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正當1992年 6月初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環保會議受世人矚目之際,海峽兩岸第一次的環境保護學術研討會,也在海外華人環境保護學會(OCEESA)的媒介下,經各方人士發起,由同濟大學與成功大學「同舟共濟」下,於同年 9月23至28日成功地在上海銀河賓館召開了第一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的主題為「藍天、淨土、清水」,共發表論文58篇,台灣共有44名學者專家參加,與會總人數則有180多人。當時海外華人環境保護學會的會長為旅美的黃金寶教授,副會長為沈鐸博士,沈博士在促成此項交流活動上居功厥偉,但不幸已於2005年3月26日逝世,浙江月刊第 435期也有專文報導沈鐸博士一生在環保上的貢獻。

  海峽兩岸為亞太地區之重心,不論在大氣、氣象、海洋、生態、地球物理學上而言,其地域屬性相類。在廣義的環保領域內,以及污染物擴散之尺度下,有其生命共同體之相關性。而且兩岸人民同文同種,更因有休戚與共、相互提攜之情懷。因此,海峽兩岸環保各界之共同切磋、相互印證、廣泛交流等活動,對兩岸永續而和諧的發展,實為不可忽視的環節。

  第一屆研討會不但開創兩岸環保交流之先河,更因研討會的成功,與會人士皆盼此研討會能繼續舉辦以利海峽兩岸間的環保學術交流,因此公推台灣大學與同濟大學共同主辦第二屆研討會,而於1993年12月21至26日在台北擴大舉行,研討會主題為「水源保護與污防技術」,共發表論文117篇,大陸來台的學者共有 68人,更是破了當時大陸學者專家一次來台參與研討會人數的記錄。

  有了第一、二屆的舉辦經驗,「如何永續此意義非凡的交流活動?」及「如何開展兩岸實質的環保合作課題?」,成為研討會籌備及諮議委員會要解決的課題。因此,採雙方交叉接力及輪辦的方式被提出,三年舉行兩次的原則也獲同意,第三屆研討會由清華大學(北京市)與台大共同主辦,於1995年8月 28至31日在北京召開,主題為「資源、發展與環境保護」,共發表論文 156篇,會後則舉辦長江三峽旅遊,我則於會後返鄉至義烏拜訪親友,並至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現三校已合併為浙江大學)進行三場學術演講。

  第四屆為中央大學與清華大學(北京市)於1996年12月17至19日在中壢市共同主辦,研討會主題為「可持續發展之環境管理-預防與控制」,發表論文163篇。第五屆維持同樣的主題,由東南大學、南京大學與中央大學於1998年 5月26至30日在南京市共同主辦,發表論文 266篇,東南大學的現在校址為中央大學以前在大陸的校址,而南京大學實際上就是國民政府遷台以前的中央大學,也是從東南大學現在校址搬移出去者,因此三校實際有很深的淵源。此屆會後,我也再返義烏與胡文彬會長與傅浩榮副主任討論,籌備台北義烏同鄉會第一次組團返鄉探親訪問之事。此後,同鄉會除2003年SARS期間沒組團訪問外,每年均組返鄉訪問團或青年訪問團返鄉。

  第六屆為中山大學(高雄)與東南大學、南京大學於 1999年12月7至11日在高雄市共同主辦,研討主題為「邁向21世紀之可持續環境管理」,共發表論文236篇。第七屆為武漢大學與中山大學(高雄)於2001年 4月21至25日在武漢市共同主辦,研討主題為「21世紀可持續發展之環境保護」,共發表論文237篇。

  第八屆為交通大學(新竹)與武漢大學於2002年10月14至18日在新竹市共同主辦,研討主題為「永續環境技術與管理」,共發表論文 286篇,台灣參與的學者專家突破 150人。第九屆為西安交通大學與新竹交通大學於 2004年5月10至15日在西安市共同主辦,研討主題為「西部開發與可持續發展之環境保護」,共發表論文472篇,再創新記錄,而西安的名勝古蹟也令與會者大開眼界。第十屆為弘光科技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於2005年10月23至29日在臺中縣沙鹿市共同主辦,研討主題為「共創科技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局勢」,共發表論文 381篇。在第十屆之前,沈鐸博士、曾迪華教授(中央大學教務長)與我,為全勤參與此研討會的三人,但沈鐸博士不幸在 2005年3月逝世,因此,弘光科技大學方國權校長給我ㄧ項重要且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即在大會開幕時對此研討會作一回顧並追思沈鐸博士的貢獻,並頒給沈博士「環保導師」紀念牌,由鄭永松會長代表接受。

  此種運作模式,目前看起來是相當地成功,參與的人數及論文發表數量也逐漸在增多。第二個待促進的問題是大家目前的焦點,也是是否能由認識、瞭解,到進一步實質合作以解決共同環保問題的關鍵。由歷屆研討會之主題與發表論文來看,其所顯示之重要意義包括:

(1) 水污染的問題仍是兩岸目前環境污染之最大宗,但由管理策略、模式及防治處理的論文篇數如此之多,而上、下水道工程論文寥寥可數(但近期確實也逐漸增加)之相對比較,可知兩岸都偏向說的多,做的少,污水下水道工程幾為全世界最落後國家之列。

(2) 研討之重點漸由固、氣、水三廢,轉移到環境政策、管理、規劃及保育。甚至對都市環境問題、減廢、污染預防、環境監測、全球變遷、生態工法、生態效益、環境風險評估與永續發展等,也都能趕上世界的潮流。

(3) 環保事業、環保教育、能源利用、環境與人文、環境經濟與法律、及近海海洋環境保護等,仍是較被兩岸忽視的課題,仍待積極合作推動。

  第九屆西安交大曾以「西部開發與可持續發展之環境保護」為主題,也在會中尋求為大陸西部開發會面臨到之環境問題,徵求兩岸及海外學人專家之共同合作機會,可惜散會後沒有進一步連絡及召開相關協商、討論會議,查其原因,仍是缺乏一啟動兩岸實質合作之機制,也缺乏高層兩岸協商的管道以訂出實質合作的項目,及進一步編列經費以執行之,盼望陸委會、海基會及其他政府部門能儘快展開協商,共同為兩岸環境保護及民眾福祉而貢獻心力。

(駱尚廉 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 )

回創刊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