時的條件下,要在十天內將茶急程送到,確非易事。當地的官員為督制、督送貢茶而小心翼翼,提心吊膽。唐文宗開成三年(公元838 年)湖州刺史裴充因辦貢茶不得法而被罷官。唐德中建宗二年(公元 781年 )三月,湖州刺史袁高在顧渚山督製貢茶時,把焙貢紫筍茶帶給茶農的痛苦真實地描寫了下來:「動生千斤費,月使萬姓貧,我來顧渚源,得與茶事親,黎甿轟農桑,採掇實苦辛,一夫擔當役,盡室皆同臻。」由此可見,採製貢茶雖然是促進了紫筍茶的發展,但也給茶農帶來了額外的重擔與苦難。

  唐代宗廣德年間,茶聖陸羽於長興顧渚山置茶園,作《顧渚山記》,考察周邊的山川,記錄當地的氣候,並將紫筍茶的製作飲用寫入《茶經》,顧渚山產的紫筍茶既成貢品,遂「置貢院茶院於此,每歲進奉,役工三萬人,累月方畢。」貞元時,「歲造貢茶一萬八千四百斤。」自此,紫筍茶為歷代貢茶,聞名於世。陸羽又以顧渚山下金沙礦泉烹紫筍茶,名茶佳泉,相得益彰金沙與紫筍同列為貢品。

  長興紫筍茶自唐鼎盛時期,留下許多紫筍茶的史跡工程,在貢茶院側,建有清風樓、木瓜堂、忘歸亭等,詩人張藉、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皮日休、張文規等都留下了許多著名詩篇。在顧渚山的崖壁上,分別留有袁高、楊漢公、杜牧、汪藻等宋代摩岩石刻。

  長興紫筍茶所以出名,除了它的原料品質優良外,還因它的採製工藝十分精湛。唐代時期是選用最幼嫩的茶芽,宋代時期是碾而揉之,為大小龍團。明太祖洪武年間,罷龍團以芽茶作貢茶,並以採購芽茶大小不同分為紫筍、旗芽、雀舌等品類。製作方法由蒸青改為炒青,茶團改為散茶,從而大大改進了茶味,現在紫筍茶的製作工藝又有新的創新和發展。〈穀雨〉前採製,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一斤紫筍茶有三萬六千個左右葉芽,用半烘炒工藝,分三道工序,即殺青、炒乾整形、烘乾。在炒製過程中,有抖、拋、搓等手法,所製茶葉芽葉細嫩,芽狀緊裹似筍,色澤綠潤,豪顯露,香氣持久,回味帶甜,沖泡後,湯色清澈明亮,茶葉隻隻成朵,形成 "青醉芳馨、嗅之醉人、啜之賞心" 的獨特風味。

(童少強/長興縣)

回第七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