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前 言

  明朝三保太監鄭和航海下西洋,為15世紀之偉大創舉。鄭和曾七次下西洋,航經南海及印度洋凡三十餘國。較之歐洲航海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及伽傌( Vasco da Gama, 1460-1524)等之航行,尚早八十至九十年。鄭和於明永樂三年(公元一四○五年)至宜德八年(一四三三年)的二十八年期間,先後七次率船隊飄洋過海,到過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經暹邏、瓜哇、麻六甲、蘇門答腊、錫蘭、亞丁諸地,最遠到達東非之莫三鼻克(如附表所示),對於宣揚國威、促進文化、經濟交流,具有劃時代之歷史意義。去年(二○○五年)適逢中國偉大航海家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經國務院批准,由“國家鄭和下西洋 600週年紀念活動籌委會”及“江蘇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此項國際學術論壇”,於二○○五年七月四日至六日在南京舉行,筆者於三月中旬寄出欲宣讀之論文,於五月十日接到邀請函,便於七月三日自台啟程,踏上此次感性與知性之旅。

開會紀要

  2005年七月三日風和日麗,是一個出遊的好日子,為搭乘上午八時港龍航空的班機,於早晨五點半左右即乘預約之計程車直奔機場,於六時左右抵達中正機場第二航站,此時劉達材將軍(前海軍副總司令,現任中華民國鄭和學會理事長),賴進義先生(鄭和學會祕書)李慕如先生,李村倪教授,章樂綺博士等,已先一步到達機場,大伙結伴成行,談笑風生,亦人間一大快事也。班機約晚15分鐘起飛,於9時 45分左右抵達香港赤腊角機場,在香港機場轉機,於下午三時許安全抵達南京國際機場,當由大會接待小組派車來接。南京乃天朝古都,亦為國民政府所在地,如今舊貌“換新顏”,自機場至開會所在地“鍾山賓館”,車程大約半小時,沿途所見,盡是一片欣欣向榮景象;高速公路兩傍遍植白楊,令人有“玉樹臨風,飄逸脫塵”之感;超越高速公路,或則阡陌縱橫,或則工廠毗鄰,農工俱興,予人一種“中國正在和平崛起”之強烈感受。到達鍾山賓館,辦理報到手續,並分配住房,第一天之行程到此劃下圓滿之句點。

  為對此次盛會有一全盤瞭解,茲將大會之“會議議程”簡列如下:7月4日上午舉行開幕式,由江蘇省省長梁保華主持,繼之為“大會交流”,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鄭一鈞教授等主講;下午為參觀活動包括:天妃宮靜海寺、寶船廠遺址公園、及祭拜鄭和墓,4 日晚觀看民族交響樂“鄭和下西洋”音樂會,地點在“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廳。7月5日全天舉行“專家學者分組交流”,晚間觀看“永遠的大航海”文藝演出,地點在“紫金大戲院”。7月6日上午7時 30分自鍾山賓館分乘十輛遊覽車,浩浩蕩蕩前往太倉市瀏河鎮,約11時到達,前往鄭和下西洋啟船地參觀,隨後乘車至“太倉花園酒店”;下午舉行閉幕式,除各小組匯報分組交流情況,並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致詞,晚間觀看開幕式文藝晚會,地點在“太倉市體育場”,晚會於晚間十時結束,整個盛會至此劃圓滿句點。

  上述為此次盛會之大綱,筆者所宣讀之論文題為“漫談鄭和下西洋之寶船”,因全文甚長,不克盡載,茲將摘要列區,閱讀者分享,文曰:明朝三寶太監鄭和航海下西洋,為十五世紀之偉大創舉,鄭氏曾七次下西洋,行經南海及印度凡三十餘國。較之歐洲的航海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 1451-1506 ),伽馬(Vasco da Gama, 1450-1524)等之航行,尚早八十至九十年。其所乘寶船之建造詳情,明史未有描述,值得後人探討。

  鄭和於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間,先後七次率船隊漂洋過海,到過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東非之莫三鼻克,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鄭和七次下西洋,歷時二十八年,每次到達地點不同,茲以第一次遠航為例,略述如下:永樂三年六月,帝命鄭和通使西洋,啟航地為蘇州劉家河,彼時動員27800 餘人,所乘之船舶大多為龍江造船廠所造。又依其性能分為寶船、馬船、糧船、坐船及戰船共五種;其中大型船舶共六十二艘,每艘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可見軍容之盛,人員之多,船型之大,遠超過哥倫布或伽馬之船隊,是為世界航海史中之創舉,實為中華民族之驕傲。至於造船所用材料,明史中並未述及,惟據後人推測,當為就地取材,如西方造船多用樅,而北歐海盜之唯京船(Viking ship)則大多用橡木;亞歷山大大帝之戰船則用松或尤加利。中國則用杉;松之強度及耐久性俱佳,用在結構材及甲板材;其他亦有使用樟或楠木。蓋中國東南諸省(包括江蘇、江西、安徽、浙江、福建)之森林皆有生產此等林木。

感 言

  1. 本次論壇是鄭和研究史上一次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學術交流盛會,參加論壇的中外鄭和研究的專家學者有 17人,共收到論文239篇,經審核因其中1464篇印刷成大會論文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為大會題詞,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江蘇省省長梁保華,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等領導亦親自與會,可見大陸對此次盛會重視之一班。反觀台灣,自民進黨執政後,一切施政以“去中國化”為主軸,欲切斷大陸與台灣之歷史與文化臍帶,即以此次慶祝“紀念鄭和下西洋 600週年國際學術論壇”為例,大陸上投下大批人力、物力,大會亦獲得豐碩之成果。

