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阜山鄉有《高山凈土》之雅號,地處城南二十五公里,高山峻嶺,蒼松古柏,所形成的龍居盆地,2006年命名為浙江省歷史文化村。阜山、就像畫家作品中的山山水水,綿延不盡的美景村;詩人筆下的耕讀之鄉。冬暖夏涼,樸實無華,有千年古剎《清真禪寺》供神白衣丞相,為唐代三朝元老-李泌。另有千年古道(劉伯溫返鄉省親的國師路),橫穿阜山鄉,沿此古棧道的玉帶溪地區,建設數十座古式橋群:有石板橋、獨木橋等,且以陳宅《毓秀橋》為古蹟之最。因此、陳宅民風勤儉,山色秀麗,農務興旺,文人雅士輩出,列為縣級五大模範村之一。民國以還,青田人士為官清廉,政績輝煌最具聲譽,列為文官翹楚者,是筆者之叔,陳正娟女士之父 陳石先生。( 編按:正娟女史為名書畫家,係本會婦女工作部委員) 謹就陳公之成長與人品及公僕任內的勛業,就其梗要臚陳如下:
資質聰明 苦學成名
陳石公字志超,八歲啟蒙,私塾三年即讀完《四書》,小學畢業後因家貧輟學,受鄉賢陳希文先生(陳誠副總統之父)匡助,以高分考取處州中學,復承校長王士一先生之協助,轉讀杭州法政專科學校,因刻苦耐勞,勤奮不懈,成績優良,深受旅杭青田鄉親們之愛戴與支助,在物質貧乏、艱苦中完成學業。
記者生涯展現才華 百里侯任內發揚光大
畢業後初入職場,因缺乏有力人士之引薦,無法出任政府公職,只得就任杭州《之江日報》編輯,因文學根基深厚,表現優異,往後歷經多項軍政要職,任勞任怨,聲譽日隆。1937年,受鄉賢葉成將軍賞識與提攜,推薦任福建東山縣長,身為父母官的他,在國家多難之秋,地方財力不足,抗日戰爭如火如荼,諸多縣政,必須迅速配合動員,爭取有利制勝之先機,倍至辛勞,陳石公均能達成任務,政績輝煌,曾歷任龍岩、漳平、上杭、泰寧、江山、龍溪、建甌等縣縣長,建樹良多,在民國史上,留下不朽的勛業。
統率自衛隊與警察 抵禦外侮及盜匪
因長期抗戰,物質嚴重的缺乏,福建偏遠地區盜匪橫行,尤其是山賊更為猖狂,先生擔任縣長,必親率自衛隊出戰;平時督導練兵,配合駐軍築防,嚴陣以待,不使強梁越雷池一步,維持地方安寧,表現優異。於1948年,建甌縣長任內,受聘出任浙閩兩省顧問,對戰爭期間,如何推展省政,提供其親身經驗。後因軍需糧政的急迫,奉調浙江省田糧處主任,負田賦督征專職,日夜奔走轄區,促使軍需與民食,供應無缺。先生於1949年五月,銜命來台,初任財政部人事處長,後任參事多年,1967年因積勞成疾,以肺癌逝世,享年六十五歲。國家痛失英才,在台龍岩人士懷其德政,懇請將遺體葬於台北新店之龍岩公墓,以便千秋祭祀。
夫人賢慧 滿門俊秀
陳夫人張璉女士,雍容華貴,出身名門,畢業於省立杭州女中,曾任青田《果行小學》教師及校長,春風化雨作育英才,貢獻良多,深受地方父老們所敬重,抗日戰爭期間,匡助先生冒險犯難,歷盡艱辛。先生逝世後獨力撫養子女成人,其含辛茹苦,堅忍不拔的精神,培養子女們奮發有為,個個成器成才,事業順利,家庭美滿,人丁旺盛。長女陳正娟之夫婿毛育剛博士,曾任農復會組長,台大資深教授,現為本會委員兼《台浙天地》專欄作家,青田同鄉會名譽理事長等職。他們子女均受國內外高等教育,在金融和科技界,展現才學,一家和樂美滿。
《兩岸同根》樹立文化楷模
志超公、長女陳正娟,在書畫上成名,故鄉人士仰慕巳久,促其為老家陳宅題字,以光大模範村,並為啟發晚輩們努力的榜樣。本(2007)年八月二十九日,正娟女士偕夫婿毛育剛教授,隨青田同鄉會返鄉,在青田僑台辦與相關單位安排下,隆重的為《兩岸同根》立碑揭幕,且由僑聯會馬國寶副主任精撰碑文,記述刻石建碑之意涵,並使千年古蹟之毓秀橋及古樹,增添新面貌,也使高山盆地的阜山,在觀光文物中,又多一項珍貴的資產。
結 語
陳石公畢生公僕生涯,均在兵荒馬亂中,矢勤矢勇,奉行地方行政,因戰爭因素,雖八易縣篆,都持〈勤政愛民〉的初衷,貫徹始終,其勛績的光環,永遠受到縣民們的追懷。筆者以下列俚詞恭表孺慕之孝忱: 阜山陳宅志超公,出生亂世造英雄。 文韜武略百里侯,氣宇飄逸賽諸葛。 胸有甲兵勝武將,內撫外剿建奇功。 忠誠謀國勤施政,親民愛民教仁義。 青田代有英才出,陳公才德亮阜山。
(陳正教/青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