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蘭溪歷史上出現了一位傑出人物李漁(1610年-1680年),他不僅在戲曲理論上有極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和園林建築藝術大師。
少年早慧
李漁1610年出生於浙江蘭溪孟湖鄉夏李村。傳說李漁的母親懷胎十一個月,分娩時肚子痛了三天三夜,還不見嬰兒產出,在床上直打滾。每打一次滾,床就陷下一分,轉眼間,四祇床腿入土三分,但嬰兒還是產不下來。當時村裏一位見多識廣的長老說:「這個小祠堂既陰暗又潮濕,地盤太輕,載不住星宿降地」。經長老提議,把產婦抬到夏李村的總祠堂前,果然不出所料,嬰兒順利產了下來。這位長老又說:「這孩子可不是凡胎,而是『仙之侶,天之徒』」於是便取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註:李漁到中年時才改名李漁、字笠鴻、號笠翁)。
李漁的伯父李如椿,父親李如松早年在蘇北如皋經營醫藥之業,所以李漁從小寄寓如皋,直到二十五歲才回故里參加童子試(即考秀才)。李漁早慧,「襁褓識字」、「初辨四聲」,幼年通識四書五經,八歲就能作詩。十五歲時他在自家門前的梧桐樹上刻下一首長詩:
小時種梧桐,桐本細如艾。 針尖刻小詩,字瘦皮不壞。
剎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 桐字已如許,人長亦奚怪。
如將感嘆詞,刻向前詩外。 新字日相催,舊字不相待。
顧此新舊痕,而為悠忽哉。
少年時代的李漁用這樣的詩句來激勵自己不要虛度年華,應珍惜光陰,奮發攻讀。後來李漁在童子試時,深得主試官浙江提學副使豸的賞識,許曰:「吾於婺州得一五經童子,詎非僅事。」並將李漁的試卷印成專帙,每到一地,便廣為散發。
才名震世
李漁被譽為「五經童子」,此後一鳴驚人,聲名遠播。但他的前半生正值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明末,為避戰亂一直在鄉下過著「識字農」的生活,故除了一些詩詞外,留下的作品很少,直到後半生才走向賣文賣藝的江湖生涯,並由此為世人留下大量的不朽著作。李漁寫詩作文,自編文集、戲曲集,並為之題名,有詩文總集《笠翁一家言》、《笠翁十種曲》、《風箏誤》、《笠翁閱定傳奇八種》;擬話本小說《無聲戲》、《連城壁》、《十二樓》、《肉蒲圓》、《李笠翁批閱三國志》,並編印了《芥子園畫譜》、《芥子園圖章會纂》、《資治新書》、《千古奇聞》等,共計五百餘萬字。近年來,據李漁研究專家學者考證,《金瓶梅》是李漁最後評定的作品,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很有可能就是蘭溪的李漁。
李漁的戲劇不但在中國戲劇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即使在國外,特別是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等國,都十分推崇他的戲劇及有關理論;李漁的短篇小說被譽為「清朝第一人」;他的《閑情偶寄》包括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八個部分,內容包羅萬象,見解精僻獨特,堪稱小百科全書;被後人譽為經典之作的《芥子園畫譜》成為美術界啟蒙入門的必讀之本。
李漁不但是一位劇作家、戲劇理論家、小說家、文學評論家,而且是一位詩人、畫家、書法家、歷史學家,還是一位音樂家、建築師、美容師、出版家、教育家,可謂學識廣博、多才多藝,被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東方的莎士比亞」。
李漁的戲劇理論體系豐富而完整,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戲劇理論史上都是一座豐碑,比法國著名啟蒙主義思想家、文學家狄德羅的理論體系早一百年,其中關於導演學的理論更比俄羅斯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早兩個半世紀。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李漁是與希臘喜劇之父阿裏斯托芬和法國著名喜劇家莫裏哀相提並論的人物,「才名震世」是名副其實的。
園林藝術
李漁在文學藝術上的造詣和成就是人所共知的,但他在園林建築藝術方面的造詣和建樹卻鮮為人知,值得一提。李漁自稱生平有兩絕技:「辨審音樂」和「置造亭園」。他主張搞園林建築一定要因地制宜,力戒奢靡;二要不拘成格,「一榱一桷自出心裁」,非常卑視那些「擲盈千累萬之資以圖園圃」,「亭則法某人之制,榭則遵誰氏之規,勿使稍異」的「通侯貴戚」。他的這些園林藝術理論在他親自設計建造的三處園林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伊園,又稱伊山別業,是李漁早年在家鄉做「識家農」時所建,因地處伊山之麓而得名。伊園不大,經李漁獨具匠心的設計和安排,建成了「燕又堂」、「宛轉橋」、「踏影廊」、「打界軒」、「宛在亭」等諸多景點。僅聽景名頗有詩情畫意,實際不過是「山麓新開一草堂,容身小屋及肩牆」,非常之簡樸平常。
