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蘿蔔夏吃薑」--老祖宗的經驗
相傳隋煬帝患了病,御醫絞盡腦汁開藥給隋煬帝治病,開的都是人參、黃耆、何首烏之類的補氣補血藥物,但病一直沒有好轉。一天,打更夫捉了一個「小偷」,投進大牢,「小偷」大喊冤枉,訴述自己不是小偷,而是晚上出來觀看星象的,職業是 "郎中" 。此事傳到隋煬帝耳裡,心想郎中熬藥一定比宮女、侍從內行。傳令將郎中帶到病床前,郎中跪地叩見皇帝。隋煬帝道:「你說是郎中,現要你去為朕熬藥,朕病好後放你回去,並且加賞,如是不見效,罪加三等。」郎中接過御醫遞過來的藥方,粗略一看,又在叩見時觀察到龍顏(面色),心中有數,毫無懼色地回答:「遵旨」。
郎中在給皇帝熬藥時,暗中加進一大把萊菔子(也叫蘿蔔),隋煬帝服後,一帖好轉,第二帖見效,服完第三帖藥,病好了。隋煬帝龍心大悅,又傳令郎中到龍座前道:「朕的病好了,有你的一份功勞,重賞黃金十兩。」又說「御醫開的藥方同以前的差不多,你熬的藥服後特別有效,怎樣熬法?」郎中如實稟告:「草民加進萊菔子」,並稟明其藥理作用。隋煬帝眉頭緊閉,沉思片刻道:「你為朕治好病,要重賞,但沒有得到朕的旨意,而將御醫的處方,擅自加進萊菔子,這是違犯法,如果不查處,以後侍從、宮女給朕之飲食擅自加進什麼,這還了得?此例不可開。」且傳令道:「將所賞之十兩黃金送到郎中家裡,將違犯重法的郎中推出門外斬首。」
隋煬帝殺害郎中之暴行,迅速傳遍全國各地,人們很氣憤,痛恨這個暴君。
由此,在中華大地,人們服用人參要忌食蘿蔔;也隨之家喻戶曉,一直流傳至今已一千四百餘年。
那麼在御醫的藥方中加進萊菔子為什麼能治好隋煬帝的病?這是因為蘿蔔有其獨特的藥理作用。
蘿蔔:又名萊菔,對中國人來說,是很熟悉的。它原產中國,是菜亦是藥的十字花科草本根莖食用植物。有白、青、紅、紫等顏色。秋冬季節大量上市,是大眾化的蔬菜,人們經常愛吃蘿蔔絲拌海蜇皮、淋麻油拌蘿蔔絲,清脆可口。還有紅燒內蘿蔔塊、鹹肉蘿蔔湯,人們不僅吃到了豬肉;蘿蔔中的成份,又不致使人的機體吸收過多的脂肪。蘿蔔還可以幫助機體將鹹肉中的亞硝酸胺(致癌物質)解毒處理變為硝酸鹽排出體外。
蘿蔔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無機鹽類,還含糖化酵素和少量芥辣油,可以幫助澱粉和肉類的分解,使人體便於消化吸收。
春節期間,城市裡的街頭巷尾,一些小販在吆喝:「蘿蔔清火、解膩、開胃……」人們覺得,春節期間,大魚大肉吃得多了,肚皮脹鼓鼓,大多會買些蘿蔔來中和一下。
這些小販,真不愧像個「藥理專家」、「營養專家」、而且還像研究消費行為的「心理學家」。
咱中國向有「蘿蔔進城,藥舖關門」之說與義大利人說:「蕃茄紅了,醫生的臉都綠了」有異曲同工之妙。
蘿蔔又叫萊菔是一種傳統的藥物。它的種子萊菔子,中藥用來治咳嗽痰多,同其他藥物相配,能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和冠心病。蘿蔔的葉叫萊菔纓,能治赤白痢。《本草綱目》:「蘿蔔能小氣、定喘、治痰、消食除脹、利大小便、止氣病」:中藥地骷髏就是泥地中的隔年老蘿蔔,可治面黃腫脹、胸悶和痢疾等症。
"藥補不如食補" ,這是我國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的科學總結。經常吃青菜、蘿蔔的庶民百姓,活七、八十歲的不稀奇,高壽者一百歲以上的也有的是。
蘿蔔營養豐富,且具有明顯的藥理作用,價格不高,價值不凡,勸君多吃。
(蕭渭清/湖州/離休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