  2. 鄭和七次下西洋,不但是航海史上之偉大創舉;更對文化、宗教、經貿方面造成鉅大衝擊,如在麻六甲,建有“三寶廟”,印尼三寶壟之“三寶祠”,斯里蘭卡之“鄭和紀念碑”等,即為明證。鄭和下西洋更為廣東、福建等向海外移民鋪路,如今東南亞華僑多達 2千餘萬,可說是受到“鄭和餘蔭”之賜。在宣揚國威方面,鄭氏下西洋,帶去絲,茶,啟迪教化;航海旅次所經國家之王公或酋長紛紛表示臣服於大明皇帝,例如索馬利亞十一王進貢駱駝,肯尼亞酋長進貢長頸鹿不一而足。又如菲律賓南部之蘇祿王來京晉見,浡泥(Brunei,即今之汶萊)國王不但親自上北京朝貢,並且客死中國,如今浡泥國王墓即建於南京安德門外烏龜山南麓。明朝為表揚鄭和下西洋為國宣勞之偉大貢獻,在南京牛首山麓建有鄭和墓,此次大會特別安排於7月4日下午前往祭拜,以表達對一代民族英雄之崇高敬意。

  3. 最後想談一談此次盛會所在地“南京鍾山賓館”,說起鍾山賓館,可謂來頭不小,此地在國民政府時代原名“勵志社”,此外佔地甚廣,具庭園之美,先總統 蔣公兼任會長,總幹事則為黃仁霖將軍(來台後曾任聯勤總司令,後外放擔任駐巴拿馬大使);此地有許多建築師群,主樓則為一三層樓之磚造建築,在二樓設有蔣公及蔣夫人之專用辦公室,值得注意的是二樓之“陳列室”,其牆壁上掛有許多照片,不啻是民國近代史之縮影,照片中國民政府時代之軍政要員幾乎全部到位;中共要員如毛澤東,周恩來亦在列;美方人士如魏德邁將軍,陳納德將軍亦曾是座上賓;馬歇爾特使亦在一次聖誕舞會中亮相,真可謂“冠蓋滿京華”抗戰勝利後不久,中原大地硝煙四起,先是東北剿共戰爭失利,繼之平津淪陷,進而准海之戰,共軍取得關鍵性之勝利,加以江陰要塞司令戴成光投共,導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一九四九年春共軍佔領南京,“勵志社”亦更名為“南京鍾山賓館”,真乃“物換星移,主客易主”,走筆至此,使我想起崔顥在黃鶴樓所題之名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真乃“景物夜舊,人事全非”,怎不令人有“白云蒼狗,世事無常”之歎。

序次 啟 航 日 期 回 京 日 期 所 經 主 要 國 家 和 地 區
永樂三年
(一四○五年)冬
永樂五年九月初二
(一四○七年十月二日)
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邏(今泰國)、爪哇(今印尼爪哇島)、舊港(今印尼蘇門答臘)、滿剌加(今馬來西亞之麻六甲)、蘇門答剌(今印尼蘇門答臘)、錫蘭山(今斯里蘭卡)、古裡(今印度卡利刻特)等。
永樂五年
(一四○七年)冬
永樂七年
(一四○九年)夏末
占城、暹邏、浡泥(今加裡曼丹島)、爪哇、滿剌加、錫蘭山、柯枝(今印度科欽)、古裡等。
永樂七年十二月
(一四一○年)一月
永樂九年六月十六日
(一四一一年七月六日)
占城、暹邏、爪哇、滿剌加、蘇門答剌、錫蘭山、溜山(今印度西南之馬爾地夫群島)、小葛蘭(今印度南方之奎隆)、柯枝、古裡等。
永樂十一年
(一四一三年)冬
永樂十三年七月八日
(一四一五年八月十二日)
占城、爪哇、吉蘭丹(今馬來西亞東岸)、彭亨(今馬來西亞東岸)、滿剌加、錫蘭山、溜山、柯枝、古裡、木骨都束(今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忽魯謨斯(今伊朗基什姆島)、麻林(今坦尚尼亞)等。
永樂十五年
(一四一七年)冬
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日
(一四一九年八月八日)
占城、爪哇、彭亨、滿剌加、錫蘭山、柯枝、古裡、溜山、木骨都束、卜剌哇(今索馬利亞)、阿丹(今葉門亞丁)、剌撒(今紅海束岸)、忽魯謨斯、麻林等。
永樂十九年
(一四二一年)春
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日
(一四二二年九月三日)
占城、暹邏、滿剌加、榜葛剌(今印度西岸)、錫蘭山、柯枝、溜山、古裡、祖法兒(今阿曼東岸)、阿丹、剌撒、祖法兒(今曼東岸)、阿丹、剌撒、木骨都束、卜剌哇、忽魯謨斯等。
宣德六年十二月九日
(一四三二年一月十二日)
宣德八年七月六日
(一四三三年七月二十二日)
占城、暹邏、爪哇、舊港、滿剌加、蘇門答剌、錫蘭山、小葛蘭、柯枝、溜山、古裡、忽魯謨斯、祖法兒、阿丹、剌撒、天方(今阿拉伯麥加)、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今索馬利亞南方)等。

(汪淮 台灣大學教授)

回創刊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