李漁在伊園居住期間,常和詩友吟詠唱和,寫下了《伊山別業成寄同社五首》、《伊園十便》、《伊園雜詠》、《伊園十二宜》等詩篇,充滿了自得其樂的閑情逸致。
芥子園是李漁建造的最有名的一處園林,在我國園林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清順治年間,李漁舉家遷至金陵江寧(今南京),在孝侯臺旁購得一處舊業,煞費苦心作一番修茸改造,便成了新的庭園。因其「地止一丘」,故李漁以「芥子園」名之。芥子園雖小,卻別有洞天。園內築有「栖雲谷」、「月榭」、「歌臺」、「一房山」、「浮白軒」、「來山閣」等景點。李漁還在各處配上對聯,如書房聯:「雨觀瀑布晴觀月,朝聽鳴禽夜聽歌」;月榭聯:「有月即登臺,無論春秋冬夏;是風皆入座,不分南北東西。」此園泉、石、亭、榭巧為布設,花、鳥、魚、樹點綴其中,奇文妙聯錦上添花,玲瓏透剔、渾然天成。
層園是李漁建造的最後一處庭園,也是李漁的歸宿之地。李漁一生浪遊,到了晚年,體衰多病,遂生首丘之念。在他六十七歲那年,忍痛賣掉芥子園,移家杭州,在當地官員資助下,買下了西湖畔雲居山一處舊宅,改建成層園。因年老多病,財力不濟,李漁改建層園時未曾大興土木,祇是將書房、客廳、臥室等「緣山而築」,面湖設窗,以便坐臥之間皆可飽覽湖光山色。儘管層很簡陋,但生性風雅的李漁仍在建成之日自撰對聯一副以抒欣喜之懷。聯曰:「繁冗驅人,舊業盡拋塵市裏;湖山招我,全家移入圖畫中。」在此期間,李漁除為自己的詞集寫序、為《芥子園畫譜》寫序撰文外,還代人寫序作跋,獲取薄酬,聊以度日。
從上述三處園林可以看出,李漁園林美學思想的精髓在於借重自然美,講究意境美,崇尚雅樸、注重實用,即便在今天仍很有借鑒意義。
興修水利
李漁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戲劇理論家、劇作家、園林藝術家,而且也是一位傑出的水利專家。在李漁的故鄉夏季村,至今尚完好保存著李漁當年設計監造的引水灌漑工程「李漁壩」。
李漁當年設計建造的堰壩有四處,現僅存游埠溪上的一處石坪壩,又稱「李漁壩」。該壩係用紅條石壘砌而成,壩長六.七O米,寬一.六O米,高三米,橫截溪流,堅如磐石;水漲時,餘水從壩頂傾瀉而下;壩底設一小孔,平時用木板封住,待壩內淤泥過多時,可撬開小孔,清除淤泥;壩左角開一引水渠,依山越野,貫有夏李村的大堰湖、五孔堨、溫池、前堰等大小堰塘十多處,形成「長藤結瓜、冰壺儲水」之狀,足見其設計之精妙,功能之廣多。《光緒蘭溪縣志》贊云:「昔漁嘗於夏李村間鑿繞裏址,至今大得其水利。」
1986年時,蘭溪市政府將「李漁壩」列入重點保護文物。作為我國現存完整的清代小水利設施,「李漁壩」素為水利專家所重視和推崇。
燕又歸來
李漁的園林是我國園林建築藝術的典範,可惜年代久遠,早已成為歷史陳跡,至今除了建園地點外,已無處尋覓,難見真容。1986年,家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藝術大師,在風光秀麗的蘭江之畔,重建了歷史名園芥子園,使蘭溪的旖旎風光錦上添花。
芥子園座落在蘭溪山東麓。經過有關專家、學者的精心設計與論證,完全按照李漁的園林建築風格和藝術思想建成這座古樸幽雅、精巧别致的園林文化建築。
1991年五月,世界攝影藝術大師郎靜山先生《百齡百幅攝影作品展》在芥子園隆重舉行。五月三十一日下午,百歲高齡的郎老先生回蘭溪故鄉探親祭祖,慕名來到芥子園參觀。郎先生說:「我與李漁有同感,自幼背井離鄉,浪跡天涯。今天我這祇孤燕也飛回故鄉來了。鄉親們為我在燕又堂舉辦《百齡百幅攝影作品展》,我感到非常高興。」郎老還為芥子園題詞:「蘭為君子,溫文爾雅;溪流文化,源遠流長。」他回到臺灣後在《聯合報》上撰寫了《回大陸祭祖的感想》一文,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芥子園是為紀念先賢大戲劇家李漁而建的。李漁是我的同鄉,芥子園是一個非常美麗的花園,小橋流水,河池、蘭亭,是一座傳統幽雅的花園。」可見,郎老對芥子園有著非常深刻和美好的印象。
蘭溪重建芥子園引起了海內外藝術界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海內外研究李漁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名流紛紛慕名前來芥子園參觀。1990年十月,浙江旅臺書畫家曾在這裏舉辦書畫展;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先生在九十一歲高齡時題書『淡泊以明志,平易乃近」贈送芥子園。
(台浙天地 第04期)
|