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有一種燈,叫滾燈。
  這是一種讓人難以忘卻的燈!

  滾燈在浙江省海鹽縣民間流傳已有七百多年歷史,過去主要出現在廟會的行街和歲時節慶體育雜耍活動中。清代康熙年間海鹽文人彭孫貽寫有《滾燈》詩一首。詩前有小序曰:“兒童縛竹為輪,輾轉相環,環中懸燈,旋轉飛翼,而燈不傾滅。壯士運之,衢中挪擲不休,曰滾燈。”

  這是一種製作有一定難度的燈!

  據《上海民間舞蹈集成》記載:“滾燈的製作,一般用直徑五十釐米的竹篾或藤條紮成的大圈十八個,相連為外圈,再用直徑廿五釐米的小圈十八個,相連為內圈。內圈底按上燭扡,便於燃燭。”

  海鹽滾燈由12根粗壯的竹片紮成球體,分大中小三種。球分成兩層,大球裏面有懸空著的小球,兩球不會碰撞。大球不包飾,小球表面包以紅綢或黑綢。包紅綢的稱為“文燈”,包黑綢的叫“武燈”。

  這更是一種激動人心的燈!

  不久前 ,我在海鹽縣看到了一場滾燈演出,至今依然令我激動,使我難以忘卻。

  這是一場在海鹽體育館露天場地上的演出,不用票,也不賣票,當然不會有包廂,不會有茶水,除了前排設有幾排座位,至少有一千多人是站著看完足足二個小時的演出!

  這場演出一共十九支隊伍,總有數百人,沒有一個小有名氣的演員,更沒有大牌明星,演員全部來自當地的群眾,其中,有退休的老人、有幼稚園的小孩。

  十九支隊伍所表演的十九個節目,都有同一個名字:滾燈。但每一個節目都各有千秋,與眾不同。有的滾燈大如“七石缸”,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隨著如急風暴雨般的鼓點,如萬馬奔騰般的鑼聲,或雙手托起滾燈旋轉飛舞,縱橫中天,或單臂舞動滾燈,慷慨瀟灑,氣勢磅欂。碩大的滾燈猶如一輪輪火球,像一串串流星,忽左忽右,忽前忽後,時而天上飛,時而在地上滾,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有的節目滾燈小到如乒乓球一般大小,掛在女孩子的頭髮辮上、指尖上,褲管上,隨著女模特優美的步子,歡樂地晃蕩著,雖然少了一點“滾”的粗獷,卻是多了一點嫵媚。小朋友表演的滾燈,做得小巧玲瓏,孩子們像做遊戲一樣讓滾燈在地上盡情地滾呀滾。老年人的滾燈“滾”出了諸多傳神的動作,有“人字開”、“開荷花”、“疊羅漢”等等。

  來自秦山鎮的滾燈隊由33人組成,陣營整齊,氣勢宏偉,他們既繼承了滾燈的許多傳統動作,如“劉海耍金錢”、“關平捧印”、“雙盤頭”、“單盤頭”、“一枝香”、“仙鶴生蛋”、“張飛跨馬”、“蘇秦背劍”、“金雞獨立”、“大雁伸腰”等,又大膽地創新,在傳統的基礎上設計了一些全新的動作,激越時氣勢磅礡,粗獷中不乏柔美。可謂集陽剛之氣、柔和之美於一體,把源于習武健身,一般出現在田頭稻場和廟會行街中的鄉村雜耍類民間舞蹈滾燈,編演成賞心悅目、美綸美煥的廣場舞蹈!

  演出前,我在 “後臺”見到正在用晚餐的泰山鎮滾燈隊的兩位頭髮花白的老人,他倆一人手裏是一大碗酒,舉杯暢飲,豪情滿懷,身後是一隻只如“七石缸”一樣大的滾燈。我問他們,演了多少年滾燈了。他們說,少年時就在村裏舞滾燈,已經舞了近60年了。我還見到一位早已退休的鄉鎮文化站“老站長”,他雖然離開了崗位 ,但沒有離開滾燈,依然和滾燈隊在一起,切磋技藝,參加各種場合的演出…

  我頓時覺得他們仿佛就是一盞盞滾燈!這是一盞盞永不熄滅的滾燈呀!

  演出結束了,我還沉醉在無法抑制的喜悅中。一台節目全部是同一種民間藝術樣式,已屬罕見,每一個節目都從一個特定的視角對滾燈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進行改革和探索,更是罕見。有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能創新,有創新才能發展。其實,滾燈並非海鹽獨有,在與海鹽毗鄰的余杭和上海的奉賢,以及江蘇的太倉等地都有流傳,他們也在繼承和創新。有眾多民間滾燈藝人的積極參與,有政府大力扶持,有文化部門熱情引導,這是對滾燈的最佳保護!這也是對民間藝術的最好搶救,最好保護!能不使人振奮,使人激動?

  有一種燈,叫滾燈。這是一種植根於民間的燈,這是一種世代傳承的燈!

(金天麟 嘉善縣文化館鄉長)

回創刊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