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國際團隊發現熱木星有水氣(前方較小顆者)繞著它所屬的恆星(後方較大顆者)轉動中研院助理研究員梁茂昌參與的國際團隊,在熱木星通過恆星時,用紅外線太空望遠鏡,發現了熱木星的大氣裡存有水氣,創世界首例。

  中研院參與的國際天文研究團隊首度在太陽系以外行星發現「第一滴水」。

  這顆系外行星是「HD189733b」,科學家在它的大氣層裡找到水分子的存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Nature)今天(2007.07.12)以「號外新聞」公布這項發現。

  這項成果推翻美國天文物理學家巴曼(Travis Barman)今年稍早在《天文物理雜誌》(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發表的研究。中研院參與的國際團隊認為,巴曼以哈伯望遠鏡為工具,對「水」的觀測敏感度遠低於他們使用的「紅外線太空望遠鏡」,因此印證能力薄弱。

  Hd189733b行星所在的太陽系距離地球六十三光年,是一顆氣體行星,九十%由氫氣組成,類似太陽系的木星。但HD189733b的大氣溫度有攝氏七百多度,木星則低於零度,因此HD189733b又稱「熱木星」(Hot Jupiter),與巴曼觀測到的行星並稱在外太空找到水的兩顆「紅星」。

  中研院參與這個國際研究團隊的成員是該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梁茂昌,他是團隊最年輕的學者(卅一歲),也是唯一一位台灣人。團隊包括法、美、英、西班牙共十二人,他們用「煙雨濛濛」的光學原理印證氣體水分子存在於該行星中。「就像雨中開車、視線時好時壞,我們用紅外線太空望遠鏡觀測時的光譜差異,印證了水分子的存在。」

  梁茂昌表示,「水」是唯一可以明確看出多個光波波長吸收差異的界質,尤其是波長各為3.6、5.8、8微米時。研究團隊指出,該行星上的大氣在光波長3.6微米的吸收,比其他兩個波長來的小,「水的存在是唯一的解釋」。

(本文轉載自2007.07.13中國時報)
回第六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